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明 路培 曹虎 李濤
摘要:借鑒設計院、設計集團成熟的工作模式以及國際上高校間“工作營”模式,探索高校景觀園林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方法及人才培養(yǎng)模式?!肮ぷ鳡I”實踐教學培養(yǎng)模式可為學生提供進一步交流互動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快速發(fā)現(xiàn)并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工作營;園林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U98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6)06-0091-02
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景觀園林專業(yè)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景觀園林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并借鑒設計院或成熟設計集團的設計工作模式,結合以“工作營”的模式來進行景觀園林專業(yè)實踐教學經驗教訓,將學校教學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工作營”實踐教學培養(yǎng)模式對當前高校專業(yè)改革提供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具有現(xiàn)實的理論指導意義。另外,社會、經濟、科技的發(fā)展使現(xiàn)代園林工作領域不斷擴大,功能越來越多,更受人們重視,為了促進高校景觀園林專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必須探索其實踐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這就為“工作營”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實際應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國際和國內設計院、設計集團應用“工作營”模式比較普遍,國際間的“工作營”模式慢慢成為促進國際間交流的趨勢。國際上一些高校已有相關模式的嘗試,但國內的景觀園林專業(yè)采用這一模式的實踐教學并不多見,而且不具備完善的可推廣的系統(tǒng)理論指導的實施性?!爸腥枕n大學生工作營”由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及韓國慶熙大學創(chuàng)辦,10 a來,每年寒暑假分別在各自院校所在地輪流舉辦,在世界環(huán)境景觀設計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工作營”旨在促進和鼓勵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推動高水平大學的高層次學術交流,為人類發(fā)展中的社會提供環(huán)境、景觀及建筑設計方面的理論支持,進而針對不同年度不同國家的具體問題提出獨到的解決方案。它既是一次高水平的人文學術科研活動,也可以是一次高水平的公開示范實踐教學活動,最終達到順應社會需求,以更科學合理、更實際的方式來實現(xiàn)學生快速適應實際社會需要的目的。
本課題擬以河北省景觀園林專業(yè)大學生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為研究對象,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借助現(xiàn)有的研究資料,并通過調查和采訪,探索設計“工作營”模式在高校內部實踐教學常態(tài)化實施的可行性以及制約因素,以期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思路,從課堂、科研、社會多個平臺上,研究提升學生知識、技能及素質等綜合能力的策略。
1 開放式“工作營”教學理念
作為專業(yè)設計課程承擔人,教授實踐性課程過程中,首先要確定所研究案例,然后開始做方案設計。
1.1 互助式
盡量將有不同特長的學生組成“工作營”,有意混合具有建筑學、城市規(guī)劃以及其他工程等專業(yè)背景不同的學生來參與設計,以創(chuàng)造出包容性更強的方案。并組織“工作營”的同學經常舉辦各種討論,使不同角度觀點得到充分交流與激烈辯論,讓這項工作變得豐富多彩和更有意義。
1.2 現(xiàn)場式
每設計一個具體項目,都要求學生與當?shù)孛癖娂捌湮幕曀子H密接觸。讓學生理解其任務不僅是解決一個問題,更多的是考慮怎樣來設計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新方法。此外,每次的“工作營”都要進行現(xiàn)場(實地)調查訪問,幫助學生較快地了解當?shù)亟ㄖ?、資源、技術、文化以及歷史。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對項目和場地有所認識,并初步形成了對設計對象和主體的概念。
1.3 反復式
要求學生在第一次訪問過程中完成初步設計并與當?shù)鼐用裼懻摚@樣就建立了一個交流渠道,將工作坊和場地所在區(qū)域連接起來,以便學生離開后可以與設計對象保持進一步的對話。此后,通過第二次的訪問來展示初步設計,并了解當?shù)鼐用駥Υ说姆磻T谑盏脚u反饋意見之后,引導學生們進一步來修訂設計,然后需要第三、四次走訪,還可邀請“客戶”到學?!肮ぷ鳡I”來考察工作并參與討論。對設計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后,設計任務就轉交由當?shù)亟ㄖ熀凸こ處焷磉M行深化與修改,再一次完善和發(fā)展設計方案,直到設計的最后階段和開始建造。最終的設計作品匯聚了所有參與者的意愿和努力。
1.4 引導式
在“工作營”中,學生們總在面對新的文化,有許多不甚了解之處。教師應指導學生怎樣拋開固有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去追尋問題的真實本質。例如,到當?shù)鼐用窦抑泻缺琛栆恍﹩栴},在享受人們熱情款待的同時真切地感受當?shù)匚幕曀着c氛圍。這樣,一旦完成了現(xiàn)場調查,一些問題就會浮出水面。
2 開放式“工作營”教學理念的實踐
2.1 唐山紅峪口工作營
2015年9月,帶領學生訪問了河北唐山遷安紅峪口、茶樹溝兩個村落。此行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進和完善現(xiàn)有住宅,營造新的居住環(huán)境,以提升當?shù)卮迕竦纳钯|量。工作坊成員對現(xiàn)場的記錄方式為拍照、手繪場地平面圖和住宅平立剖面圖,以及對村民進行采訪。從居民和現(xiàn)存住宅的記錄中搜集到信息后,團隊返回學校工作室開始設計。在實體場景設計層面,設計工作集中在住宅及其構造措施、材料的使用、采光和通風、村落設施(飲用水源和衛(wèi)生設施)以及村莊的規(guī)劃等;在社會層面,主要考慮村民的需要與渴望。
此次任務分3個階段,包括設計基本思路以解決基本問題,設計靈活以適應不同的條件,滿足當?shù)匚幕枨?、使用當?shù)夭牧?、便利村民生活和適應地區(qū)發(fā)展。
2.2 中晟華府住區(qū)工作營
這次“工作營”的主題是關于住宅。中晟華府位于武強縣,地處燕趙腹地,為衡水市下轄縣,是久負盛名的“木版年畫之鄉(xiāng)”,是聯(lián)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據史志記載,武強始于夏商時期,正式建制于兩漢。武強年畫經過歷代藝人的苦心經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流派,這是個富于傳統(tǒng)文化的地方。此次的設計試圖使用景觀來將這個區(qū)域與武強的過去和未來相連接。2014年10月,“工作營”的團隊到武強縣訪問了當?shù)鼐用窈陀嘘P文化歷史部門,并現(xiàn)場搜集信息。經過接下來近一個月的工作室設計之后,學生們帶著初步設計方案返回項目現(xiàn)場,將初步設計成果向甲方及部分當?shù)鼐用駞R報,并獲得反饋意見。2014年12月,開始第二階段的工作,對結合以武強年畫為代表的地方民俗藝術的特色型住區(qū)景觀環(huán)境所構成的方式方法進行了解析,采用廣義地域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對武強年畫等地域文化進行提煉創(chuàng)新,最終形成更具特色和文化認同感的城市住區(qū)景觀環(huán)境,繼承保持和發(fā)展武強年畫等人文景觀特色,從而使生活空間形態(tài)、實體形態(tài)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使生活環(huán)境、景觀空間形態(tài)保持多樣性,使這個社區(qū)擁有可再生的資源、適宜的用地、當?shù)厣a的材料、與當?shù)匚幕嗉嫒莸慕ㄖZ匯,更重要的是包含人們的信念和夢想。
參考文獻
[1] 陳以一,周克榮,顧蕙若,等.工科學生實踐性設計競賽活動的組織方式[J].高等建筑教育,2001(2):42-44.
[2] 余仕思.高校強化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意識培養(yǎng)對策[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教育,2011(3):48.
[3] 魯敏,王勝永,李成.園林專業(yè)實踐教學培養(yǎng)模式及教學體系的研究——以山東建筑大學為例[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2(5):529-533.
Abstract: Using the reference of the mature working mode in designing institute and design groups, and the reference of "working camp" mode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landscape major. The practice teaching training mode "working camp" can provide further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foster students' abilities to find fas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design.
Key words: working camp; landscape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