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衛(wèi)+陽海燕
摘 要:
民國中期船山學社的社團刊物《船山學報》變化最顯著的是 “文苑·詩錄”欄目所占的篇幅比例增加較多,而且船山學社社員彼此間的詩歌唱和占主要部分,這些詩歌唱和盡顯民國中期船山學社社員的士人精神:既有吟詠游玩的閑情,也有孔孟之道的癡情,還有抗戰(zhàn)愛國的深情。
關鍵詞:民國中期;船山學社;《船山學報》;詩歌唱和;士人精神
民國初期湖南瀏陽人劉人熙等一幫仁人志士認為民國初期社會動蕩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固有的精神道德的淪喪,而王船山學說是“救時之良方”;于是他們以繼承發(fā)揚船山學說、拯救社會的精神道德為己任,創(chuàng)辦了船山學社。為了保存國粹、弘揚國學、宣傳“救時之良方”的王船山學說,拯救社會的精神道德;船山學社同仁又創(chuàng)辦了船山學社的社團刊物《船山學報》——“船山學報何為而作也,憂中華民國而作也……逐日權利之爭幾危社耀,痛定思痛皆以人才衰息,民德墮落為其病源”。 ①民國初期的船山學社與《船山學報》均在全國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并培養(yǎng)了毛澤東等大批青年才俊、革命元勛。由于各種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湖南省政局的動蕩,《船山學報》與船山學社先后停辦。民國中期湖南政局逐漸穩(wěn)定,湖南耆老名流紛紛要求船山學社改組,當時的湖南省政府領導何健等對此十分重視,船山學社與《船山學報》有條不紊地陸續(xù)恢復活動,再次成為影響三湘大地的重要社團和報刊。根據(jù)民國中期的船山學社社團刊物《船山學報》登載的船山學社名錄,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的社員組成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1.名流化。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有史可查的187名社員,翰林、進士、舉人、秀才、大學生、碩士、博士、留日、留德、留英、留美的都有;著名的書畫家、科學家、經(jīng)濟學家、法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佛學家亦都有;粗略統(tǒng)計縣處級、市廳級、省部級、教授大約70多人,實際可能有90余人,比例可能接近二分之一;呈現(xiàn)明顯的名流化特點。2.世家化。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有史可查的187名社員,其中近代湖南著名的世家大多有后人參與:陶澍之曾孫陶思曾、陶企曾,王闿運之子孫王代懿、王齊陶,席寶田之侄席啟駉,曾國藩之曾孫曾約農(nóng),彭玉麟之侄彭濟昌,趙慎畛之孫趙曰生,羅繞典之曾孫羅亮杰,左宗棠之孫左景祜,程頌萬之侄程士鰲。其他有一定知名度的世家則數(shù)量更高。粗略統(tǒng)計40余家;實際可能近60家,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呈現(xiàn)明顯的世家化特點。3.地域化。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有史可查的187名社員,湘潭地區(qū)有37人、長沙地區(qū)有32人、岳陽地區(qū)有23人、衡陽地區(qū)有20人、邵陽地區(qū)有15人、株洲地區(qū)有12人、益陽地區(qū)有9人、永州地區(qū)有8人、郴州地區(qū)有7人、常德地區(qū)有5人、湘西地區(qū)有4人、婁底地區(qū)有3人、懷化地區(qū)有3人。由此可知,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社員主要來自清代以來湖南經(jīng)濟與文化重心的湘潭、省會長沙;二者占了三分之一多的比例;呈現(xiàn)明顯的地域化特點。4.老齡化。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有史可查的187名社員,入社時年齡60歲以上的有63人;40-59歲的有102人;20-39歲的有11人,平均年齡是53歲。由此可見,相對于民國時期中國人口平均壽命不到40歲,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社員的年齡明顯的偏大;呈現(xiàn)明顯的老齡化特點。這四大特點導致民國中期的船山學社的社團刊物《船山學報》的相應變化——變化最顯著的是民國初期《船山學報》中的“文苑·詩錄”欄目所占的篇幅比例不大;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報》不僅“文苑·詩錄”欄目所占的篇幅比例增加較多,而且船山學社社員彼此間的詩歌唱和占主要部分,這些詩歌唱和盡顯民國中期船山學社社員的士人精神:既有吟詠游玩的閑情,也有孔孟之道的癡情,還有抗戰(zhàn)愛國的深情!
一、吟詠游玩的閑情
正如李春青《閑情逸致——古代文人趣味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政治意蘊》所說:“從歷史的邏輯看,‘閑情逸致進入主流話語的前提條件是言說主體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都獲得相對的獨立性,三者缺一不可。政治上的相對獨立性是士大夫精神獨立性的前提,如果士大夫完全被君權控制,與政治不能拉開一定距離,那么他們就只能成為統(tǒng)治者的工具,在主流話語中就不可能有‘閑情逸致的位置。經(jīng)濟上的相對獨立性為士大夫的‘閑情逸致提供物質(zhì)條件,沒有相當?shù)奈镔|(zhì)基礎,也就不會有‘可觀的‘閑情逸致,只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閑情逸致達到相當豐富的程度,它才會被主流話語所關注。文化上的相對獨立性則使言說者獲得選擇的權利,使他們能夠自覺地把‘閑情逸致作為言說與書寫的對象。只有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獨立性,言說者才有能力為文化活動制定規(guī)則,他們才能夠不斷拓展文化空間,不斷豐富意義世界,從而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精神文化產(chǎn)品來?!雹诎凑丈鲜鋈齻€標準衡量,民國中期改組后呈現(xiàn)出名流化和世家化的船山學社社員基本上都具有“閑情逸致”所需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的相對的獨立性,從而使船山學社社員的吟詠游玩的閑情逸致高漲,船山學社的社團刊物《船山學報》亦予以大量登載,盡顯民國中期改組后的船山學社社員的士人精神。
1.黃鳳岐重游泮水的唱和
查詢相關史料,黃鳳岐(1851—1933),字方舟,號芳久,晚年自號蠡良子。安化縣龍?zhí)寥?。精?jīng)史及武術,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舉,二十年進士及第。二十一年(1895年),湖北巡撫譚繼洵邀為幕賓,兼教其子譚嗣同習劍術。值日軍進入關東,黃投筆從戎。戰(zhàn)事結(jié)束,入京供職。是年十月,陜西巡撫魏光燾奏調(diào)西寧辦理營務。黃鳳岐抵西寧后,帶兵巡視邊塞,來回三千里。兵部侍郎楊頤奏保人才,代進黃鳳岐所擬《練兵條陳》,獲嘉許。即命隸虎神營,委以槍隊教練。南苑帶隊操演,記大功一次,免補同知府留原省補用。二十六年( 1900年)七月,八國聯(lián)軍陷京師,慈禧挾光緒帝逃西安。黃鳳岐聞訊,即赴行在,初委以稽查旗營之職。魏光燾督撫云貴,以奏調(diào)黃鳳岐至廣南(今云南蒙自縣)前敵營務處,兼辦南防團練,以防法國軍隊侵擾。不久,署開化知府。任內(nèi),減苛捐,雪冤獄,深孚眾望。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應鄉(xiāng)試座師、安徽巡撫馮煦之邀入皖。適遇兵變,菱湖軍械廠被占。黃鳳岐領兵一百,一鼓奪回菱湖,遂受委為統(tǒng)領。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云貴總督李經(jīng)曦電邀黃鳳岐去昆明。辛亥革命后,黃鳳岐受其弟子湘督譚延闿之命,曾任辰州、寶慶知府。后以年邁力衰,辭官回里。民國中期,已是人生晚年的黃鳳岐主講船山學社。著有《侯度錄》、《西行雜記》、《宦游詩草》、《種茂園詩草錄》、《久芳閣年譜錄》等。由上可知,黃鳳岐可謂文武雙全、一生頗具傳奇性,也因此頗得船山學社同仁的尊重——船山學社同仁圍繞黃鳳岐的重游泮水和采桑洗目有過兩次詩歌大唱和。黃鳳岐的重游泮水詩如下:endprint
“宴我泮重游,群公即魯侯。酒隨難老錫,詩效一朝酬。觀旆仍鸞噦,承筐備鹿呦。周行還見示,更望曲江頭?!薄八刮慕怨侨?,尚武亦精神(泮水詩言允文允武)。坐漫推吾長,行當列主人(此次須仿醵法)。藻芹雖典舊,衿佩卻時新。多謝諸君意,奇逢乃夙因。”(《船山學社諸友設宴賀余重游泮水即席賦謝》)③
黃鳳岐的重游泮水詩回顧自己一生的功名與利祿、感謝親朋好友的關照時,因為大量運用了《詩經(jīng)》中的典故,所以世俗的應酬中顯得文雅、表面的謙虛中暗含得意——“更望曲江頭”、“奇逢乃夙因”。船山學社友朋的20多首唱和詩則盡是贊美與祝福,例如:
武勇驚淮甸,文章泣鬼神。平生懷古道,老去愛今人。不恥青袍舊,偏憐白發(fā)新。此心如有寄,何必念殊因。(周逸《和黃芳久先生泮水重游元韻》)④
武曾驚禁衛(wèi),文亦動天神。亂世辜奇士,貧居老異人。境窮心自達,名舊德恒新。醵酒為公壽,臨風紀絮因。(石廣權《和黃芳久先生泮水重游元韻》)⑤
當世梨洲叟,文章亦有神。瓊林前代夢,黌序再來人。弦誦都非舊,儒冠別樣新。從軍隨李廣,都是秀才因。(陳嘉會《和黃芳久先生泮水重游元韻》)⑥
允文還允武,矍鑠見精神。張楚搜奇士,量才匪異人。幽情思復古,景運待開新。天下關優(yōu)樂,姜齊種夙因。(胡子清《和黃芳久先生泮水重游元韻》)⑦
角力原無敵,文章更有神。高吟推郢匠,后和愧巴人。國術由來古,文壇此日新。西鄰芳德播,結(jié)識豈無因。(黃?!逗忘S芳久先生泮水重游元韻》)⑧
……
科舉制度中童生考入州學、縣學,謂之入學或入泮、游泮。自此時起至期滿六十年時,須再行入學典禮,儀式如初入泮之新科童生,以作為曾考中生員(秀才)而享高壽的慶典,謂之重游泮水。因此重游泮水是一個取得了一定成就的高壽士人的閑情雅致的最好抒發(fā)——回顧自己一生的功名與利祿、感謝親朋好友的關照、收獲贊美與祝福的隆重節(jié)日。
2.周逸詠水仙的唱和
周逸 (1877—1969),字仲元,號木崖,湖南湘潭縣人。幼稱圣童,早負才名,頗得王闿運賞識。據(jù)謝鴻熙《木崖軒詩集序》:“少寒檢,無力購書。然讀書破萬卷,湖南則自郭氏養(yǎng)知書屋、陶氏印心石屋及皮鹿門、龍芝生兩先生所庋藏,無不縱覽之。贛又得觀夏獻云方伯家藏書。暇則瀏覽書肆,手展而心維,躬所抄撮,動盈篋荀,故能以博雅稱于學”。 ⑨光緒三十二年,在長沙加入同盟會, 宣統(tǒng)三年,參加保路運動,力?;洕h鐵路筑路權。辛亥首義,建立中華民國,周逸維持鄉(xiāng)幫,振救貧乏,厥功甚偉,人多重之。后輔佐王闿運設立孔教支部于長沙,1914年到北京,為王闿運佐史館事,得交海內(nèi)士大夫。周逸離職史館秘書之后,留北京任《北京民報》副主編并館于皮錫瑞、龍璋兩家。回湖南后,周逸主要是參與船山學社和《船山學報》事務,是民國中后期船山學社和《船山學報》的實際負責人。1940年起,任船山學社社長,獨力支撐,學社終未被外界所占??箲?zhàn)勝利后,艱難的經(jīng)營學社,用自己的私蓄及妻子的嫁妝1000銀元,于廢墟中重建船山學社。傳世著作有《木崖軒詩文集》十卷本、《漢書藝文補注》一卷、《湘綺樓詩經(jīng)評點》十卷、《中國地理險要詩》一卷、《歷代田家詩》和《四書大義》等。周逸夫子自道:“甲戊嘉平月二十五日市得水仙一本,支干短瘦,色亦漸黃。余以玻璃盆、清水、細白石子養(yǎng)之。兩旬后青蔥勃勃、生氣盎然、花蕊盛開、冷艷清香,殊堪欣賞。走筆得詩兩絕,亦以寄意”:“記曾移爾高齋住,水石盤根日向陽。養(yǎng)到出頭花滿放,一生懷抱噴清香。”“知君冷艷合清才,歷盡冬寒花始開。仙骨可能還造化,不隨凡卉落塵埃?!雹獠涣现芤葸@次“閑情逸致”而作的《案上水仙盛開有作》,竟然引起眾多社員的共鳴,收到不少唱和之作,僅《船山學報》登載的就有22人數(shù)十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兩人不僅詩歌唱和,還寫序抒情:
“梅茶開后即芬芳,羞與群花斗洛陽。贏得一庭春氣暖,東風簾外自生香?!薄耙仓ㄒ庾顟z才,慣向潭州處士開。莫作凌波仙子看,蕊宮何處有塵埃。”(盧質(zhì)《題水仙花二首有序 ·木崖先生手植水仙花一本,置諸玻璃盆內(nèi),養(yǎng)以清水,培以白石,隱然有清白自矢之意,時值花蕊盛開,木崖賦詩,有“一生懷抱噴清香”之句,木崖生于亂世,隱于船山學社,日與當世名宿,研摩經(jīng)術,其志有足嘉者,因次其韻和之》)?
“水養(yǎng)精神石作胎,只宜水石不塵埃。人間天上都能住,一染泥汙即原埋?!薄安挥H炎熱只親寒,煙火人間久不餐。只有幽香與幽色,和同水石煉金丹?!保ㄙe六龍《和周木崖水仙詩十首之三并序·乙亥冬偶讀船山學報,見周木崖先生詠水仙詩,有“一生懷抱噴清香”句,想見其人,不勝欽佩。臘八日,余八十生辰,醉后吟寄,以志神交)。?
由上可知,盧質(zhì)的唱和與賓六龍的唱和均是因為欣賞周逸的人品(“隱然有清白自矢之意……其志有足嘉者,”“想見其人,不勝欽佩……以志神交”),唱和的主題也是贊譽水仙花及其主人周逸的君子品德。水仙花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屬多年生石蒜科水仙屬根花卉。地下鱗莖作卵圓形,葉子條形,傘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黃色,有香味,鱗莖和花可入藥。水仙花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是單瓣、色白、六片花瓣向四邊舒開,中間一個酒杯狀花冠,呈金黃色,形似六棱白玉盤托起一盞金酒杯,故名“金盞銀臺”。另一種是復瓣、卷皺的花瓣層層疊疊,上端素白,下方淡黃,宛如少女麗裙,故名“玉玲瓏”或“百葉花”。水仙根莖乳白,莖葉碧綠,花瓣潔白,花盞鮮黃,古人稱作“素頰黃心”、“ 青裳素面”、“ 金臺銀盞”。 其色調(diào)素淡清雅,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息。和大多數(shù)花卉的姹紫嫣紅、流霞溢彩相比,水仙的素色有一種洗卻鉛華、超逸塵俗的仙氣。水仙屬于草本,姿態(tài)十分柔婉,水中白莖裊娜,葉片青翠亭立,數(shù)枝花葶上點綴著淡雅的花朵輕輕搖曳,姿態(tài)分外柔美;柔婉的姿態(tài)流露的是一種婀娜的神韻,含羞的情態(tài),讓人情不自禁喜歡它“淡而多姿,不動不搖而能作態(tài)” ?的柔婉幽靜韻致。水仙香氣濃郁而不妖,“懷清芬而弗?!保难徘暹h的香味,縈繞于素艷清絕的花株,更襯托出一種高雅的“仙人之姿、君子之德”。 ?水仙球莖以清水滋養(yǎng),也是其獨特之處,十分惹人喜愛,給人以無限的美好聯(lián)想。水仙以其清新淡雅的形象、超塵絕俗的風韻、濃郁清雅的芬香贏得了傳統(tǒng)文人騷客的青睞,賦予了高潔堅貞、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征意義,容易使詩人聯(lián)想到鉛華洗盡、風度絕塵的美人,贊美它的脫俗與高潔,也婉轉(zhuǎn)地傳達出詩人對高潔之美的追求! 水仙花具有以上如此多的優(yōu)點,宋元以來不斷被廣大文人墨客深情歌詠!船山學社同仁的集體唱和可謂是文人墨客深情歌詠在民國的回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