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玉強
[摘 要]生活和生產(chǎn)用電量的持續(xù)增長對輸電速度和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對輸電線路桿塔基礎的抗壓能力與抗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所以,在桿塔基礎施工中質量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簡單介紹送電線路桿塔基礎施工中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
[關鍵詞]送電線路;基礎;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6-0058-01
桿塔基礎是對其桿塔地下所有部分的總稱,對于輸電線路而言,桿塔基礎施工中的質量問題是保證線路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但是由于桿塔基礎施工是典型的地下施工,具有其隱蔽性,這使其質量問題變得復雜。目前線路桿塔基礎類型多樣,但都由混凝土和鋼筋部分構成,施工地點多在野外,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基礎施工質量存在蜂窩、麻面、狗洞、基礎斷面尺寸超差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控制上述問題是施工人員和監(jiān)理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
1 送電線路的分類
目前采用的送電線路有兩種一種是電力電纜它采用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電纜線,埋設于地下或敷設在電纜隧道中;另一種是最常見的架空線路,它一般使用無絕緣的裸導線,通過立于地面的桿塔作為支持物,將導線用絕緣子懸架于桿塔上。由于電纜價格較貴,目前大部分配電線路、絕大部分高壓輸電線路和全部超高壓及特高壓送電線路都采用架空線路。
1.1 基石基礎
在山區(qū)等巖石地帶桿塔基礎是指在巖石地基,具有良好的堅固性和一體性及很好的抗剪切強度,中直接打孔掏挖符合要求的基坑,繼而在基坑內將鋼筋骨架,混凝土直接澆注進去。此方法就是借助巖石承受桿塔的下壓力和上拔力,從而保證桿塔結構的穩(wěn)定和牢固,優(yōu)點為桿塔基礎抗拔承載能力較強。由于其基礎在巖石上,減少了基坑土石方量以及模板用量,施工費用較低。
1.2 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
此種桿塔基礎是指利用樁身周壁與土層之間的摩擦力抵消上拔力和借助樁端底部來承擔下壓力,其主要基礎形式是將鋼筋骨架等固定物用物下放到鉆孔機打出的空洞中,再用混凝土澆灌到事先打的孔內。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主要應用于地質條件為流塑,地質結構不單一,且桿位無法良好穩(wěn)定的承擔上部物體的塔位。其缺點是工程施工成本較高。
1.3 半掏挖式桿塔基礎
半掏挖式桿塔基礎是指在所挖項目坑可挖出大體形狀的前提下,在掏挖項目坑時盡量減小挖掘的廣度與深度,不易擾動原狀土,所以無需開挖后再填埋。采用掏挖式桿塔基礎,可很好的保證桿塔基礎的抗拔力和較好的承受下壓力,究其原因利用項目坑內土壤的摩擦角和凝聚力"并且此種方法開挖量相對于其他桿塔基礎很小。工程中使用的半掏挖式桿塔基礎在國內的輸電線路桿塔基礎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 送電線路桿塔基礎施工中質量問題
2.1 桿塔的基礎設計存在的問題
線路桿塔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建設工程,其工程具有復雜性也較為特殊,但在施工中仍然根據(jù)《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guī)定》中規(guī)定的總安全系數(shù)法來驗證其安全性,這種設計方法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在線路建設的發(fā)展。應當改變采用更加精心的分項系數(shù)設計法,如果以后的施工過程中,仍就采用輸電線路桿塔基礎工程總安全系數(shù)設計方法,是不適合當代需要的,存在著諸多的安全隱患。所以,應當盡快改變現(xiàn)在這種設計方法落后的現(xiàn)狀。
2.2 建造材料的問題
使用未經(jīng)檢測或含泥量、泥塊含量超標的砂、石。砂、石料含泥量大,影響水泥與砂、石的粘結,同時增加混凝土攪拌用水,改變混凝土水灰比,從而使混凝土的收縮性增大,易出現(xiàn)收縮裂縫,也降低了混凝土抗壓強度。為施工方便,許多施工單位機械拌制出的混凝土坍落度都比設計增大,甚至是隨意加水,如此做法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由于坍落度大、水灰比高,混凝土的沉陷量高,收縮性增大,經(jīng)振動棒振搗,粗骨料下沉,空氣和水不能有效排出,基礎表面產(chǎn)生較厚水泥砂漿,在水分蒸發(fā)后內部孔隙多,疏松,混凝土密實度低,抗壓強度差。與此同時,施工中因施工人員技術原因或趕工期,經(jīng)常未按設計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鋼筋綁扎。箍筋排列間距不均勻,箍筋與立柱主筋轉角部分不進行綁扎,而箍筋直接影響基礎的抗剪性能,同時基礎承壓時起約束混凝土作用,能有效提高基礎的抗壓性能。
3 送電線路桿塔基礎施工控制措施
3.1 掏挖基礎施工的技術控制
掏挖基礎在送電線路工程桿塔基礎的施工過程中的隱蔽性是很強的,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技術調控方法,就會在后續(xù)的混凝土澆灌之后不能進行后續(xù)的修復和修補,這樣說來,我們要重視掏挖基礎工程當中的ishu調控,要強化與之對應的技術控制手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首先,要控制配料的連續(xù)級別控制,想要確保配料和其技術以及質量標準相符合,我國一般都把0.5一1.ocm與2一4cm的石子按照1.5:8.5的比例實施混合;其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重視襯墊塑料的運用,防止地面的桿塔基礎壁因碰撞出現(xiàn)脫落的狀況,在澆制立柱之后要馬上拆除;再有,鹼坍落度一般都使用比技術標準高一個階層的方法,確保其在在掏挖過程中進行頭部擴張的時候能夠讓鹼搗實的更為輕松。
3.2 桿塔基礎施工中斷樁的技術控制
進行送電線路工程的時候,端樁是桿塔基礎工程中比較頻繁出現(xiàn)的技術和質量問題,如果有類似狀況出現(xiàn),現(xiàn)場的技術人員要及時和工程的設計、監(jiān)理的工作人員探討分析,在第一時間確定解決方法,避免對工程的后續(xù)工作產(chǎn)生影響。在桿塔基礎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端莊的技術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要重點分析設計內容中的鹼坍落度和實際要求的切合程度,在調配粗骨料的過程中要認真履行各種技術要求;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有導管堵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一旦鹼尚未初凝,可以用鋼軌和其他重物對導管內部進行作用,保證重開堵塞的鹼,確保鹼澆注工作順利完成;再次,鹼澆注與導管拔出共同進行,要隨時關注鹼內導管的埋人深度,保證導管一直埋在鹼內;最后是一旦鹼在地下水位以下有中斷的狀況出現(xiàn),可以使用比原樁徑稍小的鉆頭在原有的樁位孔進行鉆孔處理,一直到斷樁以下的固定深度,實施清孔工作。
4 結束語
送電線路桿塔基礎承受著桿塔荷載傳遞到基礎頂面的外力作用,不傾覆,不下沉,不上拔,因此基礎施工質量是使線路能長期安全運行的基本保障?;A施工中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大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認真做好事前、事中的各種控制措施都可以避免。在進行送電線路工程桿塔基礎施工過程中,要重視施工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同時要強化施工過程前中后幾部分的檢查調控,確保施工工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鄧立成.送電線路工程桿塔基礎施工技術分析[J].電子制作.2013,19:211.
[2]范佳勇.桿塔基礎施工中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探討[J].電力建設.2013,10(20):75 - 77.
[3]潘志東.送電線工程桿塔基礎施工技術的探討[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