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有個家伙拿來塊古玉考我朋友。朋友拿在手里端詳了一番,便準(zhǔn)確地說出那個物件的年代。拿古玉來的家伙十分嘆服。我問朋友是怎么得出結(jié)論的,朋友云里霧里扯了一通包漿沁色雕工什么的,說是那塊古玉告訴他的,信息都在那塊古玉上面?;剡^頭來說本期這張老照片,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不難從照片提供的信息里推斷出,這應(yīng)該拍攝于上世紀(jì)70年代??纯凑掌腥宋锏哪_上,都是塑料拖鞋或者涼鞋。在此之前,男女老少穿的都是木拖鞋,上海人叫木拖板。一塊木板簡單加工成型,磨磨光,前面釘一根寬條帆布帶子,就踢踢沓沓到處走。講究點的也有。你要是在馬路上或者弄堂里,看到誰穿了雙珠光寶氣的木拖鞋,上漆印花的,還有后跟,帶子也不是普通的帆布帶子,而是鑲花的緞帶,那一定是廣東女人。在那個年代,受條件所限,廣東女人衣著無法奢華,木拖鞋是絕對不肯將就的,完全是標(biāo)新立異一枝獨秀的。有錢人家穿皮拖鞋草拖鞋,不會穿到外面來的,在家里穿。70年代塑料制品大行其道,淘米籮面盆熱水瓶外殼都換上了塑料,色澤鮮艷,風(fēng)頭一時無二。塑料拖鞋塑料風(fēng)涼鞋也應(yīng)運而生,木拖板就此退出歷史舞臺。木拖板消失了,弄堂里好像一下子安靜了很多。
那時候,排隊的場面司空見慣,但帶著這么多酒瓶來排隊的,現(xiàn)在的年輕人肯定看不懂。排隊買什么?買啤酒。啤酒數(shù)量不多,所以要等開門。鏡頭前的老太太不舍得浪費時間,帶只小凳子,撿豆芽。散裝啤酒數(shù)量少,價格也便宜些,屬于緊俏商品,于是帶著空瓶子來零拷。瓶裝啤酒也是要憑空酒瓶換的,還要收押瓶費,估計現(xiàn)在的人聽都沒聽到過。有的店押瓶費是3角,有的店是2角,不怕你投機取巧把空酒瓶退到押瓶費高的店里去,各家店都有各自的憑證,不會搞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