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春
內容摘要:如今,大學生作為國家的希望,承擔著整個名族的重擔。所以,如今的大學課堂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技能的地方,還要注重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得大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什么是中國夢,怎么成就中國夢。最重要的是加強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也是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能否成功的關鍵。本文就在我國當前的形式下如何加強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做了深入的探討以及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理想信念 對策
在現(xiàn)代教育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處于相對迷茫和信念模糊的狀態(tài)。大學生信仰模糊,人生價值觀不明確。對自己與社會的關系不明確,不能將自己與國家的重擔聯(lián)系起來。所以我們教師應結合大學生實際情況將理想信念的教學深入貫徹到大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地位
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的重要學說,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經過刻苦的探討共同創(chuàng)立的,這其中更包括科學世界觀、社會歷史發(fā)展學說、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理論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只有將馬克思主義牢記在心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所以在大學校園里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定期的宣傳馬克思主義。
1.通過多種形式宣傳馬克思主義。例如,學校應定期地出版宣傳海報或是畫冊。通過宣傳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另外,學校也可以組織知識競賽,通過競賽使得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書籍。
當代的大學生是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肩負著使我國更加富強民主的任務。因此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讓他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2.開展教學講座。學??梢越M織開展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教學講座,同學們通過收聽講座,會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的了解。或者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方面的書籍,學校圖書館應該增加這類圖書,以便學生能夠借閱。
二.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
由于當代學生的自身特點,有部分學生目標不明確,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不堅定。所以我們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在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什么,是學生利用一切外部的因素對自己進行教育。學生的自我教育失敗了,空談愛國和理想都是無用功的。所以首先要讓學生會學習,主動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大學校園里,不斷充實自己。當學生有了自己的能力,能主動在社會中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并通過自己的能力將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這樣在無形中就體現(xiàn)了學生的理想。
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現(xiàn)在的大學生,認為只有自己在學校學學習了一定的知識與技能,出了社會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擁有一個家庭便滿足了。殊不知這一切的基礎是在國家富強安定的基礎上,只有國家強定了,我的生活才能改善。所以對大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1.大力宣傳黨史黨章。我認為當你深愛你自己,深愛這個國家的政黨,才會有理想的信念,才能在社會只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所以在對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加強對他們黨的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組織大學生觀看電影《百團大戰(zhàn)》等愛國主義電影。通過觀看電影可以更加直觀的加強大學生對黨的歷史的了解。當下大學生中還有部分學生對黨的知識缺乏了解,對國家在某方面的認識存在誤區(qū)。所以導致了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明確,理想信念不堅定,而感到迷茫。
2.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一個人只有愛自己的國家才能更愛自己的生活,只有國家富有強大,個人的價值才能在社會中實現(xiàn)。所以在大學中,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基礎。例如,在節(jié)日可以宣傳在黨的歷史上做出不少貢獻的人,如宣傳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抗擊倭寇的戚繼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兩彈元勛鄧稼先等等。通過對這些人的宣傳,使得大學生更加懂得什么是愛國主義,使得大學生有了榜樣,理想信念也會更加堅定。
這樣一來,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能夠使得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得他們能夠樹立良好自覺的作風,自覺抵制社會惡習,使得他們在不斷的學習中漸漸的完善自己,在學習上更加刻苦,在生活中摒棄虛榮奢侈作風等,使之一步步的確立人生的長遠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朝著自己的理想奮斗。
綜上所述,對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塑造是多受到方面影響的,要讓大學生在學校生活中一點點的受到熏陶,學校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有優(yōu)良 的社會作風,具有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這樣才能感染學生,才能更加的教育好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有任何方面的懈怠,在教師隊伍里,也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作者單位:遼寧建筑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