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特·鮑威爾
戴夫14歲的時候,非常瘦弱,而且不喜歡運動,站在人群中很不起眼,學校里的其他孩子都欺負他。雖然他有一股聰明勁兒,但有一點懶,因此進步慢,老師們總是對他感到失望。直到有一天,戴夫意識到自己必須做出勇敢的決定,來掌握自己的人生。
認識自己
戴夫意識到,他必須接受自己、喜歡自己,盡管這樣做讓他覺得很受傷。他列了一張清單,上面寫著令他討厭自己的一些事情,包括那些自己不能做或不擅長的事情:
1.我不能很好地接住皮球;2.我在跑步的時候很快就會感到疲勞;3.我很害怕被板球擊由……
最后他一共羅列了70個事項,這讓戴夫感到意外。他原以為這個列表會很長,但從頭到尾認真看一遍列表里的所有事項后,他發(fā)現(xiàn)有很多內(nèi)容并不是非常糟糕,也不是十分重要。
不管怎樣,來自同學、老師和父母的評論已經(jīng)不再讓他煩惱了,戴夫用自我反省武裝了自己。
直面失敗
接下來,戴夫就要處理關(guān)于他的失敗的問題了。他記得有這樣一個說法:“想下好國際象棋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輸?shù)艉芏啾P棋!”戴夫也知道,每當做好一件事情時,自己會感到非常愉悅,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又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也意味著是時候繼續(xù)前進了。失敗對于戴夫來說,意義可能更大。失敗讓戴夫總結(jié)了寶貴的經(jīng)驗,這樣他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同時,失敗也讓戴夫找到了問題所在。
設(shè)定可管理的小目標
這種看待失敗的方法也幫助戴夫認識到,那些實現(xiàn)了的目標對他建立自信心非常有幫助。他設(shè)定的目標可以很簡單,比如說:
1.用腳顛球5次而不僅僅是3次;2.每天幫別人做點事情而不期望回報;3.很好地完成并按時交物理作業(yè);……
不知不覺,戴夫在運動方面的表現(xiàn)變好了,同時,他能夠高質(zhì)量地按時完成功課,在學校里,大家開始覺得他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小伙子”。
打敗自己
沒用多長時間,戴夫就開始感覺到自己還是一個不錯的人,并且他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即使他的父母和老師試圖拿他和別人做比較,他自己也不再這樣做了,相反,他只對打敗一個人感興趣,那就是自己!
每天晚上,戴夫都會總結(jié)一下當天所做的事情,并且只問一個問題:“我今天取得進步了嗎?”
對于一些很小卻很重要的目標,這個答案往往都是“是的”。
有時候答案是“不一定”。
這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可以為第二天設(shè)定更加清晰的目標,并且更專注地完成這些目標。
這樣日復(fù)一日,戴夫?qū)崿F(xiàn)的目標越來越多。
一年之后,戴夫的睡眠質(zhì)量變得非常好,身體越來越健康,在學校的競賽中屢次獲勝,成績也越來越好。對于自己,戴夫總能保持一種積極良好的態(tài)度,在學校也成了大家喜歡的好小伙兒。事實上,戴夫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讓同學們喜歡上了自己,并開始有人向他請教問題。他知道,當你尊重別人的時候,你也真正尊重了自己。
如果你覺得自己像戴夫一樣,那就嘗試一下:了解并接受自己;當挫敗發(fā)生的時候,去接受它們;每天設(shè)定可以實現(xiàn)的小目標,幫助自己成長。這樣,你會看到自己變得非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