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綿
(遼寧丹東市振興區(qū)興一路風和日麗小區(qū)66號樓102室)
再談早育王
張興綿
(遼寧丹東市振興區(qū)興一路風和日麗小區(qū)66號樓102室)
近10年來,早育王給我?guī)砗艽蠼洕找?,尤其是用早育王組雙王群,蜂蜜產量是單王群1.5倍,還可以在不增加設備的情況下,1群蜂能多帶出1個授粉群,增加300~400元經濟收入,王漿產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有的蜂友也開始早育王,因多種原因,多有失敗者。也有的蜂友認為早育王會影響蜂王質量,不愿意早育王。為解決這些問題,筆者想再談談早育王的問題。
1.在北方春繁使用的都是越冬王,有的甚至是兩年以上蜂王,到刺槐流蜜期前后,很多蜂王產卵力開始下降,這個時期又正是繁殖椴樹采集蜂階段,蜂王不給力,養(yǎng)蜂人有力使不上,又無王更換,只能聽之任之,給生產造成損失。若是早育王,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早育王,可以早分蜂,多分蜂,加快擴大蜂場規(guī)模。培育授粉蜂群的蜂友,更要早育王,可增加培育授粉群數量,提高經濟收入;
3.早期培育的蜂王,不但產卵能力強,多培育采集蜂,還能刺激采集蜂積極性,提高蜂蜜、蜂王漿產量;
4.新王控制分蜂的能力強于老王,可減少分蜂熱的發(fā)生。
1.外界最高氣溫要達到20℃,不足20℃蜂王很難交尾。通過多年的觀察,在丹東地區(qū),處女王在5月1日前后出房就沒問題。近10年,我都是4月20日前后育王,沒有一年蜂王交不上尾。蜂王在春季12時前后就開始婚飛,13時前后交尾基本結束,正是氣溫最高時段,而夏秋季節(jié),蜂王多在14時前后婚飛,15時前后交尾結束,躲過氣溫最高時段。
2.要有足夠的雄蜂。5月1日前后壯群已出現雄蜂,但數量較少,應該在開繁時就加入雄蜂脾,保證有足夠的雄蜂與蜂王交尾。
1.要提前組織育王群。我是將兩個3脾蜂的小群在開繁時就合并在一起,組成雙王群,這樣可以確保在4月中旬上繼箱,育王時巢箱每側可放2~3張子脾,繼箱放2張幼蟲脾和(1~2張)空脾,巢脾的多少看蜂群的大小而定,但一定要蜂多于脾。
2.要提前補足飼料,巢房見魚眼圈狀再移蟲,飼料要一直補喂到王臺封蓋。春季花粉充足,一般不用補喂。
3.移蟲的日齡不要過小,應該移20小時左右的幼蟲,這些年在育王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在無蜜時期育王,出現侏儒王的,大部分是過小的幼蟲。流蜜期育王,移小蟲可以,外界蜜源不好,育王移蟲過小,就很難成功,尤其是偏漿性蜂種。
4.蜂王出房前將王臺用王臺保護圈保護起來,讓處女王在育王群內出房,選擇后再誘入交尾群(蜂王出房后不超過24小時,可以直接誘入)。春季氣溫偏低,不要將王臺直接誘入交尾群,防止凍死或凍傷王臺,不出或者影響蜂王質量。
5.移蟲后60小時左右,可將王臺后修筑的部分割掉,讓蜜蜂重修,這對提高蜂王質量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偏漿性蜂種),但不是決定性作用。
有的蜂友懷疑早育王蜂王的質量,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春季氣候宜人,萬物向上,蜜蜂在春季積極性高漲,培育的蜂王質量一定好。這些年,在我早期培育的蜂王,可以與刺槐流蜜期培育的蜂王相媲美。沒有培育出優(yōu)質蜂王,或是因為育王群過弱,或是其他人為原因所至。筆者近10年早育王嘗到了甜頭,可以說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