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喵你們當時去讀書的時候有沒有收過詐騙電話騙學費的?
我還真的接到過,但是這個騙子業(yè)務能力不行,我的交通銀行卡是在學校附近的交行支行辦理的,要是出問題應該也是他們給我電話,我在天津念書,結果對方一開口就是hu建口音。
哎,徐玉玉就沒你這么幸運了,一家人含辛茹苦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一個大學生,結果因為被詐騙9900元,受了刺激心臟驟停猝死。
這個新聞真的看著難受,我就想知道我們的電話號碼怎么說也屬于隱私吧,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這么說吧,你留過電話號碼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把你的號碼泄露出去,更可怕的是,之前網上還流傳說有人專門賣電話號碼,多少錢一個,買多少批發(fā)。
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算是GG了。
除了賣信息的人,買信息然后利用個人信息詐騙的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團伙,甚至在某些地區(qū)出現(xiàn)了整個鄉(xiāng)都在從事詐騙的奇觀,比如福建安溪。我們雜志之前也有過相關文章,比如2016年第1期《一個電信詐騙村的“故事”》。
啊,難怪我接到的詐騙電話是福建口音。那,既然都知道哪些村干這種事,怎么不根除?
因為窮啊,就拿安溪舉例,根據(jù)一份名為《發(fā)展壯大安溪縣域經濟的實踐與思考》的官方背景文件,安溪在1996年起就進入到福建省經濟發(fā)展十佳縣,2002年更是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一個貧困縣不僅摘了帽子,還成了優(yōu)等生。這期間的一個背景是,電信詐騙最早是在臺灣流行,為了逃避打壓,當?shù)卦p騙分子流竄到大陸作案,而安溪是一個大本營。后來,針對島內的詐騙少了,可當?shù)厝艘擦暤昧思寄?,對象也變?yōu)榱舜箨懨癖?。當然不能說安溪的脫貧摘帽行動得益于電信詐騙這樣的灰色利益。但是,出于對GDP的瘋狂追逐,確實會有一些單位動作變形。
以后你們扔快遞盒子之前記得拿筆涂掉那些個人信息啊。
(下線……) (忙碌中……)
獅兄,一大早給你來張勵志圖片提神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