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霖
其實太陽很純潔
——讀《陽光燦爛——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有感
◎詹 霖
看完《陽光燦爛——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依依不舍,仿佛也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段故事,欣然與感傷,分波次地陣陣襲來,回味中總夾著它給我的甜蜜。
《陽光燦爛》很容易一下子就看進去,且一旦進入,不忍釋手,讓人體驗到真正的閱讀樂趣。讀它,是種奢侈的刺激與享受,總有盼望結(jié)局又害怕結(jié)束的焦灼。讀完好多天了,閑暇時卻忍不住要一遍遍想著書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那群年輕的主角:劉夢軒、地生、大汗褲、青魚、羊角辮……每個鮮活的名字讓我喜愛,每個傍晚圓通街飯館的聚會讓我向往,迫不及待地想加入,想去一同灌口老酒,吹把散牛。
仿佛就在身邊,60版的青春學子追求文學、思考人生、歷練本領,編織夢想,相互切磋砥礪,收獲友誼愛情。稼文先生給了我這樣的驚喜:沒有激動,也不沉靜,一直在默契的期盼和祝福中閱讀。冥冥中,哪怕年齡虛長但仍覺得我亦是書中某人。他用心把日子寫進文字,我用心從文字讀出日子。
“在沒有高山的地方,我也俯瞰著世界——”,這是夢軒同學的學長大魏的詩句。那個年代真的很純,平靜的象牙塔里,彼此引為至友、畏友,有愛有怨,有笑有淚,交織出屬于青春和校園的故事。友誼的描述、愛情的鋪陳、文學夢的追求,一切都很有味道,細細咀嚼,那是激蕩靈魂的、沉靜醇厚的滋味。一代學子用自己的心語講出讀者想說想要想追求的生命態(tài)度:
劉夢軒:我們既不屬于“這一邊”,也不屬于“那一邊”。我們既不會往太陽上涂圣油,也不會掀開城市的陰溝板大喊“不滿”。因為我們熱愛生活……
大汗褲:生活里的一切不幸,因為伴隨著友誼,才給我的生命以血液,才使得一個不甘沉淪的人像一個男子漢般地站了起來,擺脫過去那種凄凄哀哀的幾乎矯揉造作的狀態(tài)。
羊角辮:因為有死亡,所以我才愿意笑著生活。盡管生活是杯苦咖啡,滿滿地盛在透明的夜光杯中,但我還是天天把它細細地品嘗。來吧,歲月,請收下我的兩毛錢,收下我全部的黃金。
青魚:真正的一切,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可以領會……如果一個人真誠、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心中的那個理想境界,那么,這過程中的酸苦和快樂,往往只有他們自己才能夠明白。
地生:很多時候望著你/無言//你奧藍的眼睛/是幽靜的池塘/起風的時候/也很平靜//我總想對你說些什么/又沒有說。
就是這樣的透明、清澈、純凈,沒有絲毫雜念,更沒有階級與貴賤,敵視與嫉妒;只有善良勤勉、樂觀上進、溫馨和友情,肯定也有迷茫與沮喪,但各自以本真流露。讀著讀著,甚至都生怕我世俗的念頭會破壞書中人物營造的好學、上進、蓬勃的氛圍。實在為書中同窗的大學生活贊嘆,那才是大學應有的生活。
楊恩泉 田間小道
當然,更多的是被青魚感動。書中常有這樣的細節(jié),她信手摘朵月亮花,既是欣賞,又是裝點。那是情不自禁的,因為心上總有美麗而虛幻的情事,花兒不謝,夢便有所寄托。青春記憶里,每個青魚都有自己的夢軒,從青澀到成熟,總有各種猜測、牽絆、摸索、考驗,相知與相戀,青春的魔力深深吸引熱血青年。
心中騰起莫名悸動,這得佩服稼文先生的文字功底了。筆調(diào)舒緩從容,文字婉約細致,無華麗辭藻,大道至簡,猶如昆明雨季的天,蒙蒙細雨中山嵐縹緲,傾盆大雨后陽光燦爛,讓人總有夢幻,流連忘返。或靜坐明窗之下,沏壺清茶,靜心捧讀;或夜深人靜,床頭斜靠,循序漸進,陶然其中,難得享受。
稼文先生的文字讓人感覺這便是身邊的事,自然如水,隨性流淌,不知是思緒隨文字前行,還是文字恰好隨著思緒飛 ,他的文字似乎不是讀出來的,而是我隨性所期盼的。講道理、釋人生、明理想的短句,不覺得是在說教,只覺得這便是真的,值得思考。時而面帶微笑,會忍不住笑出聲;時而雙眉緊皺,會嘆息乃至促息,跟著人物難過,關鍵語句與情節(jié),甚至揪心般地苦楚、憂慮。
與我共同分享《陽光燦爛》的一位老者道:“它像是青年人寫來給青年人讀的書,但只要有夢想,無論年紀多大,細細品讀中,都會被帶到那令人向往的純美境界。越是有閱歷的人感動越深?;叵胫?,年輕時的大學校園就是書里描寫的那個樣子。”
我是不輕易感動的人,但合上書時,卻有種想哭的沖動,不知是性格的懦弱還是曾經(jīng)的故事,或許書中的純真實在是當今社會太缺少的東西吧。
看完最后一頁,依依不舍,長長舒了一口氣。哦!朗朗乾坤,陽光燦爛。其實,太陽很純潔……
(作者系云南地方民俗文化專家)
責任編輯: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