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千古一人”與“不知《三百篇》如何”

      2016-09-19 14:04:34張兆勇
      船山學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王船山謝靈運

      張兆勇

      摘 要:

      在《古詩評選》之中,王船山評選了大謝包括古詩與樂府、小詩在內的三十余首詩,居于六朝詩人榜首。船山論大謝《晚出西射堂》有“不知《三百篇》如何”,論《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有“即遠入細,千古一人而已”等的評論精語。船山從“亦理、亦情、亦趣”,從別具的“構思”,從風韻神理的韻味等角度切入抓住了大謝詩的唯一。在此書中,船山也以一個理學家的深刻悟性評估大謝的樂府詩,這些均應是王船山于千載以下對大謝詩的試圖修飾。但由于船山沒能正視玄學價值以及大謝的玄學氣質,因而其評論不可避免有很多漏洞。

      關鍵詞:王船山;謝靈運;詩評

      眾所周知,船山的詩歌觀體現為相互呼應交融的兩部分:即以詩話、詩評直述其理論;又縱覽歷代詩,以選詩來驗證支撐其理論。其著名的詩選亦即三大詩評《古詩評選》、《唐詩評選》、《明詩評選》。

      從《古詩評選》的目錄中可獲見,船山對晉宋易替時代特別看重;從其詩論中我們知道在各類體裁中船山特別看好五言古詩,推其原因是要刻意以搜求古詩傳達己志,是要聚焦易代來關注士人的人品境界。《古詩評選》的思路即如此,按照這個思路其選大謝古詩二十六首。另外,還選了他的四首樂府。從量上居于六朝榜首。顯然,他是把大謝放在突出位置。

      一、“千古一人”何為?

      船山曾在對大謝《晚出西射堂》詩的評語中云其“心期寄托,風韻神理,不知《三百篇》如何”。①

      又在《石壁精舍還湖中作》以為“其(取景)即遠入細,千古一人而已?!?②

      由此可見,他從內容到形式所表現出對大謝的敬意。船山對其所選每一首大謝詩均有一段經典評語,細玩其評應涉及大謝為詩的內容形式和總風格。若從《古詩評選》,再參以《薑齋詩話》《夕永堂日記》,我們能看到他評大謝的一個完整思路在于對大謝的修飾與接近。筆者即此也承認對于大謝,船山此評有拔高和靠近的努力,但也不必諱言的是,無論是對接近大謝還是對以大謝闡發(fā)自己的主張來說,這些詩評均有遺憾之處。

      船山評價大謝是從內容上切入的,船山稱頌大謝亦興、亦賦、亦比。檃括得之《小雅》,寄托得之《離騷》。此所謂檃栝得之小雅,應當是指大謝詩能成功借鑒《小雅》,將賦、比、興三者在詩中有妥當的安排。所謂寄托得于《離騷》則在于強調指出其托意所逶迤的正氣。

      從詩歌史可知,中華詩歌在先秦時代是以《詩經》與楚騷平行展開的,加之自晉唐以來由于受三教合流影響,兩條線索交錯運行,并升華為一種風格,即清空與騷雅的結合。③后來的學人也逐漸認可了這種合并風格,并推舉具有這一種風格的詩人,用之作為評品的標準。

      如果說船山以詩騷相融評大謝,納大謝于此統一的高標,那么他更在意稱頌大謝詩以統一而達于的特別處即亦理、亦情、亦趣。

      學人論船山詩論比較注意他強調“意”。④不難看出,船山的這個思路亦落實到他對大謝的理解上,特別地,他有意將意還原成理趣來加以強調。不難看出,船山于此心態(tài)應是從容的、明晰的,并且從三個方面指出了大謝的特別魅力。首先,船山特別注重大謝詩中理的特征及傳達途徑。例如,稱贊其理關至極、言之曲到。

      以為大謝詩“抉微挹秀無非至者,華凈之光遂掩千秋?!?⑤其評《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即云:“理關至極,言之曲到。人亦或及此理,便死理中,自無生氣。此乃非捉著,不爾飛去。” ⑥

      所謂理之至關應是指船山是從天人關系來指認大謝詩之理的。而“言之曲到”顯然強調其含蓄表達與理的發(fā)揮間的關系。它應是詩與騷結合的呈現。

      其次,船山指出大謝在詩中,往往注重把握意理方行處:

      要么因利乘便,要么即事而得佳勝。以為此是大謝的大手腕,“才授自天”。其云:“謝每于意理方行處,因利乘便。更即事而得佳勝……他人則意動,專趨其意不暇及矣?!?⑦

      船山特別關注了大謝這種即事理顯的內容以為是理之極者。

      其評《初往新安桐廬口》云:“亦閑曠,亦清宛,秋月空山,夕陽煙水中吟此蕭然,豈不較結廬在人境為尤使人恬適?乃世人樂吟陶而不解吟謝,則以陶因有米鹽氣、帖括氣與流俗相入,而謝無也。” ⑧

      上述兩方面的評品無疑均表現船山作為一個理學家的深刻的洞察力和對大謝魅力的再還原能力。

      再次,對于一個山水詩人,船山指出其從大勢氣入手,追求遠細雙贏。

      其評《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凡取景遠者,類多梗概;取景細者,多入局曲。即遠入細,千古一人而已。結局亦因仍委順耳,而鉤有金蠆尾動,收放雙取,唯《三百篇》為然?!?⑨

      其實船山并不掩飾一直受到大謝詩這種勢頭的震撼,而他是從天人情懷上去表現這種震動的,這是他的獨到處。其《薑齋詩話》亦云:“謝靈運一意回旋往復,以盡思理,吟之使人卞躁之意消,小宛抑不僅此,情相若,理尤居勝也?!?⑩

      其評《登池上樓》云:“始終五轉折融成一片,天與造之,神與運之。嗚呼不可知已?!靥辽翰萸覐纳舷虑昂笞笥铱慈?,風日云物,氣序懷抱。無不顯者較‘蝴蝶飛南園之僅為透脫語尤廣遠而微至?!?/p>

      船山既特別指出了大謝以沖口即出而體現的創(chuàng)新意。同時又進一步指出其寫詩“一命筆即作數往回,古無創(chuàng)人后亦無繼者。人非不欲繼,無其隨往不窮之才致故也?!??指出和其他人相比,大謝“亦興、亦賦、亦比因仍而變化莫測”。? “亦理亦情亦趣,逶迤而下,多取象外,不失環(huán)中。”?總之,以此而創(chuàng)新而體貼天人具有獨特的魅力。

      除此,船山也在努力尋找大謝所以有如此特點的原因。在船山看來,主要在于大謝的特立獨行,以其獨立從而連帶創(chuàng)作的神行氣暢,以至于具何等蘊藉。

      其云:“他人詩入人意即薄劣,謝獨不爾,不換氣直下是何等蘊藉?!?/p>

      又,船山特別留心于大謝情感的倏促,特別指出這種情感須臾、取之在己,不因追憶往往是觸景生情的情感滋生與表達特征,從而定格他來自主客觀匯集一處的特有新異。?筆者曾關注過碧山詞的這種情景關系,發(fā)現大謝與之很有相似之處,而船山也尤賞這種相似。在此,不妨比較一下會不難發(fā)現大謝與南宋詞人王碧山其構思往往均是觸景連動感覺,然后詩人厚重的意念又將不同景致編織于一處。endprint

      在筆者看來,“王碧山的詞中物隨感而起,因起而詞人疊加搜求,依搜求而起變化,從而使情感逶迤于其中”“他的詞沒有刻意的意識,詩人只是表達激起的感覺,”“他的眼前物往往又是時空意念上的物象,充斥時空靈性,所以雖經常自云詠物,但看上去卻是一個豐富世界,活生世界?!??

      碧山的這些特點顯然大謝亦有,并且被船山捕捉稱頌。若說船山極賞則在于船山特別指出了這種構思的效應:“前幅妙手靈心,吹死使活,捉活令死;后幅無端生情如孤云游空,映日成彩,無定質而良已斐然。?”

      二、王船山散在評大謝詩的興奮點

      王船山對大謝詩的整體構思均特別留意。他往往就詩注意每一個的細部,對其獨特造詣多有指出,對大謝他有許多興奮點。例如指出其構思在細部的唯一與高妙。指出其因勢一轉,藏鋒鍔于光影之中。?

      其評《富春渚》云:“微心雅度,所不待言,‘洊至、‘兼山因勢一轉,藏鋒鍔于光影之中,得不謂之神品可乎。”

      又指出其善于處理山水詩中遠近關系?以至于遠者皆近,密者皆通。?

      其評《登上戌石鼓山》云:“謝詩有極易入目者,而引之益無盡;有極不易尋取者,而徑遂正自顯?!? “遠者皆近,密者皆通,康樂之獨致也?!保ā兜怯兰尉G嶂山》)(21)例如指出大謝為詩,情景相入涯際不分。

      其評《鄰里相送至方山》云:“情景相入,涯際不分,振往古,盡來今,唯康樂能之。”(22)

      又指出其寫景因利乘便,即事而得佳勝。

      由上看來,船山對大謝山水詩構思關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者,注意大謝的取材角度和感物方式。

      二者,注意大謝山水形質于詩思的特別性。

      在此問題上王船山也注意總結大謝成因,特別強調他的“唯一”與“高妙”并由此嘆其“巧手靈心”。在船山看來,大謝往往是以“妙手靈心”以致于吹死便活,捉活令死。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王船山亦注意指出大謝在此主觀之意的翻動,在《薑齋詩話》中有云:“謝靈運一意回旋往復,以盡思理?!奔词钦f在船山看來,大謝“妙手”絕不是空談。乃在于“含情而能達,會景而生心,體物而得神,則自有靈通之句,參化工之妙。”此可以理解大謝所以能參化工在于他有落實于各處的精細構思。

      如果說船山以內容與特別構思方式特別注意大謝,那么泛覽船山之評還會發(fā)現他更注意總結二者所共同促成的他詩歌總藝術效果。他以為大謝詩從情景關系效果上說“情景相入,涯際不分”。(23)

      從寄托視角則風韻神理的相依相入,極其妥當。(24)

      其評《晚出西射堂》云其“心期寄托,風韻神理,不知《三百篇》如何。自漢至今,二千年來更無一人解恁道得。”

      我們知道,船山這里使用情景、風韻兩個批評意念均是船山詩評的核心概念。

      在本文里,筆者想依照中華批評傳統稱其為有“意境”,如果說世人以意與境渾為“意境”至上品,那么細玩在船山這里的特別處在于是以別樣思維挖掘出的。如果說情景觀是展開王夫之詩學的一個核心觀念,那么風韻則是船山最后證得的詩歌理想。也可說這是他在此針對大謝詩作特別性的體驗。

      (1) 從靈性上船山特別指出大謝的“神以運之”。

      (2) 從胸襟上特別肯定大謝詩“天地供其一目情懷”。

      (3)從境界上特別指出他的這種“天籟”境界。

      “初日芙蓉”的美是自鮑照以來關于大謝之美的公案(《南史·延之傳》),船山也曾對其關注、闡發(fā)過。羅列起來船山大體上是從以下幾點指出其內涵的。

      (1) 指出大謝以無端生情,如“孤云游空,映日成彩”。(25)

      (2)指出大謝秘聯時空,“扶微挹秀,無非至者,華凈之光,遂掩千秋?!庇袧庥舻挠钪嬉庾R。(26)

      (3) 船山特別將大謝與陶詩相比。從船山對陶的評論中可知他是極其稱頌陶的,略舉一些看:

      如評《飲酒》云:“二十首尤為泛濫,如此情至理至氣至之作,定為杰作。世人不知好也?!保?7)

      評《擬古》“合離出入,已得《十九首》項下珠免,劈空故欲飛去,平而遠,淡而深,似此亦何嫌于平淡?!保?8)

      又“端委紆夷,五十字耳而有萬言之勢……雅人胸中勝概,天地山川無不自我而成其榮觀,故知詩非行墨埋頭人所辦也?!保?9)

      但船山在評《初往新安桐廬口》中可見出他更注意去找尋大謝與陶淵明的不同處,從而肯定大謝所具有的別樣的脫俗。

      其云:“亦閑曠,亦清宛,秋月空山,夕陽煙水中吟此蕭然,豈不較‘結廬在人境為尤使人恬適。乃世人樂吟陶而不解吟謝則以陶詩固有米鹽氣,帖括氣,與流俗相入而謝無也?!保?0)

      三、不可忽視的樂府詩評

      樂府詩本是漢代文學的一大亮點。諸多樂府詩在漢代均曾形成了自己的主題。從文學史可知以陸機為代表的西晉文人對漢樂府曾有大量的擬作,并大量摻入自己的主觀意志,尤其是個中大量沉入玄學思致,從此意義上說,應是漢樂府的有機遷變。

      《謝靈運集》中也有不少首擬樂府詩。從詩的特征來說,顯然是同時吸取了漢樂府特征和西晉文人的文人化傾向。特別是大謝也成功地借樂府詩努力傳達自己作為后期玄學家的思致。這樣一來就特征來說,顯然是超出陸機等從而表現出新的玄學意味。

      從船山入選大謝的樂府詩的評語來看,船山顯然是以自己的價值觀關注大謝樂府詩的,在此船山不僅從細考慮樂府詩從漢代到晉宋文人仿擬這樣一個歷史進程及在進程中大謝的特別處,更以樂府詩的根本特征來反照大謝詩,從而定位其價值。

      船山共選了四首大謝樂府,而其對大謝的高評可羅列如下:

      1強調大謝和漢人的不同,其《相逢行》評云:“樂府之制,以蹈厲感人,而康樂不爾,汏音使凈,抑氣使徐,固君子之所生心,非流俗之能穆耳也。”(31)endprint

      2強調大謝以自己的風格越過西晉而呼應漢魏。其《折揚柳行》評云:“神情高朗,直逼漢人。樂府自陸士衡以來趨于平衍,康樂不屑其窠臼,可謂獨抱自將者?!保?2)又其評《燕歌行》云:“藏曲于直,極變而善止,與子桓一作旌戈相敵,正令平原作壁上諸侯?!保?3)

      3強調大謝別有寄托……以傾盡古今靈心為旨趣。其評《悲哉行》云:“此自別有寄托……然使知者悼其深情,不知者亦欣其曲致,天生此尤物,不傾盡古今靈心不已?!?(34)

      4指出藏曲于直,極變而善止,極其處理了曲與直的關系。

      由上看來,船山評價大謝樂府詩既關注過其與漢樂府詩的不同,也關注過樂府詩所共同包含的寄托風格。尤其是努力理順大謝與曹氏兄弟的關系,極其領會了樂府平臺上中華詩情的曲與直,襟懷與境界的關系。當然,由于船山沒有定位好大謝作為玄學中人的角色特征,其所評定雖云細數,有作為一個思想家的深刻,但仍逃脫不了隔靴之痛。

      四、結論應怎樣定

      以上是船山對大謝評選成就的正面陳述。船山的大謝之評不是沒有缺失可究,而是有明顯漏洞。追問此漏洞也許對理解大謝、理解船山詩論均有好處。在筆者看來:

      其漏洞之一,沒有真正還原大謝、從其玄學真面孔以選他、評他、贊嘆他、痛惜他。

      筆者以為,究其實,作為一個玄學中人。大謝心中的觀念不論是針對社會的還是針對人生的均是依照玄言而確立。作為玄學中人,他是以玄學廣泛地融匯詩、騷之傳統,融匯儒道各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站到了時代的前沿接觸當時社會剛剛流行開來的《大般若經》論及道生思想。并積極促成儒佛調和以充實玄學的內含,建言以為圣賢不可學可至,惟需頓得超越獲之。從而開辟的乃是一條從主體頓得而成就審美化圣人的途徑。

      例如《述祖德》一詩很經典,即是依托玄學理念與價值觀來指證其謝氏家族的人文成就及理想,充滿著審美情趣。在此大謝的思路主要是闡發(fā)什么是達人。不難看出,大謝心目中的達人一頭連著自我,所謂“貴自我”,一頭連著天云,所謂“貴自然”。一頭不忘濟物,“負荷世業(yè)”,一頭絕去垢氛、“不纓垢”。在大謝看來,這種人即達人、“具道情”。由此可見,他心目之中人格論乃是與玄學理想,玄學本體相一致的人格。

      在大謝詩中還有一個反復被渲敘的核心范疇,即“賞心”。筆者以為,“賞心”應是大謝散在詩思中明確的心靈之約,在大謝詩中這個意象出現率較高,它應當是指順應于自然,安和廣性情的境界和心靈狀態(tài)。“大謝正是以此‘賞心遂開一全新的眼光,從而使他從所面對的山水自然中捕捉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边@更是他所以是玄學中人的最切實理由。

      從中華思想史上可知,大謝身臨的是玄學危機之時。如果說大謝詩情在于深涉自己的仕途之悲,那么此應是大謝所表達的更深刻心靈之悲。大謝對此的解脫之法是深入山水,以玄對山水,模范山水,痼疾煙霞,以其努力重建理想。大謝每以此成果獲得作為喚回“賞心”,從而以“賞心”使一部謝靈運詩呈濃郁的玄言色彩。對此船山并沒有留意,即如果說船山作為一個理學家,其評大謝雖也反復闡發(fā)其宇宙情懷、自然觀念,那么由于他沒有在意大謝的歷史性亦沒有指出他詩含融玄言內含的特別性,以至于雖氣勢恢宏,但仍不排除其空泛。

      漏洞之二,船山之評明顯有自己作為遺民的英氣。船山經常在有意無意之中放縱此英氣,使其穿梭于闡釋大謝的詩程。比如其動輒比較世人之詩與大謝之詩,從而影響著對大謝詩歷史性的觀測,此名為聚焦大謝實乃遮蔽觀測,因為于此船山即不能心平氣和,亦因此不能闡發(fā)好大謝性情含融與三百篇以來的歷史意識。

      例如船山對什么是小詩有自己特別的見解。其在卷三序中云:“小詩之制盛于唐人,非唐人之獨造也。漢晉以來所可傳者,迄于陳、隋亦云富矣,世或謂之‘絕句……當為小詩更不知有近體或以多為貴或以少為貴。從乎氣之所籟。因之一往,正自不得不極,總其源流,固有自然之轍……” (35)我們注意到在卷三小詩一卷中船山從曹植、傅玄、陸機開始選取,及爾選謝靈運三首,分別是《東陽溪中贈答二首》和《自敘》。

      其入選了大謝的《自敘》詩云:“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36)

      對之的評語凸顯著英氣,其云:“二十字括一篇檄文在內,看他瀟灑中血痕迸出,所持以動人者亦此足矣。此而不動,更數千言,又孰聽之,始知陳琳未是俊物。”顯然此處的英氣覆蓋了對小詩的闡發(fā)。

      從上面兩點來看,船山雖然是從創(chuàng)新、格調、品味等角度來看大謝的,但也不必諱言的是大謝作為一個玄學中人所表達的核心問題是什么,他要聚焦思索什么,船山不僅沒有去還原歷史,而且在此被自己留有的大量英氣所遮蔽。如果說什么導致大謝有此品性是走進大謝的最切實路徑,那么船山于無意之中更強調了它表現它的方式,從而最終以對寫作方式的思索來導人,其思維陋矣。

      漏洞之三,在大謝山水詩闡發(fā)上船山也有短視,即忽略了大謝乃以玄對山水。忽略他以玄對山水的特別性,亦即沒有將作為后期玄學家的大謝山水置于玄學的平臺而加以理解。

      “以山水為理窟”這個命題經常被用以指責晉宋的山水詩人。其實這對于晉宋山水詩人,尤其對大謝來說有失公允,在筆者看來,大謝作為山水詩人價值在于深感玄學的困惑和自身深遭所創(chuàng)而努力以重返山水,努力從山水自然中再次找尋玄言的意義。對大謝來說非常明確以從山水中體悟新異為旨趣,尤其將體悟的過程逶迤于對山水的游歷中,最終將過程及結論成功地形成于詩。如果說這是大謝山水詩價值所在,那么此顯然是船山闡釋的缺失,即沒有將大謝定位以玄學而評品之。

      綜上所述,大謝對山水的玄學價值探尋,以及去往山水中放情的玄學意義,所有這些才是他最重要的歷史價值。船山作為一個思想家既沒有以還原歷史的姿態(tài)指出其玄學的意義,亦沒有以一個理學家的使命意識指出大謝在中華歷史變化流程的角色特征(37),尤其是更沒有明確將大謝五古拉回到船山自己所營造的以“十九首”情結所搭建的性情延綿平臺。所以評價船山之釋大謝云其修飾則可,然就此云其接近大謝,則無論是就玄學的大謝,還是船山自己所心怡的“三百篇”傳統來說均不能結論?!安恢摺币喾歉袊@語而是其不慎的讖語矣。

      【 注 釋 】

      ①②⑤⑥⑦⑧⑨????????(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王夫之:《古詩評選》,張國星校點,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278、222、223、219、223、218、219、219、218、220、212、216、216、217、216、212、212、213、220、222、203、204、205、223、37、38、38、38、113、117頁。

      ③清空與騷雅統一問題進入中唐以后越來越成為詩人們探討和自覺踐履的審美價值趨向,例如從南宋張炎《詞源》到清代常州派周濟“包諸”、“空諸”;劉熙載的“破空”、“破有”均應是對此的延伸。

      ④以意為主雖是從中唐劉禹錫即提出的問題。但《薑齋詩話》仍把此作為核心問題。

      ⑩王夫之等:《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頁。

      ?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有云:“懷新道轉回,尋異景不遷……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p>

      ?此處可參閱拙文《陳廷焯把握碧山詞路徑及其再評估》一文,發(fā)表在《三峽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

      (37)縱覽船山所論可見船山論詩有一個重要觀點即以為中華詩歌中有一條維系中華精神的綿綿命脈,以古體直達性情。它首先綿亙在《詩經》、漢樂府、《古詩十九首》、陶淵明等晉宋五言詩中,而后延續(xù)至唐人韋應物、明人劉伯溫等。而恰在大謝論述中,船山語焉不詳,也沒偵破大謝“賞心”的特別意義與所下的“不知《三百篇》若何”不符。endprint

      猜你喜歡
      王船山謝靈運
      謝靈運:我的人設崩了
      百家講壇(2020年1期)2020-09-02 06:50:27
      錢蓉應邀來我校參加2019王船山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王船山民族主義思想的近代嬗變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32
      謝靈運堪稱職場反面典型第一人
      幸福家庭(2018年9期)2018-09-21 05:21:54
      UP THE MOUNTAINS
      漢語世界(2017年5期)2017-09-21 07:44:37
      謝靈運山水詩的玄言尾巴
      劍南文學(2016年10期)2016-11-21 20:38:15
      王船山《周易內傳發(fā)例》義理演析
      中國詮釋學(2016年0期)2016-05-17 06:12:07
      王船山的四唐詩論
      南山南,誰的詩里別有洞天
      南山南,誰的詩里別有洞天
      高密市| 高青县| 习水县| 徐州市| 噶尔县| 新郑市| 二连浩特市| 白水县| 海伦市| 康马县| 林甸县| 陈巴尔虎旗| 泌阳县| 永年县| 万州区| 黎平县| 抚州市| 凭祥市| 新郑市| 额济纳旗| 肇源县| 上蔡县| 温州市| 忻州市| 花垣县| 区。| 筠连县| 靖远县| 中卫市| 和静县| 定日县| 故城县| 田阳县| 沾益县| 肥东县| 普陀区| 横峰县| 庆元县| 浮山县| 闵行区|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