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貽曉
1.命題形式
高考作文一直保持著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且穩(wěn)中求變。2015年,任務驅動型作文嶄露頭角,打破了新材料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2016年,任務驅動型作文已然站到了舞臺中央,這種作文通過設置情景,既有開放性,又有收縮性,還具思辨性。
在2016年高考中,大部分作文具有鮮明的任務驅動型色彩。其中,這包括了顯性任務驅動型作文和隱性任務驅動型作文。
顯性任務驅動作文:命題人直接給出了不同的做法、看法,要求考生對此進行權衡和比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全國新課標Ⅱ卷,題目明確給出了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三種主要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要求考生闡述看法。江蘇卷則給出兩種對立性答案——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浙江卷給出了對待“網絡虛擬世界”的三種做法,天津卷給出了不同的讀書方式。這類作文,特點典型,難度適中,相對容易操作。
隱性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人沒有指出具體的、不同的做法和看法,而是暗示考生有不同的寫作和思考方向。
如山東卷:行囊已經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檢行囊會發(fā)現(xiàn),有的東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暫時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準備,有的會一直伴隨我們走向遠方……命題人指明了行囊里的東西可以分為四類(甚至更多),但沒指明哪些是很快會用到的,哪些是暫時用不上的。
對于這道隱性任務驅動型作文,有些考生容易出現(xiàn)審題失誤:僅從“事物用途”這個表層意思去構思,而忽略了深層次中“有用”與“無用”、“實用”與“精神”等方面的關系。這類試題考生有話可說,有可寫性,但難度相對較大。
除此之外,2016年高考作文命題形式還有兩個亮點:一是全國新課標Ⅰ卷改為漫畫作文,二是北京卷為命題作文。這些是考生須注意的高考命題形式。
2.試題選材
選材方面,命題人努力按照新課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激發(fā)寫作欲望”的要求,作文試題聚焦社會熱點,貼合考生生活成長經歷。
如全國新課標Ⅰ卷的漫畫從“中國式教育”說開去,該題反映了2015年8月以來的社會熱點:BBC拍攝了反映中國式教育的紀錄片,引發(fā)了中西方對中式教育的熱議。全國新課標Ⅲ卷以“小羽創(chuàng)業(yè)故事”為材料,弘揚了社會主旋律:萬眾創(chuàng)業(yè),大眾創(chuàng)新。浙江卷從“網絡購物,虛擬世界”切入,北京卷微寫作第2題要求考生對“班級家長群”發(fā)表看法,著名作家陳忠實于2016年4月底去世,北京卷大作文第1題就結合其作品設題。這些選材都密切關注當下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
3. 題目內涵
從題目內在特點來看,2016年高考作文具有“一點四面”的深層意蘊。何謂“一點四面”?2016年2月1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發(fā)表了題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明確提出了高考命題“一點四面”的新要求?!耙稽c”即要在高考中體現(xiàn)立德樹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中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傳統(tǒng)文化、依法治國、創(chuàng)新精神這四個方面的內容。
綜觀2016年高考作文,立德樹人作為主線貫穿在各套試卷中,所有作文都體現(xiàn)了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1)核心價值
姜鋼指出,語文要引導考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內涵,并將之內化為行為準則。此外,高考作文更是承載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如全國新課標Ⅰ卷的漫畫作文就諷刺了當下家長們(教育者)僅僅盯著孩子的分數來親吻或懲戒,而忽視了孩子的品德、能力、價值觀念等,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作用。
(2)傳統(tǒng)文化
近年來,傳統(tǒng)文化在高考語文試題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作文也不例外。全國新課標Ⅱ卷的作文材料中就明確提到,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關系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或主要途徑就是傳承、發(fā)揚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天津卷在作文材料中也提到,“享受在墨海書香中與古今圣賢對話的樂趣”。北京卷作文題目中的“白鹿原上的老腔”,這本身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
(3)依法治國
自從2015年依法治國的主題登上全國新課標Ⅰ卷作文(女兒舉報父親高速開車接打電話)的舞臺后,2016年高考作文中又再次出現(xiàn)。
如全國新課標Ⅲ卷小羽的創(chuàng)業(yè)材料中,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小羽和地方政府規(guī)范了市場,并以此為契機制定了行業(yè)標準,這就反映了市場經濟時代要依法經商。浙江卷中,虛擬的網絡世界里我們同樣要遵守法律法規(guī),不能肆意妄為。上海卷要求考生就“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xiàn)象看法不盡相同”提出見解,說明了網絡時代里我們對他人的言行進行點評更加容易,但也要堅持“不能侮辱他人人格,要尊重他人隱私”等法則。
(4)創(chuàng)新精神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新”這個主題屢屢在高考作文中出現(xiàn),2016年也不例外。
如全國新課標Ⅲ卷小羽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制新型花茶就體現(xiàn)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精神。天津卷中的電子閱讀體現(xiàn)了閱讀方式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浙江卷中的線上娛樂、虛擬現(xiàn)實也是隨著科技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江蘇卷中“別人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閃現(xiàn)”更是直接點明了創(chuàng)新這一主題。
4.寫作要求
大多數作文題仍規(guī)定“三自一明”(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明確文體),并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少設審題立意障礙,為考生寫作提供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和探究方向。這有利于引導考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糾正為文造情的不良寫作傾向。
1.命題趨勢展望
總結了2016年高考作文的亮點和特色后,筆者結合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內容、特點、規(guī)律,對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進行展望。
2.實用帖:如何將作文備考落到實處?
(1)關注社會熱點,常讀重大新聞
考生要密切關注國家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重點關注涉及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新聞,而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家長里短、花邊娛樂等方面的新聞。
近年來,高考作文改革中,命題更加指向現(xiàn)實,且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因此,關注社會熱點,既有助于準確審題立意,又能積累新穎素材。
“進步就高興,退步就打罵”的做法讓人聯(lián)想到幾年前創(chuàng)造了“一門三北大”神話的香港“狼爸”,然而在我看來這不是奇跡而是悲劇。讓孩子進了北大,卻讓孩子丟了童心,失了朋友,沒了個性,滅了對父親的敬重,這無疑是家庭教育的悲劇?!?016河南高考55分佳作《唯分數論——家庭教育之“悲”》
該考生在作文中不僅列舉了中國當代“狼爸”的教育故事,還列舉了扎克·伯格等當代名人事例。
(2)誦讀經典,活學活用
大量背誦經典美文、詩詞佳句仍然是提升考生作文素養(yǎng)的必修課。只要考生在考場上把它們恰當、有機地融合到作文中,必然就是佳作。如2016江蘇卷滿分作文《于無聲處聽驚雷》引用的中外經典就有十多處。
《紅樓夢》里晴雯被攆出賈府,王夫人回賈母似有若無的疑問時說:“有本事的人難免吊歪?!蹦憧?,有本事和吊歪,創(chuàng)新和個性,總是如影隨形。那么,何必總繃著個臉呢?——《于無聲處聽驚雷》
這種做法不單單是增添了文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作文的品位,讓作文顯得高雅、大氣、厚重。
(3)比較權衡,三思下筆
在寫任務驅動型作文時,必須體現(xiàn)你的權衡和比較,觀點要有辯證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端,不可開篇就抓住一個關鍵詞寫到底,寫作中一定要比較利弊、正誤。
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精神拷問的時代里,麻木地歡笑著,痛苦著。那些所謂的大眾用苛刻的眼光對優(yōu)秀的人求全責備,對失敗之人的一丁點兒進步卻大肆贊美,即使他的進步離優(yōu)秀仍然很遙遠?!?016河北高考滿分作文《雙重標準》
該考生在首段就對漫畫中的兩種做法、兩種標準進行了深刻、精準的比較和評價,思辨意味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