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 丹
紙上的溫度
——與君細說熙坤馬
文/蘇 丹
ZHISHANGDEWENDU
認識袁熙坤先生,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時,我還在貴州日報社文藝部當主任,先生是貴州安順普定人,我們是老鄉(xiāng),所以每當先生有新作誕生,我便義不容辭要在媒體上廣而告之。我是貴州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遇到評論圈內好友,總是要驕傲地口播一番。如此這般,因了藝術的緣分,我們之間維系起了一段感情。北京奧運會前夕,我還攜家人赴北京金臺藝術館看望先生。與先生的那次家宴,我方知先生也屬猴,比我大一輪,他是猴哥。2016年先生創(chuàng)作的生肖雕塑——猴,便是以他的形象為原型。
袁熙坤,著名畫家、雕塑家、書法家,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聯(lián)合國首授“環(huán)保藝術大師”?,F任北京金臺藝術館館長、中國創(chuàng)意產業(yè)聯(lián)盟主席、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名譽會長、俄羅斯美術研究院榮譽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IAU)國際小行星中心,于2016年4月22日發(fā)布99893公報,將214883號小行星命名為“袁熙坤星”。
藝壇誰人不識君。話還得扯回來,從袁先生筆下的馬說起。
畫馬,遠說曹霸,近看悲鴻,其間還有不少名家。
袁熙坤 工作照
今天說熙坤馬,許多人都會從曹霸一路說將下來,仿佛先生的馬是從遠古嘚嘚而來。其實不然,他就是他,他就是不一樣的他。所以,今天說熙坤馬,才有說的價值。
中國畫畢竟是筆、墨、紙、水互相溫暖的藝術,它是把四者各自的韻味發(fā)揮到極致的藝術,沒有見到過熙坤馬的真跡,要想說出袁先生筆下的馬如何躍動于紙上、如何墨分五彩,是亂說一氣,因此,我近日專程赴京,面對面觸摸袁先生筆下的寶馬。用肉眼看,感受寶馬馭風而行的味道;用心眼看,捕捉風的形風的神和風的剛柔疾徐。在這里,有筆受腕、腕受心的軌跡在律動;在這里,有點、線、面構成的墨色張馳有度;在這里,有水與墨溫暖地擁抱,慢慢在紙上的浸潤傾述;宣紙是中國畫賴以綿延千年的母體,在這里,筆、墨、水盡情地放縱它們的張力。
熙坤馬就是筆、墨、水在宣紙上發(fā)揮到極致的產兒。
善于表現的藝術家,總是在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同時,在作品中營造一種藝術的陌生效果,刺激接受者的感官,讓強化的刺激感喚起接受者細膩的官能感受。
熙坤馬有這種藝術的陌生效果。
之所以說有這種藝術的陌生效果,是因為這些馬不是曹霸之馬、悲鴻之馬,而是熙坤之馬。
具有陌生效果的藝術品,往往以新奇、意外的形式和新的思想、新的見地出現。這種突出的標志,無論在形式上或內容上,都顯示了一種獨創(chuàng)性。
水墨馬《馬到成功》,2013年創(chuàng)作
這里,筆的輕重疾徐,是袁熙坤心跡的律動,律動中可見他作為書家的深厚功力。達到相當層次的中國畫,一定是寫出來的,所以畫家題款,多為某某寫而不是某某畫。
袁熙坤/《一馬當先》水墨馬/2015年
2013年 袁熙坤在昆明西山華亭寺創(chuàng)作馬雕塑
只有書藝達到一定的根基,才敢寫畫。袁熙坤先生的書法是很有特點的,線條的律動,有一種穿透人心的感染力,透過線條,可以感知到作者心的律動。其實真正好的書法作品都有這樣的效果。比如我們讀大書家顏真卿筆下的《祭侄文稿》,其時,國恨家仇聚于筆端,因而,運筆中無意間出現大量渴筆,構成一種獨特的陌生效果,給人以豪邁、蒼涼之感。作者力透紙背的感情,在這里產生了強烈的穿透心靈的效果,因而在刺激接受者感官的同時,作品的藝術魅力也就在與接受者的雙向溝通中得到了升華。
之所以說熙坤馬有時間的重量,是因為袁熙坤先生筆下的馬除了有線條的律動外,還恰到好處地融入了雕塑的手法,妙在點、線、面的構成之間,有一種形的靈動和質感的凝重,定格了一種相映成趣的陌生效果。這次專程進京讀畫,在袁熙坤先生的畫室里,我有幸讀了他近期創(chuàng)作的一批熙坤馬。畫面上,馬的動感定格了風的形風的神和風的剛柔疾徐,三五縷陽光穿過風,披在熙坤馬的身上,讓人瞬間讀出了時間的重量。
袁熙坤先生是世界著名的雕塑家,他創(chuàng)作的國 際名人雕塑被日本、希臘、俄羅斯、美國、波蘭、斯洛伐克、意大利、保加利亞、肯尼亞等國政府和有關國際組織、博物館收藏安放。這些年來,蒙先生厚愛,我藏有他贈送的十二生肖雕塑,每每相視兩不厭時,能感受到作品散發(fā)出來的那種時間的重量。熙坤馬因此而獨領風騷。
袁熙坤先生自幼跟著父親學習雕塑,善以雕塑家的角度在生宣上畫馬。對于這點,著名評論家齊建秋先生這樣評價,“袁兄是當代中國雕塑的魁首,他將其中的理念引伸到繪畫領域,這幾乎顛覆了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一些舊有的模式和表現的局限性,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三維的空間感、立體感,帶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p>
我給袁熙坤先生寫的這篇文章,標題為:紙上的溫度。因為熙坤馬不是死馬,是帶有靈魂的生命躍動于紙上。有一句很有影響的話,叫“字立紙上”,是說字有靈魂才能站立紙上。熙坤馬也是立于紙上的。因為有生命的東西才能立于紙上??串斀褚恍┟?,筆下的形象不是來自生活文本,所以,不但給人的感覺不是似曾相識,而且顯然是沒有靈魂的形象。
瑞士思想家阿米爾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世界?!比耸怯星榈模囆g尤其是充滿了感情的。袁熙坤先生以有情的眼光去看大自然,于是他筆下的熙坤馬便有了喜怒哀樂,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移情。熙坤馬因此有了靈魂的溫度。
《大觀樓長聯(lián)》書法 紙質 2012年 長250cm米X寬90cm
強化的刺激感,是陌生效果的又一特點。具有陌生效果的作品,能刺激接受者的感官,喚起接受者的介入和補充意識,達到雙向溝通,使作品的魅力得到升華。
讀熙坤馬,就有這種陌生效果強化的刺激感,讓人產生了一種一睹為快的感受,而且,這種快感是在耳目一新的強刺激感下產生的??傊?,具有陌生效果的熙坤馬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別開生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藝術的陌生效果不是可以用模子復制出來的,而應當是人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意外形成的對人生的一切真知灼見的全面綜合,誰能夠保證在創(chuàng)作前就有了陌生效果的輪廓呢?
讀熙坤馬,肉眼看,可見馬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動感;心眼看,可以感知馬在不同狀況下,眼耳鼻舌身意細微的差異,從中讀出色聲香味觸法牽動的表情。話說到這里,我們應該知道,所謂“陌生效果”,不過是對生活真諦的一種原汁原味的還原。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中那冷酷的命運主題,一向是被奏成沉重而不慌不忙地來“叩門”的,而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卻處理成霹靂閃電般地突然闖了進來?;蛟S,人們會認為這是托斯卡尼尼在故弄一種“陌生效果”,殊不知大師不過是把被人歪曲的東西認真改正過來而已。因為貝多芬在總譜上留下的標記就是“激昂的快板”。
藝術的陌生效果應如何形成?老作家孫犁的一段話似可作為一個參照:“藝術家長期作藝術技巧的習練,乃至于成熟;對人生社會,又作長期之觀察、思考,而熟慮在心。然后兩相結合得成為藝術。”
熙坤馬,沐浴著熙坤星光,從天街嘚嘚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