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甲骨文字書法之美

      2016-09-12 09:32:48韓士龍
      書法賞評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甲骨甲骨文線條

      ■韓士龍

      試論甲骨文字書法之美

      ■韓士龍

      “殷商甲骨美如寶,字意音形并一流?!奔坠俏淖?899年王懿榮在北京驚奇發(fā)現(xiàn)之后,一時成為我國近代學(xué)術(shù)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并把中國有文字的歷史向上提前了一千年。特別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殷商契文正式統(tǒng)一為 “甲骨文字”后,一時,考古與學(xué)術(shù)研究紅紅火火開展開來,并在海內(nèi)外學(xué)術(shù)界出現(xiàn)了一門新興學(xué)科——甲骨學(xué)。正如著名甲骨學(xué)家董作賓先生說的:“甲骨文,在二十世紀初葉,曾為中國歷史、文化、學(xué)術(shù),放了一個異彩,它的光芒四射,炫耀全世界?!保?]

      美是人類的自覺愛好,也是中國漢字的一個獨有特點。魯迅先生曾指出,中國文字 “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2]然而,殷商甲骨文字與其他字體的漢字一樣,也是形與音、義相統(tǒng)一的塊體文字。因此,它無可爭辯地也具有 “三美”,這就是:感心的意美、感耳的音美和感目的形美。

      甲骨文字雖然發(fā)現(xiàn)才一百多年,可它是祖先早在三千三百年前所創(chuàng)造的古老文字。它在殷商經(jīng)過二百七十三年、五個時期的使用、演變,由幼年到成年,由不成熟逐漸成熟。今天看來,它不僅音、形、義和諧統(tǒng)一,而且在書法層面上也極具特色,富有其他書體所具有的線條美、形體美、構(gòu)圖美和豐富美等諸多特點。個中要義,陳情如下,懇請方家教正。

      一、甲骨文字極具線條美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已由圖畫演變成了符號。這種符號,完全用線條書刻而成。然而仔細觀察這種用夸張手法書刻出的線條,情趣盎然,極富有生命力和自然美,有的剛健,有的柔媚,有的端莊,有的秀麗。比如殷代中興名王——武丁時代,自由自在生活的史臣們書契文字時,多氣魄豪放,技藝嫻熟,字里行間,表達出當時生活的曠達和藝術(shù)的自由,是其他殷代時期所不能比擬的。再說,那時候殷代愛好藝術(shù)的空氣比較濃厚,雕刻繪畫在陶、骨、石、角等器物上的圖案也十分精美。在這種美好的文化氛圍中,史臣們也把愛美的情趣抒發(fā)到甲骨契刻上,刻出了許多讓人愛不釋手的甲骨文字。我們看武丁時期甲骨文字的線條,都是活的,極具生命力:大字雄健宏偉,古拙勁削,直線多,曲線少,縱橫開合,大有劍拔弩張之勢;而有些中小形字的線條,則顯得宛轉(zhuǎn)秀麗,雍容典雅中不失美妙之靈氣。難道這不是先祖貞人 “我手寫我心”的書法美嗎?!

      甲骨文書藝,是 “以刀代筆”的契刻書藝。當然在契刻之前,也有先書朱墨然后契刻的。但由于工具的特點,它的線條總帶著刀刻的痕跡。我們細觀察甲骨文拓片,以刀代筆痕跡隨處可見:契刻通過尖銳鋒利的沖刀,顯露出其勁健、瘦硬而有力度的線條;起筆處帶有尖利狀,而不甚尖利的不多見。筆畫中部,下刀略重,較起筆略粗些、圓些,到落筆時,又輕刀收筆,筆畫變細變直,從而使這樣的筆畫形成中間粗、兩頭尖的 “棗核形”。再看其轉(zhuǎn)筆處則銜接自然巧妙,猶如天衣無縫,巧奪天工。然而,無論長線條、短線條或點畫,都顯示出下筆沉穩(wěn) “筆筆中鋒”的味道;它硬如鐵線,瘦中遒勁。難道這不又是后來鐘王、旭素所共有的書法線條美嗎?!

      同時,甲骨文的線條,也極盡長短、粗細變化之能事,利用內(nèi)涵刀刻韻味的筆意,書刻出 “書貴瘦硬方通神”的美麗文字。我們 “透過刀鋒看筆鋒”觀看殷商五個時期的甲骨文字,雖風格不同,各有特點,但在 “勁健瘦硬”方面是共同的、一致的。這些細線條細而有力,堅韌遒勁,和諧統(tǒng)一,栩栩有神,也是我們今天書法家應(yīng)當仿效學(xué)習(xí)的地方。

      二、甲骨文字很具形體美

      甲骨文的形體與眾不同,自成獨立體系。我們觀察甲骨上的契刻文字,可以明顯地感到:甲骨文的形體有大小、斜正、疏密及錯落有致的藝術(shù)美。單從這一點上,它的書法美竟和兩千年之后唐代張旭、懷素的草書有十分相似之處。

      首先,我們看以下最富表現(xiàn)力的甲骨文的象形字:

      我們從這十個甲骨文字中,看出一個特點,那就是不管是人體本身,還是人的目、口,不管是牛、羊、山、月、日,還是水、舟,都很像一幅幅簡筆畫。但它又不絕對是圖畫,內(nèi)涵有許多符號成份;假如我耷矇著眼睛去觀看這些文字,又像一幅幅大寫意的中國畫,組成了人間萬物之形,又塑造了這些萬物之美,真是難能可貴啊!

      另外,從甲骨文的合素造字方法中,也可看出甲骨文字之美。

      從以上三個例子可看出,此類合素組成的甲骨文字,既是音、形、義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又是一幅美麗直觀的圖畫。

      同時,我們再看另一種合素甲骨文字,一個字素表示字義,另一個字素表示發(fā)音。

      當我們在此談?wù)摷坠俏淖值臅罆r,不由使人想起 “甲骨四堂”之一郭沫若的一段話:“卜辭契于龜甲,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shù)十載后人神往。文字作風且因人因世而異,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渾,帝乙之世,文咸秀麗,細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數(shù)十,壯者其一字之大,徑可運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結(jié)構(gòu),回環(huán)照應(yīng),井井有條。固亦間有草率急就者,多見于廩辛康丁之世,然潦倒而多姿,且亦自成一格。” “足知存世契文,實一代法書,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鐘顏柳也?!保?]

      同時,從對甲骨文的研究中,我們會自覺地感到:甲骨文絕大部分都是以象形或以象形為基礎(chǔ)而造出的文字。據(jù)有關(guān)專家初步統(tǒng)計,甲骨文中獨立的象形字數(shù)量占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其它會意、形聲、指事三種造字方式也都依托于象形字符。這就明白告訴我們,甲骨文字中,具有象形美的字數(shù)約占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這真是象形甲骨、大美甲骨啊!

      三、甲骨文字更具構(gòu)圖美

      甲骨文因承載文字的龜甲、獸骨之大小形狀不同以及契刻的內(nèi)容也有區(qū)別,故它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上、分行布白上極其自由,錯落有致。盡管契刻出的文字長短大小各不相同,但疏密安排卻獨具匠心,異常妥帖,讓人看后頓感古趣盎然,余味無窮。這正如當代著名甲骨文書法家潘主蘭先生指出的: “甲骨文以象形為主體,既是字又是畫,于此可證 ‘書畫同源’之說不虛。它憑借著對象特點,經(jīng)藝術(shù)加工,把它的特征予以高度概括刻劃出來,形成殷商文字。這種形式美,展現(xiàn)了均衡式標準,活潑有生氣,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自由化,使東方書契藝術(shù)大放光芒?!保?]

      例如,編號為32087號的甲骨刻片 (見圖一),是一個兩頭尖中間寬的狹長骨片,上面刻三行字,右邊一行為: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亡蚩,茲用;中間一行為:太乙羌五牛三祖乙羊;左邊一行為:甲午貞乙未酎高祖亥。

      (圖一)

      從整個篇幅看,這三行字契刻在骨片中稍偏右部位。但字行的長短不盡一致,右邊一行刻的最長,有16個字;中間一行和左邊一行長短差不多,都是9個字;但左邊一行上下組合基本成一條直線,中間一行從第5個字開始向偏右方向傾斜;而且左、中、右三行字的大小也都不同:大致是上邊字最小最密,中間字偏大開闊,下邊字最大又稀疏。例如:左邊一行中下部的 “高”字,它占面積約相當于頂上 “甲”字面積的8至10倍;右邊一行中下部的 “蚩”字,它的面積也約相當于頂上 “小”字的10至12倍。雖然這些字大小不一,但排列有序,參差錯落,和諧一體,別致美觀。這正像書圣王羲之說的:“夫欲書者,先亁研墨,凝神靜思,預(yù)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保?]

      我們再仔細觀看一些常見的甲骨文刻骨拓片,就會發(fā)現(xiàn)殷墟契文字距參差而又有別致,行距疏宕而又有余韻。初看時,好像無一定規(guī)則,但細致把玩次數(shù)多時,就會發(fā)現(xiàn)其是無規(guī)則中求規(guī)則,因甲骨制宜,自由參錯,不受任何制約,別開生面,另辟蹊徑,字貌嶄新而又美觀。我們在品味書契之特殊藝術(shù)性時,不禁使人特別敬佩殷代卜人書法之高深造詣。請看甲骨文書法風格的第四期的武乙、文丁時期,所契大字較多,且奇峭險峻,氣勢凌厲,一掃前期頹靡之風,故其刀筆瘦挺蒼勁,體勢灑落自如,構(gòu)圖奇特,風彩動人。特別是此時期帶有草意的刻骨文字,字與字之間錯落時,似有牽連縈帶,時常是前一個字的落筆,就是后一個字起筆的引帶。在這一點上,書藝之美竟和唐代旭素的狂草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極具錯落美、縈帶美。

      同時,在甲骨文的每篇字的行款上,也別具特色:有左行、有右行,有一片之中左右行并列,還有上下參差錯落行款。由這樣的行款組合的每一片甲骨文字,無論高低邊角,疏宕茂密,莫不別具一種生動情趣,使人感到每一片契文版塊新穎別致,各不相同,不落俗套,體現(xiàn)了甲骨文書法的篇章美、整體美。

      四、甲骨文字還具有豐富美

      中國漢字所以能使中國書法成為世界獨特的藝術(shù),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豐富性。甲骨文字作為漢字之祖,從一開始它就具有這種豐富之美。我們再仔細觀看甲骨契刻文字,就會發(fā)現(xiàn)三千三百年前的祖先貞人思想自由,胸懷開闊,方法多端,智慧豐富,故由他們書寫契刻出的甲骨文字,一字多寫,一字多形,偏旁互換,位置機動。有的同一個字,筆畫多少不拘,形態(tài)樣式不同。有些合體字偏旁可增可減,性質(zhì)類似的偏旁可以互換。比如:一個 “羊”字,在甲骨文中竟有九種寫法九種字樣:

      上面這九個甲骨文 “羊”字,盡管筆畫多少不等,字形樣式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畫有兩個彎角的羊頭。因為曲角是羊的主要特征,契刻上曲角,就表示這是 “羊”了。但從字形的豐富美盡可讓人看得樂開懷,筆畫有多有少,字形有大有小,字勢有正有斜,有的還很滑稽地加上了牽羊的繩子,看后真要把人樂壞了。

      甲骨文的豐富美又表現(xiàn)在有些合體字的偏旁不是固定不變,二者可以移位,可以互換。比如甲骨文 “”(相)字,它由一個 “”和一個“”組成。當它上下組字時,可以寫成 “”(相);也可以寫成“”(相)。又如甲骨文 “”(姓)字,它由一個 “”和一個“”組成。當它左右組字時,既可以寫成 “”(姓);也可以寫成 “”(姓)。它的書法豐富美由此可見一斑了。

      另外,甲骨文的豐富還表現(xiàn)在它的一字多變上,同一個字,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還可以倒寫。比如:“女”字,甲骨文可以寫成 “”,也可以寫成 “”;又如 “中”字,甲骨文可寫成 “”,也可以寫成“”;再如:“品”字,甲骨文可以寫成 “”;也可以倒寫成 “”;另如 “啟”字,甲骨文可以正寫成“”;也可以倒寫成 “”等等。還有許多甲骨文字的豐富美,這里不再多述。但僅從這些例子,便可以看出甲骨文字最突出、最典型的豐富美,事實具在,不可不信矣!

      五、結(jié)語

      所謂甲骨文書法,即殷商甲骨契刻之字的藝術(shù);它以刀代筆,加以刻畫,顯示出有方折又有尖細之形態(tài)特征的文字。它雖與后世的筆墨書法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但它已具備了后世漢字書法的線條、結(jié)體與章法之美的基因。隨著社會文化活動和書法的空前發(fā)展,甲骨文書法也和其他書體一樣,得到從所未有的發(fā)展。特別是清末民初的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葉玉森等一大批專家學(xué)者,都先后將已識的甲骨文字集成楹聯(lián)、詩詞書籍出版,對甲骨文書法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現(xiàn)代的潘主蘭、何晴、劉江、王延風、楊魯安、劉順、翟萬益等上百位書家,也在甲骨文書法方面成績顯著,對甲骨文書法的發(fā)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由于當代甲骨學(xué)和甲骨文書法才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甲骨文書法還有相當大的探討和發(fā)展空間,比如,甲骨文字書法之美,除了上邊說的以外,它還具備有簡約平奇的質(zhì)樸美,雍容大度的沖和美,長槍大戟的粗獷美,纖細娟秀的陰柔美,斬釘截鐵的雄強美,無須裝飾的自然美,隱約可見的滄桑美,天人合一的哲學(xué)美等等。這些甲骨文的書法之美還有許多空白急需我們?nèi)ヌ剿?、去挖掘?/p>

      總之,甲骨文字是中華民族的 “國寶”,是三千年漢字的 “鼻祖”。它經(jīng)歷數(shù)千年之后,仍具有巨大的應(yīng)用科學(xué)價值和書法藝術(shù)魅力,深受中國和世界廣大文化科學(xué)人士的喜愛和稱頌。瑞士漢學(xué)家林西莉女士,在她的 《漢字王國》新書中說,漢字是一種美麗的文字,我害怕它會失傳,聯(lián)合國應(yīng)該把漢字列入人類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單;國際圖書大會,也應(yīng)把殷商甲骨文字作為會徽使用。[6]

      至今,流散在世界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甲骨文都已著錄發(fā)表,為甲骨學(xué)和甲骨文書法研究增加了新的資料。目前,國內(nèi)外已發(fā)表有關(guān)甲骨文的論著已達到兩千余種,甲骨學(xué)已成為當今國際上非常活躍的一門學(xué)科。所以我們說,甲骨文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只要有海內(nèi)外億萬甲骨學(xué)專家學(xué)者的不懈努力,并長期為之奮斗,甲骨學(xué)和甲骨文書法就會更上一層樓??梢灶A(yù)見,當中國書法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時,也正是大美甲骨文書法自立于世界之日!

      由于本人藝術(shù)修養(yǎng)和甲骨學(xué)知識有限,在以上論說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妥當或錯誤之處,敬請與會的領(lǐng)導(dǎo)與專家學(xué)者不吝賜教,多給予批評指正。

      注釋

      [1]轉(zhuǎn)引自臺灣1992年四版 《萬象甲骨文詩畫集》

      [2]轉(zhuǎn)引自 《書法》雜志1995年5期劉文中 《草書現(xiàn)代表現(xiàn)意識》

      [3]見郭沫若1937年出版的 《殷契粹編》自序

      [4]見福建美術(shù)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的 《潘文蘭甲骨文書法》9頁

      [5]見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的 《歷代書法文選》26-27頁

      [6]轉(zhuǎn)引自高惠芬主編的 《自學(xué)甲骨文書法選》后記

      猜你喜歡
      甲骨甲骨文線條
      字溯甲骨?文承龍韻
      線條之美
      中外文摘(2020年11期)2020-06-29 00:38:54
      甲骨釋字四則
      說甲骨新綴所見的“南孟”與“奠子方”
      甲骨文“禍”字新證
      三千年甲骨文
      遵義(2017年24期)2017-12-22 06:10:48
      最“萌”甲骨文——心
      大可:把線條玩到極致
      海峽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
      燒腦的線條
      知識窗(2015年7期)2015-05-14 09:08:20
      刻在甲骨上的愛情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2:37
      冷水江市| 仲巴县| 潢川县| 巴东县| 监利县| 应城市| 西华县| 昭平县| 枣庄市| 临江市| 西和县| 汕尾市| 黄石市| 宜兴市| 永川市| 闽清县| 从江县| 通榆县| 安国市| 蓬溪县| 图们市| 石阡县| 如皋市| 田东县| 伊宁市| 上杭县| 余庆县| 阿拉善右旗| 札达县| 交城县| 商城县| 博爱县| 砚山县| 民丰县| 龙州县| 建水县| 汉阴县| 托里县| 抚远县| 和顺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