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 劉林紅
觀光油菜高產(chǎn)栽培技術
舞陽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劉林紅
油菜是我國傳統(tǒng)種植的油料作物,由于長期以來油菜栽培技術繁瑣,生產(chǎn)工序復雜,生產(chǎn)成本高,比較效益低,導致油菜種植面積下降。但近年來,因其花色鮮艷,在旅游景區(qū)種植油菜,花期可吸引大量游客,因此很多旅游區(qū)域沿線開始推廣種植觀光旅游油菜,觀光油菜已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作為觀光油菜,人們一般選擇花期偏長、花色鮮艷、株高適中、不同熟期的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品種。種植時將不同熟期、不同花色品種分區(qū)域規(guī)?;N植,這樣既可延長花期,增加旅游收入,也可收獲商品菜籽,一舉兩得,大幅度提高觀光油菜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
觀光油菜要求選擇花期偏長、花色鮮艷的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品種,特別是花期≥35d的油菜品種。要注意品種搭配,進行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同一品種連片規(guī)模化種植。直播油菜一般播期較晚,宜選用發(fā)苗快、耐遲播、產(chǎn)量潛力高、株型緊湊、抗病抗倒性強的雙低油菜品種,如雜雙5號、雙油8號、雙油9號、豫油4號、豫油5號、鄭雜油2號、秦油2號等品種。
舞陽縣油菜適播期為10月上旬,最好不要晚于10月20日。越冬前葉片數(shù)要達到7~12片。根據(jù)前茬作物收獲時間,寧早勿晚。
播種后早間苗、定苗,每667m2適宜種植密度為1萬~1.2萬株,晚播和旱薄地可加大種植密度,每667m2種植1.5萬~2.5萬株,每667m2播種0.3~0.5kg。早播、套種、肥力較高的田塊可適當稀植。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庇筒耸┓室凑铡暗追首悖绶瘦p,臘肥重,薹肥穩(wěn),花肥補”的要領。一般要求基肥以長效肥和速效肥混施,每667m2施粗肥1 000~1 500kg、復合肥30kg、尿素5kg、硼砂1kg。施肥2天后,每667m2用5kg尿素或油菜專用復合肥與種子混勻同播。花期結合病蟲害防治,每667m2噴灑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
苗后要及時間苗,做到1葉疏苗、2葉間苗、3葉定苗。3葉期可噴施多效唑防止高腳苗,可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g加水50kg噴施。在2~3葉期時要及早間苗,主要去除叢籽苗、扎堆苗以及小苗、弱苗,同時檢查有無斷壟缺行現(xiàn)象,盡早移栽補空。4~5葉期后,根據(jù)田間苗情長勢和施肥水平,適當定苗,一般每667m2密度控制在1.5萬~2萬株。
在播種前每667m2用41%農(nóng)達水劑300mL對水30kg或乙草胺80~100mL對水15~20kg進行地表噴霧除殺,或者在11月中下旬前、日均溫度在5~8℃、3葉期前后每667m2用12.5%的蓋草能乳油50mL或10%高特克乳油150mL對水30kg噴防,可分別防治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
(一)在6~7片真葉期噴施多效唑以增厚葉片,抑制根莖延伸,增強抗凍能力。
(二)在12月上中旬進行中耕培土,防止根莖外漏受凍。
(三)進行冬灌,但田間不能積水,澆后及時中耕保墑。
油菜主要病蟲害有菌核病、猝倒病和蚜蟲、菜青蟲、黃曲跳甲等。其中以菌核病發(fā)生普遍、危害最大。防治上以防為主,除采取輪作、種子處理、做好清溝排漬、降低濕度等措施外,一般在初花期及盛花期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施,每次每667m2可噴灑藥液80~100kg。對感病品種和長勢過旺的田塊應在第1次施藥后的7d,施好第2次農(nóng)藥。
適時收獲是油菜生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油菜終花后30d、主軸角果80%轉為黃色、種皮呈現(xiàn)固有色質、種子不易捏爛時是油菜收割的最佳時期,要及早搶晴收割。
(一)注意油菜不同品種統(tǒng)一規(guī)?;N植,不能插花種植。
(二)控制油菜的密度和播期,直播密度太稀不能保證產(chǎn)量,密度太高花期又太集中。
(三)開花后期增施磷鉀肥,但要注意肥水控制,既要防止發(fā)生貪青遲熟倒伏,也要防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