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亮(河北省威縣人民醫(yī)院小兒二科,河北 邢臺 054700)
腸安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評價
王樹亮
(河北省威縣人民醫(yī)院小兒二科,河北 邢臺 054700)
目的 探討并評價腸安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229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試驗組115例和對照組114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療法,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腸安顆粒治療方案。比較兩組的療效和淋巴結的大小。結果 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的78.95%,淋巴結縱徑和橫徑較對照組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腸安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腸安顆粒;療效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多發(fā)于小兒的疾病。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在臨床上常出現(xiàn)陣發(fā)性腹痛腹脹、發(fā)熱、厭食,一些患兒還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此外,還可引起患兒腹瀉,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打擊。腸系膜淋巴結腫脹為其主要的病理變化[1]。目前,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具體的發(fā)病機理還不清楚,相關研究指出,小兒抗病能力差,腸道、呼吸道受病毒的侵襲的因素與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臨床上采用常規(guī)療法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效果欠佳[2-3]。因此,我院對腸安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進行探討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229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試驗組115例和對照組114例。試驗組男58例,女57例;年齡0.5~9歲,平均年齡(5.2±1.6)歲;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3±0.4)年。對照組男59例,女55例;年齡0.6~10歲,平均年齡(5.1±1.7)歲;病程0.6~2年,平均病程(1.2±0.5)年。排除其他腸胃疾病患兒和不符合標準的患兒。兩組資料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療法,按60~80 mg/(kg·d)的劑量給予靜脈滴注頭孢米諾注射劑,1次/d。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腸安顆粒治療方案,于飯前半小時給予腸安顆粒,藥物組成為:蒲公英、延胡索各30 g,黨參、半夏各15 g,黃芩13 g,甘草、干姜各5 g,黃連9 g,大棗8 g。
3~12歲患兒按1劑/d的劑量溫水沖服,2次/d,3歲以下患兒劑量減半,連續(xù)服用1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療效和淋巴結的大小。
1.4 療效判定標準
(1)痊愈:患兒的臨床病癥消失,淋巴結正常,預后良好;(2)好轉:患兒的臨床病癥緩解,淋巴結腫脹情況好轉,預后較好;(3)無效:臨床病癥無好轉,淋巴結腫脹無好轉,預后不良。總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5.65%較對照組的78.95%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n(%)]
2.2 淋巴結大小比較
試驗組的淋巴結縱徑和橫徑較對照組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淋巴結大小比較
表2 淋巴結大小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縱徑(mm) 橫徑(mm)試驗組 治療前 16.31±2.53 5.98±1.83 (n=115) 治療后 9.38±2.95* 3.87±1.15*對照組 治療前 16.29±2.64 5.97±1.82 (n=114) 治療后 13.11±3.26 5.32±1.94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兒科多發(fā)的疾病。據臨床大樣本資料統(tǒng)計,7歲以下的兒童是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主要發(fā)病人群[4]。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在臨床上常出現(xiàn)腹痛腹脹、發(fā)熱,一些患兒還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腸系膜淋巴結腫脹為其主要的病理變化。近年來,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發(fā)病率增加,具體的發(fā)病機制有待探究。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在中醫(yī)上屬于“腹痛”范疇。中醫(yī)認為發(fā)病還與肝脾有很重要的聯(lián)系,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關鍵發(fā)病機制是脾胃虛弱。有資料顯示,引起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因素較多,飲食和病毒感染等均參與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發(fā)生發(fā)展。一旦延誤治療,還會造成胃腸功能障礙,威脅患兒生命健康[5-6]。因此,盡早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案對患兒的康復至關重要。
在臨床治療中,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程較長,長期使用西藥產生耐藥性的幾率較大。腸安顆粒是中成藥,能夠從分發(fā)揮消腫散結,安腸止瀉、解痙止痛的功效,從而有效緩解患兒的不良病癥[7-8]。本研究對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給予腸安顆粒并對其療效進行探究分析,發(fā)現(xiàn)腸安顆粒結合常規(guī)療法的有效率較常規(guī)療法高,腸系膜淋巴結變小。
綜上所述,腸安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葉敬明.丁桂兒臍貼配合頭孢克肟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效果分析[J].海峽藥學,2015,27(4):108-109.
[2] 謝代彬.猴頭菌提取物顆粒加醒脾養(yǎng)兒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158例臨床療效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45(2):285,287.
[3] 占亞海.保兒安顆粒輔助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 60 例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4):3185-3186.
[4] 姚夢霖,連朝輝,楊傳忠,等.肺炎支原體感染與不同年齡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關系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16(2):32-33.
[5] 宇文閣.口服抗生素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8):830-831.
[6] 唐克貴.丹參粉針劑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4):48-49.
[7] 玉水,王志華,袁 靜,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1,15(6):372.
[8] 叢 珊,苑修太,李安源.腸安顆粒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7):1281-128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632.6
B
ISSN.2095-6681.2015.011.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