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翁
在近代,天津人在文化消費上有兩種雅好,一是品美食,二是聽京劇。
面條是中國人喜歡的飯食,而天津人則把它辦成了撈面席。一種美食成了席面,那可就有了規(guī)模,上了檔次。天津的撈面席講究“四碟八碼三鮮鹵”,“四碟”有炒對蝦片、熘蟹黃、桂花干貝、炒金銀絲;“八碼”有黃瓜絲、青黃豆、胡蘿卜絲、土豆絲、豆角絲、綠豆菜、時令蔬菜、紅粉皮;“三鮮鹵”的主料有蝦仁、海參、雞蛋、玉蘭片、木耳、肉片、黃花菜。撈面席雖好吃,但很少有人知道,撈面鹵中放黃花菜是為了感恩母親。
在舊時,凡在菜館、飯店為母親操辦壽宴,席上的頭菜必定是“養(yǎng)心鴨子”,即把黃花菜及有關配料裝在鴨子肚內(nèi),用文火燉至軟爛而成。它葷鮮素肥,非常可口,最適宜老人食用。而為母親舉行壽宴之所以要特意以此菜作為頭菜,這與古時黃花菜在中國文化中的表征有著密切關系。
無獨有偶,京劇與中餐是一對姐妹藝術,它們曾經(jīng)共存共榮,互相影響,目前又是處境艱難的一對難兄難弟。在京劇唱段中,經(jīng)常把“家有老母”唱作“家中還有老萱堂”。所謂“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悶倚堂門,不見萱草花?!保ㄌ啤っ辖肌队巫印罚?/p>
黃花菜又叫黃花、金針菜、萱草、忘憂。黃花是就花色而言;金針是就含苞待放的色形而言;萱草古作“諼草”,“諼”即忘的意思?!对娊?jīng)》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就是說憂思不能自遣,必植萱草來玩味,借以忘憂。古代中國醫(yī)家說此藥養(yǎng)性,他們肩負重任,把心理與情感問題也列為自己的責任。《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合歡解忿 ,萱草忘憂?!贝薇豆沤褡ⅰ氛f,想要讓人忘憂,就送他一枝萱草。晉人嵇康是熟諳憂患滋味的人,他的著作《養(yǎng)生論》介紹經(jīng)驗,也說“萱草忘憂”。
萱草治療憂患的效果如何,歷代詩人們說法不一。有說靠譜的,如司馬光的《萱草》“逍遙玩永日,自無憂可忘”。金人周昂說:“客愁無路遣,始為看花忘?!比欢?,也有認為此方不靠譜的,如韋應物說:“本是忘憂物,今夕重生憂?!鼻迦酥x重輝說:“孰云忘憂草,遇目轉添愁?!逼鋵?,將萱草當作解憂靈藥本來就不靠譜,何況有時還庸人自擾呢?比如很多事情本就名不副實,現(xiàn)在的“魚翅大菜”是用黃花菜做的(出于保護動物);“魚香肉絲”中本來就沒有魚;賣“老婆餅”的老板也絕不會給顧客找個老婆。
忘憂草是個美麗的名字,更是一句生活祝福。在浮躁的功利場中,靜靜地坐下來,看著那亭亭玉立、纖塵不染的綠葉黃英,也許你已經(jīng)忘憂了。
天地有慈母,孝道本自然。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中國人的道德觀有個做人的底線,那就是敬畏天地,感恩父母,有羞恥之心。而萱草就是一位無言的傳道者。
朱老夫子有名句云:“西窗萱草叢,昔日何人種,移向北堂前,諸孫時繞弄?!?/p>
什么是“北堂”呢?原來中國古之正房有前屋后堂之分,凡遇祭祀、祈福、迎神等活動多在北堂,平常則為家中婦女們活動的場所,所以人稱婦女為“堂客”,稱母親為“高堂”,稱別人母親為“令堂”或“尊堂”者即源于此。北堂因日照不易,環(huán)境幽陰,非常適宜萱草的種植,所以北堂又稱“萱堂”。而“萱”也成為了我國古時家庭倫理觀念下的一種代稱,意為慈母,就好比“椿”寓意為嚴父一樣。是故晚輩稱北堂為“萱堂”,實是尊敬母親之意。人們在母親節(jié)或為母親祝壽時,要為母親敬送萱草花,表示祝愿母親健康長壽、幸福快樂和不忘慈母的養(yǎng)育之恩。
萱草原產(chǎn)我國,在東北、西北以及秦嶺以南等地區(qū)有野生品種分布。我國栽種萱草已經(jīng)有3 000多年的歷史,是種植萱草種類最多的國家。全世界萱草屬植物共有15種,我國就有12種之多。由于萱草種植歷史悠久,在民間有不少關于萱草的傳說。據(jù)傳,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陳勝在起義前家庭貧寒,身患疾病,常常缺衣少食。其鄰居黃母便常常蒸些黃花菜送給陳勝吃。陳勝每次都狼吞虎咽,吃個精光,不久身體也好了。陳勝起義稱王后,請黃母做客,饕餮盛宴。黃母又蒸了些黃花菜給陳勝吃,陳勝難以咽下。黃母說:“饑餓時,黃花菜如山珍海味。吃膩了魚肉后再吃點黃花菜,也可通腸解膩呀!”陳勝聽出了黃母的批評之意,十分慚愧,慌忙跪地而拜。
萱草是具有很高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除作為花草觀賞外,還可食用、入藥。黃花菜的花色鮮黃而清香,在花未開放時采摘,經(jīng)蒸制晾曬,即為味道鮮美的黃花菜。必須注意的是,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如未煮熟,吃了易中毒。經(jīng)蒸制曬干后,食用則很安全。
我國盛產(chǎn)萱草(黃花菜)的傳統(tǒng)地區(qū)在河南省的淮陽地區(qū),那里的黃花菜色澤金黃,肥厚豐潤,遠銷東南亞各國。此外,甘肅隴東一帶也是我國黃花菜的生產(chǎn)基地,每年約有100萬公斤的黃花菜出口海外。黃花菜富含糖分,每500克含鈣2475毫克,同時還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非常適宜食用。其干品是素饌的“八珍”之一,干品經(jīng)水發(fā)后,適用于炒、熘、燒、燴、蒸、拌等烹飪技法,可制成冷菜、熟菜、大菜、羹湯等不同菜式。著名的安徽素菜“紅燒金針翅”就是選用黃花菜干品泡發(fā)、掛糊、油炸后再與香菇、筍片一同燒制而成。由于將黃花菜梳理成絲,形似魚翅,經(jīng)炸、燒后,含鹵汁較多,味道酥香清口而不油膩,常用作素筵大菜。其實,黃花菜最普通的吃法還是同蔬菜、豆制品以及雞、魚之類的食材同燒、同炒,如“黃花干絲”“金針炒肉絲”“黃花銀魚湯”“金針雞絲”“黃花蛋湯”等都是餐桌上的佳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特殊思維方式的民族,中國文化故事的講述方式有個特點就是以小見大,重要的是蘊含在背后的深意。所以,幾千年來中國人的道德教育,價值觀念的建立,文化的培養(yǎng),往往都是通過看戲、聽書與美食來完成的,比如除夕的餃子、端午的粽子與中秋的月餅。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币恢耆崛醯男〔荩谷荒芗缲撝鴤鞒懈卸鳌⑼鼞n的傳道責任,仙葩也!
(下期預告:介園·芥園·芥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