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儀
春節(jié),在不知不覺中已慢慢走近。不同于以往的喧鬧,只是在知道放假安排后我才輕輕“哦”一聲,猛然想起——年,將要到來了。
這才注意到無論是火車站、飛機場,還是在車水馬龍的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們都努力向家的方向奔去,在小小的世界中大大地努力著,堅守著與親人相見的愿望。我被這種寒冬里的溫暖所感染,與家人一起籌備起過年的事物來。
不必說年貨的備置,熱鬧的“撣塵”,對聯(lián)的張貼,燃放的爆竹;也不必說走街串巷拜訪親戚,讓小孩子眼前一亮的紅包,或是祝福聲聲笑語陣陣,單是一頓年夜飯,就有無限趣味。
包餃子必是不可少的“節(jié)目”,大人們邊揉面邊說笑,一個人將薄薄的餃子皮往前一拋,一個人拿起餃子皮托在掌心,一只手用小勺舀起鮮香的餡料輕輕一裹,另一只手將餃子皮兩邊對擠,并捏出好看的花邊,最后為了防止“露餡”,再把餃子向中微微一攏,即可拋入水中。在空中劃出一條優(yōu)美的弧度后,餃子入水,濺起的微小的水花,猶如一團雪蓮在綻放。看到大人們嫻熟的動作,我也躍躍欲試。我拿起一張薄厚適中的餃子皮,用力舀了一大勺餡料放在正中,得意非凡,那肉餡卻如同不聽話的孩子,讓我始終也不能把它包成心里所想的那個樣子……我笑著搖搖頭,只好作罷。
我一向喜歡安靜,但在熱鬧氣氛的簇擁下,我也關掉手機,合起書本,不由自主地融入了大家。與一家人團團圍坐于飯桌前,品味著共同做成的年夜飯,聽大人們聊家長里短,古今中外,歡聲笑語。不知怎的,親戚們開始說笑起我小時候的模樣來。奶奶繪聲繪色地說道:“她小時候一刻也離不開她媽,上次放假本想讓她在我這里住幾天,沒想到她媽媽剛走估計還沒到家,就哭著喊著要找媽媽,只好給她媽打了電話又接回去……”在大家的開懷笑聲中,奶奶結束了她精彩的“演說”。春節(jié)晚會的開演將節(jié)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我看著精彩的節(jié)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歡悅。這是過年獨有的味道,真好。
有人說,過年,現(xiàn)在也僅是一個普通的假期罷了,我卻不贊同。有些好不容易得以用放假過年為借口的學生早已自覺地打開了久違的手機電腦,紛紛加入到“低頭族”這一行列,遺忘掉了與人應有的溝通交流。
驀然回首,在這個團圓的時節(jié),濃濃的親情會時刻圍繞著你,讓你倍感溫暖與愜意。不是嗎?在與時俱進的潮流中,我們何不將傳統(tǒng)的美好傳承,共同堅守春節(jié)獨有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