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書信往事

      2016-10-10 22:58:34秦利勤
      曲藝 2016年8期
      關(guān)鍵詞:晉文公竹簡書信

      甲 (唱)親愛的各位朋友,你們好嗎,現(xiàn)在工作很忙吧,身體好嗎?(說)朋友們,你們好嗎,相聲演員××

      乙 ××

      甲 向您問好了!

      乙 大家好!

      甲 欸,知道我剛才唱的什么嗎?

      乙 那誰不知道,李春波的《一封家書》。

      甲 沒錯兒,現(xiàn)在還能聽到這首歌嗎?

      乙 聽到得少了。

      甲 知道為什么嗎?

      乙 為什么?

      甲 因為寫信的人少了。

      乙 對,是少了。

      甲 現(xiàn)在人們都用手機發(fā)短信、微信了。

      乙 那是。

      甲 你甭說別人,就我們對門劉姥姥,今年已經(jīng)八十六了,都有微信好友。

      乙 是嗎?

      甲 有跳廣場舞的、有唱歌的、有晨練的。那回滴滴一響,你猜怎么著?

      乙 怎么?

      甲 還是個閨蜜群。

      乙 嗐。

      甲 其實也就是一幫老太太。

      乙 可是也叫這么個新潮的名兒。

      甲 你看現(xiàn)在信息交流多方便,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天南海北就連通起來了。乙 這都是科技發(fā)展的成果。甲 以前可不行,像我小時候,傳遞信息主要靠寫信,有急事了發(fā)份電報。電報很簡單,一個字好幾塊呢,說清事情就行:××,你母病危,速歸。

      乙 老媽身體不行了,那得趕緊回家。

      甲 急急忙忙回老家一看,老太太正和一幫閨蜜打麻將呢。

      乙 嗐,“媽,你不沒病嗎?”

      甲 “有病就遲了,等有病了才想起看我呀,晚了?!?/p>

      乙 我媽挑理了。

      甲 “先等著,等打完這圈我再給你做飯?!?/p>

      乙 一年不見,我媽打牌還上癮了。

      甲 大部分情況是寫信。其實我們寫信的歷史很久遠,因為我們國家是文明古國,書信這一信息傳達載體也是我們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乙 是嗎?那古人怎么寫信?

      甲 那可比現(xiàn)在費勁多了。

      乙 是嗎?

      甲 主要是找不到郵局?

      乙 廢話。

      甲 其次是沒有郵編。

      乙 也是廢話,那還沒郵遞員呢。

      甲 郵遞員倒是有,就是不給你寄。

      乙 為什么?

      甲 級別不夠。

      乙 哦,那得是縣處級還是廳局級?

      甲 不是,你寄信屬于里通外國。

      乙 啊,這么嚴(yán)重?

      甲 最早的信可不是隨便都能寄的,因為和現(xiàn)在的國書差不多,主要用于國家公務(wù)往來。

      乙 這么神秘?

      甲 那當(dāng)然,比如在我們歷史上的春秋時期,你呢現(xiàn)在是國君身邊的人。

      乙 說清楚,當(dāng)身邊的人行,我得當(dāng)大臣,可不能是太監(jiān)。甲 就當(dāng)大臣,就當(dāng)大臣。

      乙 那你當(dāng)什么?

      甲 我當(dāng)國君。

      乙 還高我一等。

      甲 來給本王修書一捆。

      乙 大王,您準(zhǔn)備寫多少封呀?

      甲 就一封。

      乙 那干嘛還用捆?

      甲 那你說用什么?

      乙 寫完一封信疊起來裝信封不就得了。

      甲 那時候有紙嗎?

      乙 哦,對,那時候還沒有紙。那用什么呢?

      甲 用竹簡。

      乙 竹簡?就是電視劇里見過的一摞一摞的竹簡?

      甲 沒錯,竹簡寫好后,用繩子扎緊,然后用泥整個封起來,蓋上大印,這才往出送。

      乙 這么麻煩?

      甲 泥就是信封,就為防止讓別人看見內(nèi)容。而且,這個扎竹簡的繩子還有一個專門的叫法。

      乙 叫什么?

      甲 緘。

      乙 什么?

      甲 緘,有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三緘其口。

      乙 哦,就是守口如瓶,禁止外傳。報告大王,您說往哪國去送?

      甲 烏雞。

      乙 甭問,讓快遞兩盒白鳳丸。

      甲 什么亂七八糟的,烏雞國,唐僧取經(jīng)路過的地兒,我跟他們國王有事兒商量。

      乙 oh, sorry.

      甲 等到了漢代,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shù),這時候傳遞個人信息的書信才出現(xiàn)。可是因為路途遙遠,傳遞信息還是不方便。

      乙 那怎么辦?

      甲 當(dāng)時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馬。

      乙 哦,騎上馬一溜煙由浙江奔西安去。

      甲 你騎馬不行,得馬騎你,累不死算你命大。

      乙 你不是說騎馬么?

      甲 那時候有驛站呀。

      乙 驛站?

      甲 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務(wù)區(qū)。

      乙 哦。

      甲 可是這也慢呀,遇上兩國打仗,前后方信息溝通不暢,就有可能貽誤戰(zhàn)機。

      乙 那也沒辦法,總不能飛回去。

      甲 找個帶翅膀的不就行了。

      乙 你飛個我瞧瞧,蹦高可不算,再說就你這體型,飛起來也是臉先著地。

      甲 小瞧人!我用信鴿,把信綁在鴿子腿上,往天上一放,讓它飛回去。

      乙 這倒是個辦法。

      甲 當(dāng)然這也有失誤的時候。

      乙 怎么了?

      甲 敵人拿氣槍一打準(zhǔn)下來。

      乙 那時候有氣槍嗎?

      甲 后來不讓打了,保護鳥類。

      乙 應(yīng)該保護。

      甲 改吃鴿肉了。

      乙 更不應(yīng)該提倡。

      甲 這些“高大上”的傳遞方式還主要是國家用途,普通百姓可沒這條件。乙 是啊,那怎么辦?

      甲 只能讓順路的人往家里捎信,所以那時候親人、朋友間見到遠方來的一封信特別珍惜,百讀不厭。

      乙 那他們都寫什么呢?

      甲 其實歷代都有寫書信的名篇。比如司馬遷寫給任安的《報任安書》。

      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甲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

      乙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甲 彭端淑寫給侄子的《為學(xué)》。

      乙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甲 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

      乙 某等降曹,非徒仕途,迫于勢耳……這也算呀。

      甲 這屬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乙 嗐。

      甲 因為我們國家文化深厚,這寫信的抬頭稱呼都有講究。

      乙 這還有區(qū)別?給誰寫就直接寫誰得了:領(lǐng)導(dǎo),冒號。

      甲 那不行,給家人的,給朋友的,這稱呼都不一樣。

      乙 那給我父母寫信怎么稱呼?

      甲 父母親大人膝下。

      乙 什么意思?

      甲 說你像小孩兒一樣圍在父母親膝蓋周圍。

      乙 就現(xiàn)在?

      甲 啊。

      乙 膝蓋這兒?

      甲 啊。

      乙 板凳來高?

      甲 啊。

      乙 再不長個了?

      甲 啊。

      乙 那說的是你,我生下來就齊腰高。

      甲 ?。恳?當(dāng)然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你說的是小孩兒用的詞兒,我現(xiàn)在用不合適。

      甲 甭管多大,就你要當(dāng)了爺爺給父母寫信也得這么寫。

      乙 為什么?

      甲 你再大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沒聽過這首歌嗎:(唱)就算你有了兒孫,你還是我的鐵蛋蛋。

      乙 不對,是就算我有了兒孫,我還是你的鐵蛋蛋。

      甲 是呀,就算你有了兒孫,你還是我的鐵蛋蛋,沒錯呀。

      乙 嘿,我讓他繞進去了。

      甲 可是就咱倆這關(guān)系,我要給你寫封信,就不能稱呼你叫大人。

      乙 那叫什么?

      甲 得叫你足下。

      乙 足下,那不腳板子底下嗎?

      甲 差不多。

      乙 哦,稱呼你父母是大人,往高抬,擱我就踩腳底下了,再說你這是汗腳,去你的吧!

      甲 稱足下,是尊敬你。

      乙 用不著,這份尊敬留給你自己。我再搭你雙鞋墊。

      甲 不是,這就是尊敬你,因為這里頭有個故事。

      乙 還有故事?

      甲 其實就發(fā)生在我們山西。

      乙 是嗎?

      甲 當(dāng)年有個晉文公,叫重耳。在國外逃命,整天東跑西顛,有一次幾天水米都沒沾唇了,餓得兩眼冒金星,他手下有個隨從,叫介之推,也是餓得前心貼后心。一想,這不行啊,再不弄點吃的非得餓死,可去哪弄呢?(目光尋找中轉(zhuǎn)到乙身上,不注意時掏乙的口袋)

      乙 干嘛,什么毛???

      甲 不行,逮著就判。

      乙 哦,干這個呀。

      甲 唉,也罷,良心喪于困境,無毒不丈夫。

      乙 又干什么?

      甲 從腰里拔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乙 偷不成改明搶了?

      甲 照著自己的大腿就是一刀。

      乙 啊,這是要自殺呀。

      甲 拉了一長條肉,一稱,整半斤。

      乙 也是一刀準(zhǔn)。

      甲 介之推強忍著疼痛給晉文公熬了碗肉湯。

      乙 啊。

      甲 晉文公一看端來一碗肉湯,餓呀,也顧不上讓一讓,一口氣就全喝了。

      乙 也是餓急眼了。

      甲 喝完后,一看,欸,介之推怎么腿上纏塊紗布呢,一問,明白了,你想他心里能好受嗎?

      乙 肯定難過呀。

      甲 等到他以后當(dāng)上了國君,問介之推要什么賞賜,介之推說什么也不要,轉(zhuǎn)身就走了。乙 哪去了?

      甲 隱居到綿山了。后來晉文公帶人來尋訪介之推,介之推是避而不見。晉文公想,你不出來,我有招兒,就放了把火,激他出來,哪知介之推是至死不出,抱著一棵大樹活活燒死了。

      乙 真是忠義之士啊,人不圖這個。

      甲 晉文公也非常后悔,就把這棵樹砍下來,做成木屐。

      乙 木屐?

      甲 就是趿拉板。每當(dāng)穿上木屐,腳下響起“嘎達嘎達”聲時,他就想起介之推。

      乙 哦,睹物思人了。

      甲 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這段生死感情,就把最好的朋友稱為足下。

      乙 是這么回事兒。

      甲 當(dāng)然現(xiàn)在不讓這么干了。

      乙 怎么了?

      甲 綿山成旅游區(qū)了,景區(qū)故意放火,是違法犯罪行為啊。

      乙 嗐。

      甲 你看,書信承載著歷史,記錄著我們的回憶。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在傳遞信息由紙上變到指上,可傳遞的還是親情、友情、愛情。

      乙 你這話我可太有體會了。

      甲 是吧?

      乙 以前認(rèn)識一個遠方的姑娘,寫了幾封信,可姑娘總對我不冷不熱。

      甲 不反對就有門兒,你這樣,趁熱打鐵,天天給她寫封信。

      乙 那姑娘不心煩?

      甲 心煩什么?她心里美著呢,聽我的。

      乙 那我就天天給她寫。

      甲 后來呢?

      乙 成了,下個月結(jié)婚。

      甲 你看看。

      乙 可惜不是我。

      甲 誰呀?

      乙 天天給她送信的郵遞員。

      甲 嗐!

      點評:

      去年在成都舉辦的中國曲協(xié)第七屆高研班上,我結(jié)識了來自山西的曲藝作者秦利勤。當(dāng)時他拿了幾篇作品給我看,實話說,都不太成熟。我也沒客氣,坦誠地指出了一些問題。說是說了,但不免也有些擔(dān)心人家能不能真心接受。誰知,各自回家后,他隔段時間就給我發(fā)來一篇作品,繼續(xù)讓我提意見。我提出意見,他很快就修改,然后再發(fā)來修改稿,改過的作品變化很大。我真正感覺到這是一個虛心的人,一個認(rèn)真的人,一個對曲藝創(chuàng)作十分執(zhí)著的人。這樣的人,堅持下去是一定能寫出好作品的。

      果然,小秦又給我發(fā)來一篇相聲,叫《鴻來雁往》,不由得使我眼前一亮。我認(rèn)為這篇作品的基礎(chǔ)相當(dāng)不錯,且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在肯定了作品的優(yōu)點后,照例提出了修改意見。首先我覺得題目并不合適。鴻雁,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大雁,是一種鳥的名稱,后被喻為書信。這是一個名詞,你把它拆開了用就不合適。我還對正活部分和底都提出了一些意見,并建議他修改后投給《曲藝》試試。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他修改后的稿子,在質(zhì)量上有了一個明顯的飛躍。

      這是一段融合了知識性和趣味性的作品,讓人們在笑的同時,對書信的歷史有所了解,也對信息傳遞的發(fā)展進程有了更清楚的認(rèn)識。詼諧幽默的語言,恰到好處的調(diào)侃,適當(dāng)?shù)臍v史資料和傳說故事運用,出人意料的包袱,都使得這篇作品符合曲藝“有人,有事,有情、有趣”的特點。敘述過程很流暢,事例也很典型,有說服力。包袱大都屬于“肉中噱”,幾乎沒有生硬的“外插花”,這很難得。如今,好多作品都喜歡嵌入時尚新詞,但大多是生搬硬套,并不恰當(dāng),而這個段子在新詞的運用上處理得很好。如八十六歲的姥姥都有微信好友,居然還建了個“閨蜜群”,蔡瑁張允“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用得都非常自然,毫不牽強。初稿的底與前面的風(fēng)格不吻合,對敘述者的形象有所損壞,現(xiàn)在換掉了,比原稿好多了,但我覺得仍有缺憾。雖然這個底與整篇作品緊密相扣,而且也詼諧幽默,有包袱,但這個底畢竟源自一個流傳多年的笑話,不屬于我們的獨創(chuàng)。我不完全反對作品里適當(dāng)?shù)厥褂靡延械乃夭模疫€是更提倡作品里盡量用自己的獨創(chuàng)元素。另外,這篇作品幾乎通篇都是甲在敘述,到底這里,突然變成乙在敘述,捧逗的關(guān)系也暗中轉(zhuǎn)移了,讀來似乎也稍感別扭。我相信,這些問題在作者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會逐步解決的。

      總之,我很欣賞這篇作品。

      最后,我想著重說一句:我不僅欣賞這篇作品,我更欣賞這位作者。希望我們曲藝作者都有小秦這樣鍥而不舍的精神,一遍拆洗一遍新,好作品都是這么磨出來的。

      猜你喜歡
      晉文公竹簡書信
      竹簡和毛筆
      幼兒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2
      晉文公伐原
      晉文公伐原
      家教世界(2023年10期)2023-05-10 04:33:02
      晉文公伐原
      家教世界(2023年7期)2023-03-22 12:11:22
      晉文公伐原
      家教世界(2023年4期)2023-03-04 07:31:28
      十月·書信
      讀曾侯乙墓竹簡、望山楚墓竹簡雜記
      打分
      雜文月刊(2019年19期)2019-12-04 07:48:34
      竹簡倒水
      民族音樂(2018年3期)2018-07-19 00:55:00
      共 筑
      雜文月刊(2017年19期)2017-11-11 07:57:43
      花莲县| 句容市| 昌宁县| 伊金霍洛旗| 深泽县| 宁城县| 保亭| 黄山市| 崇礼县| 怀安县| 开鲁县| 伊宁县| 内乡县| 宝清县| 读书| 耒阳市| 长治县| 米易县| 合山市| 乐平市| 平谷区| 郧西县| 万年县| 屯门区| 临邑县| 湘乡市| 博湖县| 广汉市| 尤溪县| 余姚市| 周至县| 永和县| 黄浦区| 望奎县| 雷山县| 泸定县| 五原县| 平凉市| 化德县| 社会|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