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朝官員戴烏紗清朝官員插花翎

      2016-09-20 09:25:30
      國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眼花軍功烏紗帽

      在有關明清兩朝的古裝電視連續(xù)劇中,人們看到,明朝的官員和清朝的官員除了服裝不同,而且戴的帽子也不相同。明朝官員頭戴有兩個翅子的烏紗帽,而清朝官員的紅頂子的官帽上都要插上一束花翎。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迥然不同裝飾呢?

      其實,明清兩朝雖然都是坐鎮(zhèn)北京,手握乾坤,掌控天下,但是這兩個朝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身為不同的民族,因此,各級官員的服飾也大不相同。明代以漢族傳統(tǒng)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主流。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征,歷來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

      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明朝的官員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

      清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fā)易服,按滿族習俗統(tǒng)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清時薙發(fā)留辮,辮垂腦后,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tǒng)靴。清代官帽與明朝的官帽絕然不同,清朝的官帽后面都要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并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也就人們常說的頂戴花翎。那么,為什么明朝官員要頭戴烏紗和清朝官員的頂戴花翎究竟有什么重要的表示呢?

      先說說明朝的烏紗帽。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于東晉,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于隋朝,興盛于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后,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隋唐時期,朝廷官員和黎民百姓都戴烏紗帽,只是官員的烏紗帽上有玉飾的多少來區(qū)別官職大小。據(jù)《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p>

      到了北宋王朝,太祖趙匡胤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yōu)跫喢钡臉邮剑涸跒跫喢钡膬蛇吀骷右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帝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同時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qū)別官位的高低。

      明朝開國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作出規(guī)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志。

      再說說清朝的頂戴花翎。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zhì)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鹖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志,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僭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zhì)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藍翎”,以染成藍色的鹖鳥羽毛所作,無眼。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wèi)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鹖鳥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卻,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夠顯示武士的英勇,倒也貼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于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駙馬,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zhèn)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駙馬,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nèi)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tǒng)領、參領,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nèi)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十歲時,經(jīng)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后才能戴用。但后來花翎賞賜漸多,就不一定經(jīng)過考試了。

      花翎如此高貴,故此在清朝特別被人重視、向往。福建水師提督施瑯在降清后被賜籍漢軍鑲黃旗,平臺后力辭靖海侯而懇求照前此在內(nèi)大臣之列賜戴花翎,康熙皇帝特旨許之;后乾隆皇帝下明詔,不但上述親貴大臣可以戴用,如有顯赫軍功者也可以戴用?;实圪n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從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蛋?、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余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清朝爵位中最為顯貴的親王、郡王、貝勒,按清初的規(guī)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間,許多人以兼任內(nèi)大臣等職務為由乞翎,因此之后親王、郡王、貝勒開始佩戴三眼花翎。得到花翎的也有特例,如道光皇帝得知擒獲在新疆叛亂的張格爾后,即賞報捷音者戴花翎、軍機處行走;道光后期,花翎的賞賜范圍漸大,各方面對國家有功之人均可賞戴花翎。

      正因為如此,后來的清代文官對獎戴花翎特別重視。除軍功外,非“異常勞績”不得保獎花翎,而且,限定每案不得超過三名。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年,因修皇族的族譜“玉牒”造成,提調(diào)官增慶被奏賞花翎,這是首開軍功之外的“別項勞績保翎”之例。從此諸如皇上“山陵奉字”、海運事宜、勸捐、抽厘之類,都相率保薦花翎。光緒初年,大保案迭興,加官加銜,各種新奇花樣不可勝舉,戴花翎者,滿街行走了。

      其實,不論是明朝的烏紗帽也好,還是清朝的頂戴花翎也罷,都是因為統(tǒng)治集團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不同時代的統(tǒng)治集團由于觀念的不同,形成多種多樣的官員服飾種類,它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變遷。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官員服飾自然也有著悠久歷史底蘊。由于中國在過去的幾千年中長期處于階級社會之中,官員的服飾自然被賦予了濃厚的階級色彩。

      ——科學探索

      猜你喜歡
      眼花軍功烏紗帽
      “烏紗帽”的由來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趙盾擅權及其影響
      史志學刊(2023年1期)2023-06-25 12:09:14
      百姓也戴“烏紗帽”
      奇聞怪事(2020年4期)2020-12-21 03:57:55
      軍運會:讓友誼之花綻放賽場
      伙伴(2019年11期)2019-12-14 13:59:12
      百姓也戴烏紗帽
      科教新報(2019年52期)2019-09-10 01:33:08
      頭腦體操
      “烏紗帽”的起源和發(fā)展
      荔枝香:柳眼花須惹誰憐
      火花(2016年7期)2016-02-27 07:45:21
      奇怪的畫
      “心黑”必然“眼花”
      中華魂(2012年17期)2012-08-15 00:42:57
      桓台县| 祁阳县| 聂拉木县| 普宁市| 化隆| 京山县| 思南县| 西华县| 汉寿县| 清苑县| 光泽县| 磐石市| 龙州县| 宁明县| 潮安县| 花垣县| 手游| 桃江县| 鹿泉市| 台湾省| 凤凰县| 永顺县| 石泉县| 扶沟县| 通城县| 徐闻县| 绍兴市| 塔城市| 金川县| 盐津县| 苍山县| 金溪县| 吴桥县| 永济市| 承德县| 钟祥市| 沙湾县| 和田县| 大丰市| 西充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