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航 盧孔艷
藝術品收藏漸熱,很多藏家希望通過投資藝術品致富。有這樣一伙人,針對藏家的心理弱點,通過空殼公司虛假買賣藝術藏品,從中騙取出關費近600萬元。藏家投資不成反被坑害。
今年3月,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嘉道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40萬元,分別判處公司實際控制人王翔及員工賀石、葛軍、程富貴、李華、方敏康、蔣新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部分被告人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經(jīng)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審查,認為本案認定事實清楚、定罪量刑恰當。日前,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的意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空殼公司布陷阱
王翔,30余歲,高中畢業(yè)后在景德鎮(zhèn)做瓷器買賣生意,2010年來上海開茶具店。之后,王翔到普陀區(qū)一家藝術品投資公司工作,“聰明”的他很快嗅到了藝術品拍賣行業(yè)中的“商機”,不久后辭職。
2013年5月王翔以法定代表人身份和他人一起在閘北工商局注冊成立嘉道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實到資本210萬元。據(jù)承辦警官描述,王翔每月花費4萬至5萬元,租了某大廈15樓整個樓層,近800平方米,作為辦公場所。
王翔不懂藝術藏品鑒定,更沒有買賣古董的途徑。他的小算盤是這樣打的:通過廣告撒網(wǎng)騙取客戶信任,與客戶簽訂拍賣合同,然后敷衍了事或是直接雇一些“托”假裝買家來參加拍賣,最后以流拍、撤拍的形式,讓客戶相信嘉道公司已經(jīng)履行合同。而根據(jù)合同約定,只要嘉道公司履行了合同,原先繳納的服務費不予退還,也就進了嘉道公司的口袋。
為更逼真地編造“嘉道公司有足夠?qū)嵙ψ鱿愀鄣貐^(qū)拍賣”的謊言,王翔通過深圳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他當時女朋友的名義注冊了永煊國際(香港)集團控股拍賣有限公司。
王翔開始為“藝術品投資拍賣生意”招兵買馬。他在公司設立了三個業(yè)務部門、一個財務部門、一個行政部門,包括前臺接待和管理倉庫與展廳的工作人員。每個業(yè)務部門安排1名主管和10名左右業(yè)務員。為了“鎮(zhèn)鎮(zhèn)場”,王翔還特地聯(lián)絡了有點名氣的“鑒定專家”,將他們的信息放在嘉道公司網(wǎng)頁上宣傳;并且每次舉辦展覽會的時候,被邀請來當著客戶的面做現(xiàn)場鑒定;王翔會按照每鑒定一件藏品200元來支付報酬。
愿者上鉤釣大魚
王翔召集嘉道公司業(yè)務員,在各網(wǎng)站上注冊發(fā)帖介紹嘉道公司可以通過展銷和拍賣等方式為客戶出售藝術品,同時在一些網(wǎng)站上主動尋找客戶。王翔為業(yè)務員們安排了崗前培訓,讓他們熟悉招攬客戶的流程,按照公司事先打印下發(fā)的模板應對客戶的各種問題。
果然,廣告效果很好,陸陸續(xù)續(xù)有感興趣的藏家打電話給在網(wǎng)上發(fā)帖的業(yè)務員,或是通過網(wǎng)站聯(lián)系嘉道公司,其中就包括后來第一個報案被騙44萬元的余滿華。
70歲的余滿華是浙江寧波人,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收藏古董、文物等藏品,指望將來能夠高價賣出這些“寶貝”致富。但事與愿違,由于比較盲目輕信,又缺乏專業(yè)知識,非但沒有遇到過好的買家,還曾經(jīng)被其他藝術品咨詢公司騙過一大筆錢。2013年7月,他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了嘉道公司的宣傳帖,就打電話去詢問。 業(yè)務員告訴余滿華,需要將藏品送到公司,由公司聘請的專家進行初步鑒定,如果覺得是“好東西”,才能送到香港進行拍賣。
看著堆放在家中的藏品,嘉道公司電話那頭充滿誘惑的邀約在余滿華的腦中縈繞不散。當年7月29日,余滿華乘客車將挑選好的3件藏品從寧波帶到了嘉道公司。30歲左右的熊樂樂自稱是嘉道公司征集部經(jīng)理,安排人員把余滿華帶來的藏品安放到了“展廳”,余滿華也見到了“鑒定專家”。自稱嘉道公司副總監(jiān)的魏勇向余滿華介紹,這些“鑒定專家”平時都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館工作。
“余先生,不得不佩服您的眼光,專家說您的藏品都是好東西!”熊樂樂驚喜地向余滿華報告“好消息”。隨后,魏勇向余滿華建議了3件藏品的起拍價。余滿華想,當初自己只花了起拍價的1%到5%將藏品收來,如今有機會翻幾十、上百倍賣出,就好像已經(jīng)看到銀行卡存款多出幾個零來,抑制不住地開心起來。熊樂樂適時拿出了合同,當天在嘉道公司會議室里,余滿華就簽下了與香港永煊公司的委托拍賣合同,并支付了一筆服務費。
“實地考察”之后的余滿華,對于有著“正規(guī)”運營場所和“資深鑒定專家”的嘉道公司倍感信任。余滿華先后將40件藏品送到嘉道公司,被選中了18件,共支付了8萬元服務費。
裝模作樣假拍賣
為了證明嘉道公司確實有履行委托拍賣合同的行為,王翔特地邀請了包括余滿華在內(nèi)的幾位藏家前去觀看香港拍賣會。這年11月中旬,余滿華接到了嘉道公司寄來的圖錄書,上面有拍賣的時間、地點和拍品的圖片文字介紹。
熊樂樂告訴余滿華,進入拍賣現(xiàn)場要繳納5萬元押金。于是,余滿華帶足現(xiàn)金興沖沖地前往香港參加拍賣會。而在拍賣會門口收取押金的,竟然是之前認識的小田——騙了余滿華一大筆錢的那家藝術品咨詢公司的業(yè)務員。為表示歉意,已跳槽到嘉道公司的小田沒有收取余滿華的5萬元押金,就放他進入了拍賣會場。
拍賣會場顯得格外氣派,黑壓壓地坐滿了人。王翔宣布開始拍賣。但是,他只是放出了藏品的圖錄書,展示圖錄書上藏品的樣子進行拍賣,余滿華始終沒有見到藏品實物被搬出來。不僅如此,王翔在讀了半本圖錄書后,就宣布因為藏品沒有運到香港,本次拍賣撤拍。
余滿華著急了,拍賣會結(jié)束后,他馬上電話聯(lián)系王翔,要求給個說法:自己的藏品究竟去了哪兒,為什么現(xiàn)場只用圖錄書進行拍賣?
“這次拍賣的東西不多,我們就沒有把藏品送到香港來,但是我們把藏品的圖錄書帶來了?!蓖跸枵f道,“我們的合同上可沒有保證說一定會把藏品送到香港來拍賣!再說了,是因為你自己的起拍價定的太高了,沒有人愿意買,我們也沒有辦法。”
余滿華一時無言以對,王翔安撫他說,嘉道公司與他的合同期限還沒有到,會繼續(xù)幫他拍賣,讓他耐心等待下一次拍賣。然而,2014年5月的第二次香港拍賣會仍舊以撤拍告終。
在嘉道公司業(yè)務員的忽悠下,大部分客戶都相信是由于自己的原因?qū)е鲁放摹M跸铔]有想到的是,余滿華不是那么容易打發(fā)的。兩次拍賣沒有成功,余滿華接二連三到嘉道公司鬧事,纏著王翔一定要將他的藏品展銷、出售或拍賣。王翔情急之下答應余滿華,會給他找買家進行私下交易。
拓寬財路翻花樣
2013年底開始,嘉道公司運營狀況不佳,包括熊樂樂在內(nèi)的很多員工陸續(xù)離職。王翔便想辦法“拓寬”財路,加快醞釀做藏品私下交易會的腳步。
王翔招來了新的業(yè)務員,在新舊員工中挑選“人才”作為私下交易會工作的“骨干人員”?!袄喜肯隆辟R石、老同學程富貴先后進入嘉道公司。2014年6月,王翔提拔賀石為副總經(jīng)理,負責整個公司業(yè)務,同時提拔了程富貴和應聘進入的業(yè)務員葛軍擔任業(yè)務部門主管。另外,每個業(yè)務部門聘用10名左右業(yè)務員,其中李華是程富貴的中專同學,方敏康是程富貴的云南老鄉(xiāng)。
據(jù)葛軍說,嘉道公司有自己的收費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業(yè)務員會根據(jù)客戶本身經(jīng)濟情況與其約談,收取的費用越高,業(yè)務員的提成就越多。
王翔公開的操作方式是:由業(yè)務員找到客戶,介紹說公司可以直接找到買家,讓客戶帶藏品來公司由買家直接驗看。如果買家看中,由公司繼續(xù)跟買家洽談直至藏品成交,公司履行合同義務后,就可以賺取客戶支付的服務費。
王翔并未透露,在表面正常合法的藝術品交易流程之中暗藏著更大的騙局:他并不會真的花費人力物力去幫客戶尋找買家,而是雇傭人員偽裝成買家。等這些“買家”裝模作樣看中某個藏品后,就讓業(yè)務員通知客戶來簽訂第一份合同,合同上象征性地讓客戶自己報底價和藏品年代,再讓客戶將藏品交給公司暫存,并繳納每件600元的暫管費,說是需要由買家進一步確認。事后,讓業(yè)務員通知客戶交易成功,需要支付每件2萬或3萬元的出關費,并讓客戶簽訂第二份合同,即客戶與買家、香港永煊公司簽訂的三方協(xié)議。再通知客戶需要進行檢測,最終對客戶宣稱檢測結(jié)果是“不到代”,因而無法交易,根據(jù)協(xié)議規(guī)定不予退還出關費。王翔認為,只要在合同條款上對退款條件進行限定,騙取出關費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這行業(yè)不乏“領悟”能力特別強的人,賀石、葛軍、程富貴不久之后也都猜到了王翔想要做的“生意”,并與王翔一起商量著怎樣把“生意”做得更好。“如果我們找一些外國人來冒充境外買家,客戶會更相信的!”賀石向王翔提出建議。這想法與王翔不謀而合,他決定放權給賀石。他不在時,嘉道公司事務就交由賀石把關,業(yè)務會議也多由賀石主持。
為假裝找到外國買家,2014年5月王翔通過網(wǎng)絡找到一家深圳公司,只提供了一張身份證復印件和一萬元的費用,就成功注冊了一家英國公司,取名為龍瀛藝術品有限公司。
為顯示最后的藏品檢測報告出自香港,王翔在2014年6月通過網(wǎng)絡找到另一家深圳公司,僅花了一萬元又輕松注冊了一家香港鑒定公司,取名為牛津古物鑒定中心(香港)。
私下交易雇演員
戲臺子搭好,就差演員了。王翔在酒吧遇到了一個名叫依格的人,委托他尋找外國籍演員來冒充境外買家。自2014年6月起,嘉道公司每個月會舉辦1至2次私下交易會,每次王翔需要“境外買家”出演的時候,依格就會安排6至7個外國人假裝買家來嘉道公司待上幾個小時。
私下交易會開始之前,業(yè)務員會通知客戶把藏品拿到嘉道公司,并與公司簽訂第一份合同,合同中由客戶自己報藏品的底價和年代?!拔疫@是祖?zhèn)鞯?,肯定很值錢,底價高一點!”,“我這是盜墓來的,之前有人說是明清時代的,那我就寫明代文物吧!”,“這東西我可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賣給我的人也說這是唐代的,我就寫唐代文物吧!”……藏家們紛紛寫下了實物的朝代和價格,交給了業(yè)務員。
隨后,業(yè)務員將藏品與寫著朝代和價格的標簽一起放在大會議室桌子上?!熬惩赓I家”們“專注”地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小電筒照、用放大鏡看,客戶也會在邊上看著,嘉道公司的“鑒定專家”也在旁邊給出一些評論意見。如果有人“看中”藏品,就會直接在藏品上貼小的黃色便條貼,業(yè)務員知道藏品被選中后,就會和客戶聯(lián)系。
余滿華很快就接到了葛軍的電話,被告知他的兩件藏品已經(jīng)“成交”,需要付給嘉道公司每件2萬元的出關費。聽說“成交”了,對方給出的價格也讓余滿華非常滿意。6月19日通過銀行轉(zhuǎn)賬和現(xiàn)金支付4萬元出關費后,余滿華馬上打電話給葛軍,叫他幫忙替余下的藏品找買家。葛軍欣然應允。
沒過幾天,葛軍就通知余滿華說又有兩件藏品“成交”了。6月24日余滿華又向嘉道公司交了4萬元出關費。之后葛軍陸續(xù)通知余滿華其他藏品“成交”,余滿華先后共支付了36萬元出關費,并按照嘉道公司的安排簽訂了協(xié)議。
王翔會定期在一些空白的三方協(xié)議上蓋好英國龍瀛公司和永煊公司的章,在客戶支付出關費一個月后,業(yè)務員將合同寄給客戶,客戶簽名后自己留一份,另外兩份寄回嘉道公司。嘉道公司業(yè)務員會對客戶說兩份合同將寄去香港,但實際上全都留在了嘉道公司。
藏品深深鎖小屋
18件藏品的交易總額是5005萬元,余滿華按捺不住興奮??墒且粋€月過去了,遲遲沒有收到買家的貨款,余滿華與其他藏友一起不斷催促嘉道公司業(yè)務員。王翔與賀石為此特地對業(yè)務員們進行培訓——如何穩(wěn)住收不到款的客戶。據(jù)報案的被害人回憶,當支付了出關費用后,嘉道公司工作人員就以這些理由來搪塞客戶:“藏品正在辦理出關手續(xù)?!薄安仄氛谶\輸途中?!薄胺判陌?,您的藏品買家說看中了就一定會買的,三方協(xié)議都已經(jīng)簽了。”
據(jù)嘉道公司司機戚理明說,王翔派其去辦理“出關”手續(xù),但是藏品沒有一件是出過關的。2014年8月底,王翔聯(lián)系老鄉(xiāng)蔣新國來幫忙看守這些藏品,答應給蔣新國每月一萬元的工資。
嘉道公司辦公區(qū)域占地面積近800平方米,其中王翔辦公室就占據(jù)了近一半場地。而在所有辦公室中,只有王翔的辦公室最特別:辦公區(qū)域外還有一個客廳,客廳與辦公室之間有個需要密碼門禁的玻璃門,那些“出關”的藏品全都被裝進錦盒,放在玻璃門里側(cè)的辦公區(qū)域擺放著,平時門禁鎖住。而蔣新國就睡在門外的客廳里,被一再關照:“要看好藏品,不能讓客戶看到?!?/p>
變本加厲施騙術
幾次私下交易會后,著手辦事的業(yè)務人員也逐漸察覺到私下交易的不正常:私下交易會已經(jīng)開了五六次,每次所走的程序都一樣,每次來的外國買家都是同一批,出具的鑒定書也都是一個模式……種種跡象讓他們意識到這些很可能都是王翔和賀石所編下的劇本。 一些業(yè)務員意識到嘉道公司在做不好的勾當后就離開了。但是,由于王翔給的提成非??捎^,包括方敏康、李華在內(nèi)的主要業(yè)務人員并沒有太在意,反而不約而同變本加厲地使用各種小伎倆去招攬客戶。
幾次交易會后,王翔召集“骨干人員”開會,和盤托出了犯罪計劃,叮囑他們向自己部門的業(yè)務人員說明:“一定要按照每一步的時間順序告訴客戶,不能提前告訴客戶買家要進行鑒定,‘不到代’就不買這件事情,不然客戶就不肯支付出關費了。要先告訴客戶成交了,客戶自然愿意交出關費。在簽完協(xié)議后的1至3個月再告訴客戶,買家要進行鑒定?!?/p>
2014年7、8月,收不到買家付款,也看不到自己藏品的幾個客戶開始擔心了,他們不停地撥打嘉道公司電話,還有不少客戶直接找上門來討說法。賀石和王翔叫業(yè)務員找好“托”,如果遇到要退款或是情緒比較激烈的客戶,就當著他們的面開張支票(支票沒有錢,只是裝樣子)給“托”,讓周圍人覺得真的有藏品成交,以拖延住客戶。
越來越多的客戶來找業(yè)務員要藏品鑒定報告書,幾個主管人員只好向王翔討要,王翔推托說一定會“出關”。直到2014年10月初,“骨干人員”知道王翔自己買了鑒定機器,出藏品鑒定報告。如此一來,即便王翔沒有挑明,騙局也是心照不宣了。
王翔從深圳廠家買來鑒定機器,讓蔣新國幫忙制作“鑒定報告”。蔣新國一開始表示不懂鑒定工作。“很簡單的,不需要什么資質(zhì)也不要什么技術,我給你演示一下。”王翔將檢測機器連接好電腦,打開電源開關,在電腦上打開檢測軟件,選擇登錄權限為“技術員”,打開儀器上面的蓋子,把藏品放在儀器的正中心(攝像頭中間),再輸入名稱、編號和結(jié)論。如果一看上去就是“假的”,王翔就輸入“近現(xiàn)代藝術品”,其他的就輸入“民國后期收藏品”。大約一分鐘后,文檔就保存在了桌面上的指定位置。
“然后你就拿著U盤把這些已經(jīng)保存在桌面的鑒定報告打印出來。”王翔對蔣新國笑著說道。蔣新國拿到打印店,用相紙打印出來,蓋上了牛津古物鑒定中心(香港)的公章,再蓋上鋼印,進行塑封,一份“鑒定報告”就完成了。
在給蔣新國演示了10份“鑒定報告”之后,王翔就讓蔣新國留在辦公室繼續(xù)制作。短短幾天,蔣新國就制作了近120份“鑒定報告”。
王翔將藏品“不到代”的“鑒定報告”交給業(yè)務員?!澳阍诤贤飳懖仄肥敲鞔臇|西。但是你看,買家找鑒定機構鑒定說并非‘到代’的東西,當然不愿意買了。是你自己誠信有問題才沒有成交的!”王翔等人吩咐下面的業(yè)務員這樣告訴被騙的客戶,并且關照業(yè)務員不讓客戶帶走這些“鑒定報告”。業(yè)務員看到自己的客戶沒有一件藏品交易成功,也都心生疑惑,一時間公司內(nèi)部議論紛紛?!拔覐乃麄兤綍r的片言只語中大致了解到,公司業(yè)務都是假的。”前臺接待員路雙說。很多業(yè)務員也感覺到自己身處騙局,都陸續(xù)離開了嘉道公司。
東窗事發(fā)警世人
當葛軍告知買家測試結(jié)果顯示18件藏品都是“不到代”時,余滿華驚訝、失落和憤怒的情緒像積壓很久的火山,一下子爆發(fā)了出來。為安撫情緒激烈的余滿華,葛軍按照王翔的說法,告知嘉道公司會再找其他機構進行測試。但是,直到10月20日,余滿華還是未收到嘉道公司的反饋。他去嘉道公司索取拍賣所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公司主要工作人員已經(jīng)不知去向,只遇到了同樣來此討要說法的其他藏友??粗巳强盏募蔚拦?,面面相覷的藏友們終于意識到自己受騙了,急忙向公安機關報案。
2014年10月29日至11月初,犯罪嫌疑人王翔、賀石、程富貴、葛軍、方敏康、李華等人相繼被刑事拘留。到案后,王翔向警方供述了詐騙罪行,并坦白他正在著手開辦另一家公司,想專門偽造文物鑒定報告來賺取更多的錢。
據(jù)嘉道公司業(yè)務員與客戶簽訂的出關協(xié)議以及相關的付款憑據(jù)顯示,直至案發(fā),嘉道公司僅騙取客戶出關費就達591萬元。承辦警官說,嘉道公司從客戶那里騙來的錢除了支付嘉道公司辦公樓以及拍賣場地租金、員工基礎工資外,大部分被分給主要業(yè)務人員作為提成。案發(fā)后,只有100萬元左右被成功追回。
承辦檢察官說,本案被害人大多不具備收藏藝術品的專業(yè)知識,更沒有拍賣藝術品的經(jīng)驗,所以容易上當受騙。吃一塹本該長一智,有些被害人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受騙了,但在“暴富夢”的誘惑下,他們依然一步步深陷嘉道公司的騙局之中。而騙子公司就是抓住了一部分藏家急于出手變現(xiàn)的心理,用各種手段騙得藏家信任,再騙取暫放費、出關費等各種費用。除了嘉道公司,網(wǎng)絡上還有很多騙子公司,使用的招數(shù)層出不窮。比如有的騙子公司與鑒定機構合作,編造理由讓藏家去合作的鑒定機構進行檢測騙取檢測費等等,可謂五花八門,防不勝防。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對境內(nèi)進行的拍賣有所限制,對在海外進行的拍賣并沒有進行規(guī)制。騙子公司往往選擇在海外競拍,也就無法監(jiān)督。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于2015年11月20日發(fā)布公告,對原勞動保障部于2000年頒布的《招用技術工種從業(yè)人員規(guī)定》予以廢止,這意味著不再有國家承認的鑒定估價師,對藝術藏品鑒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取消藏品鑒定工作的職業(yè)準入,在有利于發(fā)展藝術藏品鑒定研究的同時,也給了水平參差不齊的“鑒定專家”對魚目混珠的收藏品任意鑒定的機會。
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老百姓富裕了,手頭上有更多閑錢來考慮理財和投資。檢察官提醒:無論是投資黃金、房產(chǎn)、藝術品還是其他,都要自己多了解相關專業(yè)知識,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不能輕信相關機構和“專業(yè)人員”,以免給騙子可乘之機。
編輯: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