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英,莫綺華,陳 曉(深圳市福田人民醫(yī)院下沙社區(qū)健康服務中心,廣東518000)
優(yōu)質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實施策略及效果研究
肖紅英,莫綺華,陳曉(深圳市福田人民醫(yī)院下沙社區(qū)健康服務中心,廣東518000)
目的探討優(yōu)質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PAFPS)策略對有效避孕和降低重復流產率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該中心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計劃生育手術登記患者360例,通過電話問卷調查獲得相關資料納入對照組,開展傳統(tǒng)PAFPS;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計劃生育手術登記患者382例,經問卷調查獲得相關資料納入觀察組,在傳統(tǒng)PAFPS基礎上開展優(yōu)質PAFPS,如改進院內設施和服務內容、整合資源、完善原有流產后服務流程、注重保護患者隱私等。結果觀察組患者1年內重復流產率[7.33%(28/382)]顯著低于對照組[18.89%(68/360)],避孕知識知曉率[85.34% (326/382)]和避孕藥具應用率[82.72%(316/382)]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56.11%(202/360)、38.33%(138/36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優(yōu)質PAFPS較傳統(tǒng)PAFPS可大幅度降低患者重復流產率,提高患者避孕知識知曉率和避孕藥具應用率,提高社會效應,促進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計劃生育服務;流產,人工;流產,自然;避孕/方法
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post abortion family planning service,PAFPS)是女性決定在其流產后是否采用一種避孕措施的重要社會輔助策略[1]。一般女性人工流產后并發(fā)癥和后遺癥可能對患者造成極大傷害,尤其是重復流產者,身心均受到創(chuàng)傷,如能很好地進行避孕策略的選擇,可大大提高我國計劃生育效果。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每年約有4 000萬人次發(fā)生流產,5例妊娠女性中就有1例以流產告終[2-3]??梢婇_展PAFPS的重要性。本中心八卦嶺社會健康服務中心(原福田醫(yī)院三分院)與街道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合并,成立了生育文化中心,成為計劃生育衛(wèi)生資源整合試點。為更好地服務于女性患者,提高計劃生育綜合服務水平,近年來PAFPS不斷改進和完善,取得了滿意效果。本研究探討優(yōu)質PAFPS與傳統(tǒng)PAFPS的效果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1.1資料
1.1.1一般資料選取本中心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計劃生育手術登記患者360例,通過電話問卷調查獲得相關資料納入對照組,患者年齡18~42歲,平均(26.7± 8.3)歲;采取的避孕措施:未避孕132例,安全期避孕58例,體外射精避孕52例,口服避孕藥避孕36例,避孕套避孕72例,其他10例。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計劃生育手術登記患者382例,經問卷獲得相關資料納入觀察組,患者年齡28~40歲,平均(27.2±7.8)歲;采取的避孕措施:未避孕108例,安全期避孕56例,體外射精避孕66例,口服避孕藥避孕42例,避孕套避孕80例,其他30例。兩組患者年齡、避孕措施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2納入標準(1)研究時間段內于本中心行計劃生育手術治療,且資料完整、信息詳細,留有的聯(lián)系方式可聯(lián)系到患者本人;(2)未失訪,隨訪時態(tài)度謙和,愿意主動配合完成問卷調查的相關內容;(3)精神及溝通能力正常,可與醫(yī)護人員正常交流;(4)主觀無分娩要求,同意實施計劃生育手術;(5)觀察組患者能按約定定期復診。
1.2方法
1.2.1PAFPS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PAFPS。觀察組在傳統(tǒng)PAFPS基礎上開展優(yōu)質PAFPS,如改進院內設施和服務內容、整合資源、完善原有流產后服務流程等,主要內容如下:(1)設立專門的計劃生育咨詢宣教室,為患者提供各類與計劃生育相關的影視宣傳節(jié)目、免費宣傳手冊及計劃生育類雜志等,方便患者閱讀學習;(2)設立專門的避孕藥物與工具發(fā)放點,免費為患者提供相關藥物與工具,方便取用,并同時宣傳避孕的重要性及計劃生育相關政策,提高患者相關意識;(3)專門引進各類生理模型,用于開展各類講座時更加形象具體地進行講解,并制作各式各樣生動、形象的宣傳展板,使患者及家屬更易于理解計劃生育相關內容;(4)購置專業(yè)帶鎖的咨詢記錄文件存放柜,尊重患者隱私,完善資料存檔調檔流程;(5)配備規(guī)范的咨詢指南,按流程、規(guī)章為患者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回應患者;(6)為患者提供充分的隱私保護,于生育文化中心內設置咨詢室,一人一室,各類藥具采用預約發(fā)放形式,有專門的發(fā)放點,避免患者因不好意思而放棄領取避孕用品或藥物的機會;(7)對醫(yī)護人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制定規(guī)范性程序及流程。
1.2.2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由本院統(tǒng)一設計制定,并經多位專家審核討論最終擬定。對患者進行統(tǒng)一宣教、復查、記錄和數(shù)據(jù)錄入留存。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患者個人基本信息(如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流產史、既往史、用藥情況、現(xiàn)患疾病等)、避孕節(jié)育知識掌握情況等。問卷共設計10個問題,每題答對計1分,答錯不計分,最終統(tǒng)計總分進行評估。所有問卷經審核后剔除廢卷,統(tǒng)一編碼,選取2名工作態(tài)度好、細心的護士統(tǒng)一錄入計算機系統(tǒng)建立數(shù)據(jù)信息資料庫進行分析處理。
1.2.3評價指標兩組患者均隨訪1年以上,記錄和比較1年內重復流產率、避孕知識知曉率、避孕藥具應用率等。
1.3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1年內重復流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避孕知識知曉率和避孕藥具應用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評價指標比較[n(%)]
有統(tǒng)計顯示,我國人工流產率約占全球人工流產的1/4,且約有1/3女性為重復流產[4]。這種現(xiàn)象強烈地呼吁我國育齡婦女,尤其是有流產史者應重視避孕及節(jié)育,同時也說明我國在計劃生育服務方面尚未滿足社會的需求,仍需花費較大力氣推廣優(yōu)質PAFPS,促進女性流產后即刻落實避孕[5]。
PAFPS為一種能較好地幫助流產女性決定流產后選擇何種避孕方法的計劃生育服務內容,由于人工流產后,尤其是重復流產的并發(fā)癥及后遺癥比例較高,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近年來,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持續(xù)開展和工作內容的不斷深入,提高PAFPS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方式、方法成為當前需要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6]。
2002年流產后服務國際聯(lián)盟組織在以往流產后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更新的、擴大的服務模式,主要內容包括五大核心,即流產后社區(qū)服務、咨詢服務、并發(fā)癥治療服務、計劃生育服務、生殖健康及其他健康綜合服務[7-8]。在我國類似流產后服務機構尚不完善,各地尚未全面開展較為正式、完善、規(guī)范、一體化的流產后服務工作,這正是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完善和深入發(fā)展的重點內容[9-10]。2011年8月本中心與街道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正式合并,同時成立了生育文化中心,進一步實踐和完善PAFPS。近年來,通過實踐與努力不斷完善服務策略,取得了滿意效果。
當社區(qū)衛(wèi)生資源與計劃生育資源有效結合后,PAFPS工作可獲得更廣泛的支持和更豐富的資源。本院在傳統(tǒng)PAFPS的基礎上,有效改進了各項設施及服務內容,重點是整合資源,將原有流產后服務流程豐富完善,旨在要求有效保護患者隱私,讓患者在充分體會到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能安心學習和掌握各類避孕知識,主觀認同避孕,并選擇適合自己的避孕措施。本中心實施優(yōu)質PAFPS以來,主要措施包括:(1)設立專門的計劃生育咨詢宣教室;(2)設立專門的避孕藥物與工具發(fā)放點;(3)引進各類生理模型,以便開展講座宣教;(4)購置專業(yè)帶鎖的咨詢記錄文件存放柜,以保障患者隱私;(5)配備規(guī)范的咨詢指南,為患者提供充分的隱私保護等。旨在關注患者心理需求,保護患者隱私,為患者提供更加健康、安全和私密的宣教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促進患者主觀學習和配合,提高計劃生育服務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優(yōu)質的PAFPS較傳統(tǒng)PAFPS可大幅降低患者重復流產率,提高患者避孕知識知曉率和避孕藥具應用率,提高社會效應,促進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1]黃穎,夏松云,王藹明,等.開展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6):2557-2558.
[2]蔡雅梅,程怡民,呂巖紅,等.中國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必要性[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2):2255-2257.
[3]Moslin TA,Rochat RW.Contraceptive use among clients of the Atlanta Feminist Women′s Health Center at three to five weeks post-abortion[J]. Matern Child Health J,2011,15(6):759-764.
[4]朱勤芳,陸新妹,楊美芳,等.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實施與效果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7):4257-4260.
[5]周?;郏录踊?,方松齡,等.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效果分析[J].海峽藥學,2015,27(2):172-173.
[6]左煥榮.傳統(tǒng)和無痛人工流產術式選擇對重復流產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1):25-26.
[7]中華醫(y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4):319-320.
[8]賈玉芳,方善紅.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PAC)對昆山市人工流產婦女再次妊娠的影響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20):3692-3695.
[9]趙生霞.未婚人工流產女性生殖健康知識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4):2097-2098.
[10]武麗君.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對再次流產發(fā)生率的臨床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7):262-26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34
B
1009-5519(2016)14-2209-03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