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襲
瑟瑟的街頭,時常有一位肩挑著兩頭盡是破爛的老人打垃圾桶邊匆然走過,衣著樸素,行人們遠遠地避之而行,拾荒者畢竟是最落魄的生活角色。
窗明幾凈的圖書室里,老人把他的行囊放在桌下,用剛洗過的雙手虔誠的翻看著每一頁墨香味十足的書本,如饑似渴。當(dāng)人們驚奇這樣特殊的一位拾荒者每每往返,如此癡迷,求知若渴的時候,沒有人關(guān)心他的身世,他依舊游離于城市的邊緣,當(dāng)然更不會有人走近,去了解他的生活以及他的內(nèi)心世界,畢竟于此看似繁花似錦的世界里,他也許就只是個陪襯。
生活總是那樣的百變莫測,眼看到的東西往往卻不是真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人打知事起就學(xué)會戴著有色的眼鏡來觀測這個紛雜的世界,以鴻溝般的界尺辨分不同階層人士的精神修為和他們的生活水準(zhǔn),豈知這人世間的至美至善卻往往掩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也可能是那些最樸素平常的點滴之間。
一場飛來的車禍,拾荒的老人悲然離世。而在這離去的身后卻解密了老人令人高山仰止般的一生!老人原名韋思浩,畢業(yè)于老杭州大學(xué)中文系,一生教書育人,曾參與過《漢語大詞典》的編寫,如此的一位文化人,一位智者,何以游走于生活的邊緣?每月五千多塊錢的工資還要省吃儉用?老人的遺物解開了人們一切的疑惑!一張張泛黃的捐資憑據(jù),而且寫的都是化名;一封封受資助孩子們寄來的令人潸然淚下的肺腑感言……如此情狀又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慨嘆萬分?
韋思浩,多美的一個名字,富有詩意的感覺!偉大的情操和胸懷,浩然天地的思想境界,樸素的衣著里掩藏著一顆純凈不染塵的火熱之心,靈魂的深處繁花似錦,他是無憾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勝者為意苦,劣者從身生。精神高尚的人追求的是靈魂的豐盈,這就是老人的內(nèi)心世界,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執(zhí)著力行的,用行的高標(biāo),做的楷模來形容尚不為過,或許是不足吧,于物欲橫流公信力俱下的當(dāng)今,試問能有幾人如此?!悲也。
人行于世,可以少些物質(zhì),但絕對不能丟了靈魂,不然就無異于行尸走肉。老人走了,可嘆好人不長命,好人走得竟如此的凄慘,唯留一片溫暖,令人扼腕嘆息!一路撿拾,一世艱辛,所獲得何止是那一片火紅的丹心,深沉的博愛,更是那一份眾多的讀書人丟失的靈魂,楚楚豐盈!
老人去了,但愿天堂里依舊有一間舒適靜然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