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
開元通寶是唐代古錢,鑄造量很大,留存后世甚多,在市面上售價不高。市面上也幾乎沒有假開元通寶,因為此物價賤,花力氣制造贗品利潤太低,不值當(dāng),所以購買者中很少有人會去認(rèn)真辨別其真?zhèn)?。到了民國,終于有一個人覺察到這個空子,想出了一條生財妙計。
此人姓名來歷俱無可考,暫以某甲稱之。某甲模仿古制,開模鑄造了數(shù)千枚“開元通寶”——和開元通寶真品相比,他的假錢故意讓“元”字短去一鉤。他將一部分假錢運(yùn)到陜西某地,混在真錢里低價出售。于是這種缺鉤的“開元通寶”悄無聲息地流傳到了市面上。
然后,某甲打扮得西裝革履,奔赴陜西某地,自稱是上海某洋行親任代表。他用度奢華,動輒包下茶館,打賞名伶,住頂級套房……不過數(shù)日,當(dāng)?shù)厝硕贾缽纳虾砹艘晃缓郎獭?/p>
氣勢做足后,某甲便在當(dāng)?shù)厮奶庂N告示,說久聞這里是開元通寶的產(chǎn)地,這次攜帶大筆資金只為高價求購開元通寶的錯錢——此一版錢在鑄造之時,因為工匠操作不當(dāng),模具被銅液沖開,導(dǎo)致元字缺鉤,鑄成錯錢。
告示一出,當(dāng)?shù)厝俗蛔×?,各自回家,去查自己家中有無這種錯錢。結(jié)果大家發(fā)現(xiàn),前一段時間還真收購過這種缺鉤的“開元通寶”,大喜過望,歡天喜地送到某甲所住旅店。某甲照單全付,出手十分慷慨。有人問為什么專要這種錢呢?某甲卻只說收藏之用,不肯道出實(shí)情。
但是這種大手筆絕不是收藏古董的手段,一定別有圖謀。于是有心人設(shè)宴款待某甲,故作親近,讓美妓設(shè)法套問他。某甲故意說漏嘴,說德國有一位大發(fā)明家無意中在這種缺鉤古錢里化驗到一種特別金屬,最適合鑄炮之用,可惜現(xiàn)在已經(jīng)找不到這種物質(zhì),萬般無奈,只得委托在華的德國洋行到處高價收購。某甲稱自己在洋行里偶爾聽說此事,覺得大有賺頭,所以先行一步來收購。
很快,某甲的這一意圖就口口相傳,成了全城皆知的秘密。既然知道德國洋行有這種商機(jī),人人心旌動搖,不再把缺鉤的開元通寶賣給某甲,而是四處尋覓,囤貨居奇。
某甲見時機(jī)成熟,偷偷將剩余假錢在市面上一口氣拋出,價格比之前貴上數(shù)倍。當(dāng)?shù)厝艘呀?jīng)被巨利前景沖暈頭腦,不顧一切,只管大筆購入,以至于某甲數(shù)日便賺了個盆滿缽滿,隨后溜之大吉。他臨走前還留下告示,讓旅店繼續(xù)代為收購,好讓人不會覺察。
一直等到數(shù)十日后,某甲仍無音訊,那些囤積巨量假錢的人便坐不住了,決定直接帶著假錢去上海。他們到德國洋行那一打聽,才真相大白,再去報案,某甲早已不知所終。
此局說來簡單,受害者卻眾多,比單純贗品騙人波及更廣。究其原因,無非貪字當(dāng)頭。時至今日,因為貪圖一時小便宜而上當(dāng)?shù)氖录栽诓粩嗌涎荨?/p>
編輯/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