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動態(tài)分析》研究部
股災3.0結束以來,大盤先是有2638點至3097點的反彈修復,4月中旬以后反彈結束,目前徘徊在2800點一線,后市的走向撲朔迷離。我們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當前的走勢極有可能是股災以來的大調整過程中的最后一跌。
調整浪的結構分析
遵循我們雜志社研究部一貫的觀點,金融危機以來的調整結束點為2013年6月底錢荒時的1849點,隨后大盤運行一個新的四年循環(huán)周期。有關1849點以來的浪型分析圖如圖二所示。
去年6月股災以來的調整明顯4浪無疑,這里面4浪的浪型結構有兩種可能性,如圖一所示的abc-X-abc結構和圖二所示的三角型abcde結構。我們研究部首選劃浪為abc-X-abc結構。
由于2浪和4浪的交替原則,4浪的結構本不至于有分歧,但由于2浪的調整如圖二所示的,是一個平臺型的調整,劃為abc簡單調整亦可,但我們更傾向于是abcde平臺三角型調整,所以4浪按交替原則是一組雙重三結構的abc-X-abc的調整。
通過以上的分析,實際上不管哪種劃浪都明確指向調整已到尾聲。4月中旬以來下調,要么是雙重三最后一組abc中c浪下跌,要么是abcde中的e小浪下跌,都指向最后一跌。
最后一跌的幅度
目前市場上有部分的分析也贊同目前是處于最后一跌中,但對于最終的底在哪里?暫有悲觀樂觀之分:悲觀者認為會破2000點;樂觀者認為目前就是底部。我們認為,從預測的角度來看,底部是一個區(qū)域,預測具體點位無異于算命先生。
如果讀者認同我們前面的劃浪,由于1、4浪不能重疊之原則,則調整的極限底位起碼在2274點以上區(qū)域。
同時,老的股民都能記得2001年至2005年股改4年大熊市,滬市2245點跌到998點,跌幅55.5%,深圳664點跌至235點,跌幅64.7%,這是我們記憶猶新的一輪時間空間巨大的熊市(與2008年金融危機巨震不一樣)。表一列出了股災以來各指數(shù)的最大跌幅及當前表現(xiàn),與上一輪四年熊市比較,客觀來看,上證的下跌空間已不大,但創(chuàng)業(yè)板與中小板尚有空間,結合浪型型態(tài)及更細一級的浪型分析,2638附近形成三重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由此來看,2700附近即為我們認為的底部區(qū)域。風險因素:
時間上。本周有申萬的研究文章將本輪調整周期看到明年6月份,亦即還有一年,但我們認為,本輪股災和以前不一樣的地方是,套牢者不能像以前熊市中裝死,而大部分是被動賣出(被平倉),所以籌碼交換充分,熊市周期可能縮短。
估值上。日前上證靜態(tài)市盈率中位數(shù)33,創(chuàng)業(yè)板85,全市場48,整體估值偏高,但這種高估有歷史原因,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另一方面,也預示創(chuàng)業(yè)板整體上風險亦較大。
匯率。匯率的大幅波動特別是大幅的貶值是我們分析中最大風險因素。但對技術分析者而言,一切盡在圖中,只是要求我們用兩眼的余光多關注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