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6日下午3時,法國最高行政法院裁定,藍色海岸城市盧貝新城暫停實施備受爭議的布基尼禁令。
“布基尼”(burkini)由2004年一名澳大利亞人發(fā)明的符合宗教要求的女性泳衣,由長褲與帶穆斯林頭巾的長衫組成。它的功能類似比基尼(bikini),但仍屬于長袍(burka)范疇。
近一個月來,法國約有30個沿海城鎮(zhèn)相繼宣布,在當地公共海濱浴場禁止穿布基尼,備受爭議。
禁令的捍衛(wèi)者們,特別是那些法國東南部沿地中海藍色海岸市鎮(zhèn)的一些市長們,認為禁令保障了公眾秩序和法國傳統(tǒng)的世俗主義的規(guī)則,尤其在法國本土恐怖襲擊頻發(fā)之際。而禁令的反對者認為把女性在海灘上的衣著和可能的恐怖主義聯(lián)系起來是不對的。因此,法國非政府組織人權聯(lián)盟和一個反伊斯蘭恐懼癥組織向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法院推翻盧貝新城實施的布基尼禁令。該組織律師認為,禁令侵犯了基本的自由,而且決定女性在海灘上穿什么衣服超越了市長的權力范圍。
事實上,每當有關穆斯林女性穿著的案件發(fā)生時,法國法院一直是采取同化和世俗主義的原則來解決的。2004年,法國政府宣布在學校禁止穆斯林穿著黑袍。2010年法國政府又出新政禁止穆斯林在街道上用黑袍遮蓋全身。種種禁令使得穆斯林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溝壑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