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萍
我行走過無數(shù)個日夜,偶爾還會想起那段備考時光。那段時光像是身體里的骨節(jié),咯吱咯吱地生長。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歷程吧,由黑暗到黎明,那股透不過氣的壓抑卻讓期盼更加迫切。
我不敢說高考讓我的人生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但那一年的志愿確實讓我來到了一所新的城市,我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那些瑣碎的日子似乎從未走遠,我用紅色的筆一遍遍地圈出想去的大學,坐在空蕩蕩的教室里研究密密麻麻的分數(shù)線。走廊里的感應燈滅了又亮,我感到這是夢。
十八歲那年,我讀高三。我上課睡覺,下課后到隔壁班上去悄悄看一眼喜歡的男孩。我每天都熬夜到很晚,偶爾也會發(fā)奮,非要每一分努力都幻化作觸手可及的成果。
十九歲那年,我讀高四。我扎著簡單的馬尾辮,混跡在人群中,穿著一身難以辨認的運動服。上課時,我背挺得筆直,將重點一筆一畫地記下,再將它們縫合入夢里。糾錯本記了一頁又一頁,試卷摞了一疊又一疊,眉目清秀的他和我表白時,我笑著搖了搖頭。最后一次考試結束后,我終于激動得喜極而泣。
如今我二十一歲,讀大二,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我習慣了早起和晚睡,寫寫文,讀讀書,在自己的電臺節(jié)目里費盡心力。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也明白了取悅自己是多么彌足珍貴。
我偶爾在書房里找到了之前用過的《高考指南》,腦海中竟清晰地浮現(xiàn)出那個不知所措的自己。翻開《高考指南》,指腹輕撫過那些凹凸不平的字跡,滿滿一頁的“加油”不知溫暖過多少個晝夜。
我想,我們對高考念念不忘,不是因為我們?nèi)〉昧硕喔叩姆謹?shù),也不是因為我們的人生提升到了怎樣的高度,而是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努力拼搏時的自己有多美,看到了身邊每一個人對我們的愛并心存感激。
我們懂得了堅強和不放手,懂得了在最黑暗的光明里抱緊自己。這是一場歷程,我們慢慢認清了自己。
志愿填報如同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練就了齊天大圣的火眼金睛,也讓身處其中的我們做出抉擇。我明白,自己終究不是孫悟空,不能永遠躲在巽宮中避開燒灼之痛。這條路不論對錯,也不分輸贏。
或許高考沒能實現(xiàn)你“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心愿,或許高考也沒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魔力,但高考會讓你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故事冗長,光陰短暫,愿你兩不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