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公元前496年,斯巴達率領幾十萬大軍攻城掠寨,眼看勝利在握,斯巴達將軍以為大功告成,竟帶上幾個隨從到附近游玩去了。
斯巴達將軍手下有一名大將心急如焚。他找到了斯巴達,撥出寶劍,橫眉怒視道:“將軍閣下,雅典城的援軍正在趕來,你卻在這里逍遙,貽誤了戰(zhàn)機,看我不砍下你的腦袋!
手下的人大驚失色——如此以下犯上,豈不要被殺頭?
但接下來的一幕更令大家驚訝。只見斯巴達翻身下馬,跪在那個將軍的馬前,悔恨地說,如攻不下城池,他將自刎謝罪。
戰(zhàn)斗勝利后,斯巴達將軍低眉對那位大將說:“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最大的功臣是您,如果沒有您橫眉撥劍指向我,肯定會貽誤了戰(zhàn)機,我愿意今后聽從您和手下的橫眉!”
斯巴達將軍的橫眉與俯首,不僅沒有削弱斯巴達的威望,反而鼓舞了士氣,成為一支驍勇善戰(zhàn)的軍隊。
裴金超摘自《做人與處世》
(俯首與橫眉,雖輸了氣勢,但贏了威望。本文適用于人生態(tài)度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