熊輝 陳賓
摘要:利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桃蚜試驗,結果表明,速效性好,持效期達7天以上,建議使用濃度為180g/hm2。
關鍵詞:桃蚜;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效果
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的蚜蟲之一。桃蚜在我國各種植區(qū)均有發(fā)生,成、若蚜聚集在桃樹的幼嫩葉片、莖干等部位,以其口針刺吸取食植物汁液,影響桃樹的產量及桃子的品質。近年來,吡蚜酮(Pymetrozine)作為一種全新的非殺生性殺蟲劑,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防治效果。2015年筆者進行了防治桃樹桃蚜田間藥效試驗,旨在為該藥劑在桃蚜的防治中的合理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現(xiàn)將結果簡報如下:
1 試驗目的
驗證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對桃樹桃蚜的田間防治效果。
2 試驗條件
2.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試驗對象:桃蚜Myzus persieae(Sulzer);試驗作物:桃樹。
2.2 環(huán)境條件
試驗在南城縣建昌鎮(zhèn)桃樹基地進行,試驗田土壤肥力中等,紅壤土,5年樹齡。
3 試驗設計和安排
3.1 參試藥劑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安徽揚子化工有限公司;對照: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
3.2 試驗方法
試驗設5個處理。處理①: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80g/hm2(有效成分45g);處理②: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409/hm2(有效成分60g);處理③: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0g/hm2(有效成分75g);處理④(對照):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0g/hm2(有效成分75g);處理⑤:清水對照,750kg/hm2。重復4次,小區(qū)面積:100m2,隨機排列。于2015年4月22日桃樹處于旺長期施藥1次,用新加坡利農16L背負式噴霧器將藥劑均勻噴布于葉片的正反面。實際667m2用藥液量:50L,試驗期間未施用其他化學藥劑。
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4.1 氣象資料
施藥當日(4月22日)天氣晴轉多云,14~26℃;4月23日陰,17~23℃;4月25日多云,18~25℃;4月29日間晴,18~31℃。
4.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共計調查4次。2015年4月22日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在施藥后第1天(4月23日)、第3天(4月25日)、第7天(4月29日)各調查1次活蟲數量。每個小區(qū)固定5株桃樹,調查桃株固定點5片葉正反面上的全部蚜蟲數量。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4.3 藥效計算方法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數-施藥后蟲數]/施藥前蟲數×100;防治效果(%)=[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一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5 結果與分析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桃蚜速效性好,藥后第1天各處理防效為92.71%~94.34%,對照藥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效為72.04%,各處理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各處理與對照藥劑的防效之間差異顯著。藥后第3天各處理防效為96.11%~99.41%,對照藥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效為96.12%,各處理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各處理與對照藥劑的防效之間差異不顯著。藥后第7天各處理防效為96.9%~99.34%,對照藥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效為99.3%,各處理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各處理與對照藥劑的防效之間差異不顯著。經試驗期間觀察,參試藥劑對作物無藥害,對其他生物好無影響。
6 小結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防治桃蚜速效性好,持效期達7天以上,與對照藥劑防效相當,可用于桃樹園防治蚜蟲。建議使用濃度為180g/hm2(有效成分45g),兌水噴霧使用。
(收稿:2016-05-30)
現(xiàn)代園藝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