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樞鑒,劉 迪
(1.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四川成都 610000;2.東南大學生命科學院,江蘇南京 150220)
茶葉包裝的適宜設計探究
肖樞鑒1,劉迪2
(1.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四川成都 610000;2.東南大學生命科學院,江蘇南京 150220)
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衡量茶葉檔次的標準,除了茶葉自身品質外,還有逐步走入人們視野內的茶葉外包裝。尤其是超級商場的普及,消費者在購物時主要依靠自己選擇,產品的包裝設計成為了重要的宣傳手段。受利益誘惑,市場上出售的茶葉,其包裝設計出現一些了不合理現象,導致茶葉的使用價值和包裝貌合神離,不能合理滿足消費者需求。適宜設計思想源自我國的中庸思想,它認為茶葉作為一種商品,其包裝設計應注重實用,追求不“多”也不“少”。筆者在本文中將從適宜設計角度出發(fā),探究一種盡善盡美的茶葉包裝思路,以解決市場上茶葉過度包裝問題。
茶葉包裝;適宜設計
在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商品的包裝設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在市場經濟下,這種包裝設計儼然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包裝設計中存在過“多”和過“少”兩大極端問題,導致一些消費者對商品的包裝設計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認為它是一種“垃圾文化”。茶葉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作為一種商品,其包裝設計也極其重要。針對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過度問題,筆者借助我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中庸》,提出茶葉包裝設計應遵守適宜設計原則,有機結合茶葉的商品實用性和包裝保護美化功能。
適宜設計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哲學史書《中庸》。關于“中庸”一詞的釋義,程子的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敝祆鋭t認為中庸是“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睆闹锌梢缘贸鲋杏沟暮诵氖侵泻椭?,不過也不及,追求“過”與“不及”兩端的平衡性,強調凡事都具有聯(lián)系,即時兩種相互矛盾的事物,也會相互依存,相互限定,從而才能達到萬事萬物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商品包裝設計的適宜思想也是我國古代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在現代設計領域的一種體現。首先適宜設計思想強調包裝設計要以人為本,注重人的主體性,要求包裝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體現服務大眾、實用、方便的特點,這也正迎合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趨勢。其次適宜思想要求包裝設計要具有科學合理性,在外形構造設計和包裝材料選擇方面,要遵守社會習慣和科學標準,凸顯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實用性,迎合消費者需求。最后適宜設計思想提倡凸顯商品的美學價值,注重挖掘商品的藝術性和美感,可適當借助“巧飾”,增加商品的附加價值。
2.1茶葉包裝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是茶的發(fā)源地,是飲茶最早的國家。在人類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茶作為一種重要的流通交換商品,必須對其進行包裝與儲藏。在我國飲茶的歷史長河中,茶葉的包裝與儲藏也逐步演變發(fā)展,層出不窮。在清代中晚期,西方商品的進入導致茶葉包裝從對茶葉商品的保護功能走向注重宣傳與體現商業(yè)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設計理論的發(fā)展以及消費者對茶葉包裝的強烈需求,如今我國的茶葉包裝設計無論是在結構形式、材質,還是風格等方面,都出現了多樣化趨勢,這在一方面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另一方面也給茶葉商家?guī)砹孙@著的經濟效益。但也導致部分商家過于迷信包裝設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導致消費者在選擇茶葉時盲目追求奢華精美包裝。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各種華而不實的茶葉包裝設計都屬于過度包裝,缺少人性化、無法凸顯茶葉的品牌效益,這種包裝設計最終都給商家、消費者、社會經濟與環(huán)境帶來極大損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1侵犯消費者權益,助長不良風氣
為了獲得高額經濟效益,很多茶葉生產企業(yè)不是利用提高茶葉品質途徑,而是采用高成本、添加復雜裝飾的方法來增加茶葉包裝,并在茶葉商品銷售價格中隱藏包裝產生的附加價值,嚴重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茶葉華而不實的包裝設計也迎合了好面子、講究排場的消費者心理,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
2.1.2浪費資源,污染環(huán)境
茶葉包裝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自然資源,而過度包裝設計則浪費了許多的自然資源。首先對于茶葉的紙質包裝盒來說,生產一千萬個紙質包裝盒就需要砍伐500至600棵直徑超過十厘米的樹木;其次包裝生產還需要消耗煤炭、石油、水等原本就稀缺的資源;最后茶葉過度包裝設計還會產生大量的垃圾。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包裝廢棄物已達到30%左右。很多包裝產品都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后便成為廢棄物。近年來,包裝廢棄物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若包裝廢棄物處理不當,則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污染。尤其是當前我國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尚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統(tǒng),在處理無法降解、無法回收的茶葉包裝廢棄物上存在多處不當,嚴重污染環(huán)境。此外,含有印刷油墨、重金屬裝飾物的茶葉包裝廢棄物還會污染城市的土壤、水源等。
2.1.3增加生產成本,導致資金周轉困難
經濟市場競爭依靠實力和信譽,僅依靠華而不實的包裝設計取得經濟效益,只能獲得消費者的一次性消費,而不能擁有長久競爭力,顧客回頭率大大降低。結果減少了商品的流通時間,導致商品積壓,茶葉生產企業(yè)資金周轉困難,繼而導致經濟損失。
2.2茶葉商品過度包裝原因
2.2.1經濟利益驅使,夸大茶葉包裝功能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家的本質,一些茶葉生產企業(yè)為了獲得競爭力,吸引顧客眼球,在茶葉包裝設計上不惜重金,夸大包裝功能,導致各種結構層次復雜、外觀華麗炫目、材質高檔奢華的包裝品出現在市場上,誤導消費者選擇。
2.2.2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觀
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觀給茶葉生產企業(yè)過度包裝提供了契機。注重禮尚往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點,深受其影響的中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內心或多或少存在“面子”思想,認為高檔奢華的茶葉包裝才能提高自己的面子,才能體現收禮者的身份與尊貴。
2.2.3缺乏完善相關法律發(fā)揮,行業(yè)自律性較差
在茶葉包裝設計方面,我國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原因在于我國的包裝業(yè)起步較晚,無法建立成熟、完整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在規(guī)范茶葉行業(yè)相關人員的行業(yè)行為時,相關部門無法遵照統(tǒng)一的標準和尺度,再加上從業(yè)人員的行業(yè)自律性較差,勢必導致茶葉商品的過度包裝現象控制力度遠遠不夠。
3.1堅持適宜設計原則
一是在道德方面。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對于茶葉生產企業(yè)來說,要想維持企業(yè)長久的生命力,需要嚴格遵循并謹記商業(yè)道德,把握競爭尺寸,絕不發(fā)生欺騙消費者行為,要時刻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消費者所需,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二是在環(huán)境方面。“天人合一”是中庸思想,也是適宜設計原則著重強調的設計理念。自然是人類活動和發(fā)展賴以生存的基礎,自然系統(tǒng)的承受能力有限,在茶葉包裝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從整個自然系統(tǒng)的承載力角度考慮設計活動,維持自然與人類平衡發(fā)展。
3.2包裝材料注重環(huán)保,確保茶葉品質
茶葉商品的綠色屬性和自然屬性都受到包裝材料影響,因此在選擇包裝材料時,一是主要禁止選擇在使用期間釋放出有損人身體健康、污染環(huán)境的材料;二是選擇在運輸和流通過程中不會發(fā)生質量、品質變化的材料;三是選擇環(huán)保、可降解、綠色、可重復利用的材料。目前,滿足包裝材質選擇要求材料主要有可再利用型材料、可降解型材料和可回收型材料三大類。如陶器、錫器和瓷器等都屬于可再利用型材料,不僅避免浪費,還能有效傳遞茶文化。(圖1)可降解材質源于自然,或者能被微生物、紫外線降解,并以無毒形式返回到自然。如竹、麻類、木材等(圖2)。復合紙茶葉罐是塑料罐和鐵罐的升級換代產品,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不僅能滿足茶葉包裝的多種復雜設計要求,還能節(jié)約資源,滿足環(huán)保要求。(圖3)
圖1 包裝陶瓷
圖2 竹類包裝
圖3 環(huán)保復合紙茶葉罐
3.3包裝結構注重實用和綠色設計
茶葉包裝適宜設計思想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思想,不應為了追求新穎與奇特而過分突出包裝結構,而是真正從觀眾角度出發(fā),不僅要注重結構的實用與合理,還要平衡茶葉價值與包裝成本之間的差值,避免材料浪費。具體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確保商品包裝方便運輸與使用。運輸、存放是任何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設計茶葉包裝外形與體積時,按照適宜要求,企業(yè)可以選擇三棱形或者方形等結構(圖4)既方便運輸,也節(jié)省空間,同時還助于消費者存儲。二是確保茶葉包裝在使用后便于回收與再利用。茶葉包裝設計人員在設計包裝結構時還需要著重考慮廢棄包裝的處理問題。為了便于茶葉包裝使用后的回收與再次利用,可以設計可拆型包裝,采取能拆卸、折疊、容易壓縮的結構,或者在包裝中設計可儲存物品的結構,如引入收納盒、抽屜等結構,繼而將廢棄包裝作為儲物用品。(圖5)
圖4 三角形結構茶葉包裝
圖5 收納盒式的茶葉包裝
3.4茶葉包裝要凸顯茶葉商品的基本特性與文化性
茶蘊含著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茶葉是最具文化特色的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傳遞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氣息。因此在茶葉包裝設計方面,要凸顯茶葉商品的基本特性與文化性。例如在選擇圖形、色彩和文字時,不僅要準確展現品種、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基本情況,還需要展現與傳達茶葉的文化性。首先是圖形設計緊貼商品特性。圖形設計是茶葉包裝上最直觀、形象的因素,可以選擇攝影、繪畫等圖形。如攝影作品能夠真實、準確再現茶葉包裝的質感,體現茶葉的產地屬性與品種。(圖6)國畫是我國燦爛文化的精髓,其意境高遠,與茶文化境界不謀而合。因此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穿插國畫、水墨能很好傳遞茶葉商品的文化氣息。(圖7)
圖6 引用黃山迎客松攝影作品的黃山毛峰
圖7 運用水墨的八馬牌西湖龍井
其次文字設計要能傳遞茶葉商品的基本信息和文化性。中國文字歷史源遠流長,每一個文字的創(chuàng)作過程都富含形象之美,文字形式也呈現多樣化。文字設計是茶葉包裝的重要部分,好的文字編排形式不僅能準確傳達茶葉商品的基本信息與文化性,還能吸引消費者視線。如印刷字體、書法字體和裝飾設計字體等都是常用的文字設計形式,其各具特色,都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后茶葉包裝的色彩設計應凸顯商品特性。包裝的色彩設計是影響消費者第一印象的關鍵因素。例如借助綠色凸顯綠茶的輕松、健康與清醇;褐色用于黑茶包裝,凸顯黑茶的內斂、沉穩(wěn)特性;紅茶選用紅色凸顯其香甜、溫暖、熱情等特性。在凸顯茶葉商品的文化屬性時,可以選擇簡潔、純度較低的色彩,以傳遞茶文化的悠閑、飄逸、與大自然合二為一的心境。
綜上所述,茶葉包裝設計要想獲得市場競爭力,得到消費者認可,需要始終堅持適宜設計原則,秉承中庸之道,注重茶葉商品實用性與環(huán)保性,促使我國包裝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1]楊靜.茶葉包裝設計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2]李清光.中國茶葉國際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研究[D].江南大學. 2012.
[3]臧秀娟.中國書畫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 2013.
[4]吳凱.綠色設計在包裝領域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江蘇省高教中心課題,編號:JSG:4108721
肖樞鑒(1995-),女,湖北省宜昌市,本科,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劉迪(1967-),男,山東省夏津縣,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農林科技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