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洪
(浙江春江輕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富陽 311407)
?
膠輥膠圈選用及報廢管理探討
周庭洪
(浙江春江輕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富陽311407)
為了提高紡紗質(zhì)量,延長膠輥、膠圈使用壽命,結(jié)合使用實踐,分析了不同紡紗品種、不同工序膠輥、膠圈的選型原則、使用保養(yǎng)、回磨及報廢周期等;詳細介紹了膠輥、膠圈分檔管理方法。指出:膠輥、膠圈要選擇耐磨、高彈、有一定抗繞性的產(chǎn)品;膠輥型號要少,并建臺賬,進行分檔管理;應根據(jù)膠輥硬度、表面處理方法、紡紗品種、粗紗定量、搖架壓力、錠速等決定其回磨及報廢周期;膠圈確定型號后可新舊搭配使用,能延長使用壽命,且降低消耗、節(jié)約成本。
膠輥;膠圈;選型;報廢周期;回磨;分檔管理
膠輥、膠圈是紡紗牽伸的關鍵器材,與成紗品質(zhì)關系密切。由于其選型、回磨、報廢周期及分檔管理的不同,直接影響著紡紗各工序的適紡性能、產(chǎn)品質(zhì)量、使用壽命,以及消耗和用工成本的高低等[1]。尤其在當今紡紗工藝向重加壓、高定量、大牽伸、緊隔距方向發(fā)展,而紡織機械向自動化、高速化發(fā)展,用工越來越少,這就對膠輥、膠圈的選型、制作保養(yǎng)及周期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膠輥選用
我公司根據(jù)生產(chǎn)紗線所需膠輥硬度確認膠輥型號,請3家供應商同時提供1臺車所需膠輥進行試紡對比,時間至少為6個月,每星期抽樣檢測1次;按各樣品試紡品質(zhì)指標、適紡性能、使用壽命、性價比等綜合因素確定制造廠家及產(chǎn)品型號,寫好評審報告,由各車間及公司有關領導審核簽字后才能批量推廣使用。在日常使用過程中膠輥若出現(xiàn)突發(fā)性嚴重質(zhì)量問題,廠家若無法說明并及時調(diào)整,就淘汰出局,另選適合的產(chǎn)品替代。
由于公司紡紗品種較多,且翻改頻繁,纖維多樣化,膠輥選型大多采用免處理丁腈鋁襯管結(jié)構(gòu)的膠輥,不同紡紗品種、不同工序膠輥硬度選擇見表1。
表1膠輥硬度選擇
1.2膠圈的選用
膠圈在羅拉牽伸的兩個牽伸區(qū)中處于中間位置,上、下膠圈與下羅拉及上、下銷構(gòu)成的中區(qū)彈性握持鉗口,既是前主牽伸的輸送與握持機構(gòu),其形成的中區(qū)摩擦力界可控制纖維運動,防止纖維提前變速,又是后區(qū)牽伸的引導機構(gòu),可快速抽取纖維突破后區(qū)牽伸。在羅拉牽伸中,上、下膠圈等組成的中區(qū)彈性握持鉗口,使纖維須條在牽伸中浮游的長度縮短,中部摩擦力界加強,纖維須條的變速點前移,能明顯改善成紗粗細節(jié),減少弱環(huán)紗產(chǎn)生,使成紗條干均勻光潔、毛羽少[2]。
根據(jù)選用膠圈的原則,在保證生產(chǎn)正常的前提下,應兼顧其對纖維的控制能力,上、下膠圈的搭配應“上薄下厚、上軟下硬、上松下緊”[3],在同一機臺、同一紡紗品種時要盡量選用新舊程度差異小的膠圈。在具體選用中,細紗下膠圈用內(nèi)花紋膠圈以防滑溜;紡純棉紗下膠圈厚度選擇1.0 mm,紡化纖紗選1.1 mm,上膠圈全部選用0.9 mm,上、下膠圈總厚度控制在1.9 mm~2.1 mm;紡化纖紗用炭黑型膠圈,其余為棉混紡型膠圈。若粗紗上膠圈厚度為0.9 mm,下膠圈為1.1 mm,膠圈使用周期較短,故在選用中要盡量使用性價比好、使用壽命較長的產(chǎn)品,也可用不同廠家制作的膠圈上、下互配。
膠輥要始終保持良好狀態(tài),必須要制定具體使用回磨與調(diào)換周期,防止“超期服役”。因為膠輥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彈性將逐漸損失、硬度增加、對纖維控制力下降,且多次磨礪后直徑變小,對紡紗質(zhì)量造成影響。根據(jù)公司多年使用實踐,當細紗膠輥直徑少于29 mm時就不能再繼續(xù)使用,尤其是集聚紡用膠輥,因磨損速度快,使用10個月后就要更換(紡純棉環(huán)錠紗可延長至20個月~24個月);粗紗膠輥使用周期一般不能超過2 a;并條膠輥因運轉(zhuǎn)速度快,故采取動態(tài)管理方法,及時挑撿損傷膠輥,并換上新膠輥。要制訂合理的膠輥回磨周期,其目的是通過回磨消除膠輥表面的污疵及中凹等,使其表面光潔、彈性得到適當恢復。膠輥回磨與報廢周期標準,見表2。
表2膠輥回磨與報廢周期標準
膠輥報廢周期根據(jù)直徑的使用范圍確定。粗、細紗前后膠輥直徑要有一定差異,即后道膠輥要比前道膠輥直徑小,可防止前后搖架壓力分配不勻?qū)е鲁鲇差^;在紡相同品種紗時,后道膠輥的硬度、直徑最好統(tǒng)一,可防止成紗重量不勻率的波動;條并卷和精梳牽伸膠輥的回磨周期應根據(jù)紡紗品種及小卷與條子定量掌握,因為這幾種設備前、中、后羅拉速度差異大,備用膠輥調(diào)換頻繁,故要求膠輥保養(yǎng)工每天結(jié)合平揩車和收回的備用膠輥來判斷膠輥表面的使用狀態(tài),即剔除出現(xiàn)中凹、偏心、刀傷、動程內(nèi)膠輥表面涂料層磨損大等問題的膠輥,并進行調(diào)換回磨。
結(jié)合膠輥周期管理,在制作間建立臺賬記錄制度,臺賬記錄明細示例見表3。
表3膠輥制作間臺賬記錄示例
結(jié)合膠輥周期管理,在保養(yǎng)間黑板上標注使用的直觀數(shù)據(jù),見表4。
表4黑板標注數(shù)據(jù)示例
在不同紡紗工藝、生產(chǎn)不同紡紗品種時,膠圈保養(yǎng)和報廢周期管理情況見表5。
表5膠圈保養(yǎng)和報廢周期
由表5可以看出,細紗上、下膠圈最好新舊搭配使用(但差異不宜過大),可減少膠圈打頓打滑;第一周期用在純棉環(huán)錠紡上,第二周期用在無導紗動程的品種上,這種退檔使用膠圈的管理方法可延長膠圈使用壽命、節(jié)約成本。
膠輥分檔管理是膠輥合理使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磨礪,膠輥直徑會不斷縮小,為了區(qū)分不同直徑的膠輥,習慣用顏色來區(qū)分。以往按膠輥漆頭或膠輥帽顏色分檔,但這2種方法勞動強度大、耗材、容易出差錯;本公司利用圓珠筆劃線和標數(shù)字的方法進行膠輥分檔管理,既簡單又方便,速度快用工省,且劃線和數(shù)字經(jīng)過膠輥涂料處理后顏色不易掉。
4.1粗細紗膠輥
每磨一批膠輥都有一個直徑標準,把此標準用一種記號代替即可,即磨工在磨2只膠輥之間有幾秒鐘的空余時間,此時用一種顏色的圓珠筆在膠輥一端或兩端2 mm~3 mm處劃1條圓周線;方法是用一只手握住膠輥的一端,另一端傾斜一定角度同磨床無心羅拉接觸,當膠輥摩擦旋轉(zhuǎn)時,另一手握住筆快速點向膠輥一端2 mm~3 mm處,按要求完成劃線標記即可。每種膠輥型號顏色不同,在同種顏色膠輥下可標記為無記號、內(nèi)藍、外藍、內(nèi)紅、外紅、雙藍、雙紅共7種直徑分檔標記,這種膠輥分檔方法對磨工來說可增強標準化管理和質(zhì)量意識。粗、細紗膠輥分檔標記示例見表6。
表6粗、細紗膠輥分檔標記示例
4.2精并條膠輥
精、并條膠輥分檔管理方法為:用圓珠筆在膠輥兩端3 mm~5 mm處,按膠輥直徑的不同分別標上0~10的不同數(shù)字即可;標記操作在2只膠輥精磨之間的空閑進行,分檔標記示例見表7。
表7精并條膠輥分檔標記示例
5.1膠輥、膠圈選型一定要通過小批量的規(guī)范試紡,而且要同時選擇2~3家同類型品種對比試紡,選擇性價比高的作為定點供應商,并要有一定的儲備品種,以防突發(fā)性質(zhì)量問題。
5.2膠輥、膠圈要選擇耐磨、高彈、有一定抗繞性的產(chǎn)品。當某一產(chǎn)品在停車0.5 h以上搖架不釋壓時,膠輥表面有明顯羅拉印,且開車0.5 h后還不能恢復原狀,說明此膠輥彈性恢復差、不能用。考慮到當前用工緊、品種變化頻繁,需降本增效,則膠輥型號應盡可能少;在對產(chǎn)品質(zhì)量影響不大的情況下,能通用則通用,不能通用時可考慮改變膠輥處理方法、涂料配比、處理次數(shù)等來決定能否使用,這樣做既能減少備存而降本,又能降低管理難度和制作強度。
5.3膠輥回磨、報廢周期的掌握,應根據(jù)硬度、處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品種、粗紗定量、搖架壓力、錠速、橫動裝置的大小等來決定,不是固定不變的。為延長膠輥使用壽命,在不影響紡紗質(zhì)量的前提下,同型號膠輥可按直徑大小不同,在所紡號數(shù)高低不同、質(zhì)量要求不同的車間或機臺間從大到小退檔使用。
5.4膠輥分檔管理,內(nèi)部要制定膠輥制作保養(yǎng)考核方法,制作間建立臺賬記錄制度,保養(yǎng)間把上車使用的膠輥檔案寫在黑板上,并掛有樣品,且經(jīng)常與車間進行聯(lián)系,以規(guī)范膠輥的上、下車使用。
5.5膠圈在選型確定后,盡可能新舊膠圈搭配使用,如有純棉環(huán)錠紡、集聚紡、賽絡紡和包芯紗,可采用第一周期用在純棉環(huán)錠紡,第二周期用在集聚紡、賽絡紡或包芯紗上,可延長膠圈使用壽命,降低消耗,節(jié)約成本。
[1] 浦月英.膠輥膠圈制作保養(yǎng)實用技術(shù)[M].無錫:無錫市紡織工程學會,2002:2-3.
[2] 王汝棟.皮輥與皮圈的應用[C]//無錫第二橡膠廠資料匯編:77.
[3] 倪士敏.紡紗牽伸膠輥膠圈應用技術(shù)概要[J].紡織器材,2013,40(3): 44-51.
Probing into the Selection of Cots & Aprons and the Reject Management
ZHOU Tinghong
(Zhejiang Textile Group Chunjiang,Fuyang 311407,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spinning quality,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t and the apron,in conjunction with application practice,analysis is done to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the cot and the apron in varieties of spinning and process regarding selection cautions,service and maintenance,regrinding and rejection cycle.Introduction is made in details to the management method in classifying the cot and the apr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selection of the cot and the apron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abrasion resistance,high elasticity and anti-lapping is the first priority.Standing book is needed in management of the cot and the apron in varieties.Regrinding and rejection cycle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igidity,the treatment method,spinning varieties,roving ration,pressure of cradle,and the spindle speed.Once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apron is determined,it is better to make collocation of the used and the new in pairs so as to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roduct with less consumption and cost.
cot;apron;selection;rejection cycle;regrinding;file management
2015-06-19
周庭洪(1961—),男,浙江富陽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膠輥膠圈技術(shù)及管理工作。
TS103.82+3
B
1001-9634(2016)01-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