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聚珍擷英

      2016-10-11 00:05
      讀者欣賞 2016年10期
      關鍵詞:四庫全書古籍甘肅省

      編者按:甘肅省圖書館始建于1916年,是由新中國成立前的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與國立蘭州圖書館合并而成,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甘肅省圖書館十分重視古籍的采訪與收集,建館至今,館藏古籍總量約38萬冊,形成由善本古籍、普通古籍、書畫手札等特藏文獻組成,包含豐富地方文獻的古籍文獻藏書體系。

      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的前身省公立圖書館于建館伊始,即接受清代散藏于蘭山、求古、五泉三書院400余冊古籍以及學務公所、軍務廳、陸軍學校等的書籍,由是奠定了古籍藏書的堅實基礎。此后逐年采訪搜羅,至二三十年代,藏書初具規(guī)模,據1925年編印的《甘肅省公立圖書館保存類書目》統(tǒng)計,古籍達450種,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甘肅新通志》版片4498塊。20世紀40年代,著名圖書館學家、國立蘭州圖書館館長劉國鈞先生特別注重古籍的求訪,本地張鴻汀、慕少堂、虞君質諸學者及省內外各機關捐贈之書頗多,古籍數量大為改觀,善本古籍達570種之多。50年代初,接受了一批原甘肅省文獻征集委員會和教育部調撥之日偽機關藏書。60年代“文革”初期,李葵英、張思溫、王椿等諸賢又將家藏稿本與線裝古籍、字畫、拓片等捐贈甘肅省圖書館。1966年10月,原藏遼寧省圖書館文溯閣《四庫全書》及銅活字版《古今圖書集成》,移交甘肅保存,甘肅省圖書館古籍藏品再次得到有力充實。

      甘肅省圖書館館藏古籍珍本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1.敦煌文獻。漢文寫卷31件,大體寫于隋唐時期,內容全部為佛經;藏文寫卷32件,藏文梵夾式寫經319件,1128頁,大致寫于公元781年至848年吐蕃統(tǒng)治敦煌時期,內容分別為《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和《十萬頌般若經第三卷》。2.宋、元、明、清寫刻本,計1284種,59491冊。其中有30余部宋、元刻本,600余部明刻本。宋刻《東萊呂太史文集》等為海內稀見珍本。明代刻本中,有國內收藏最完整的佛教典籍叢書《永樂南藏》和現(xiàn)存版本中較早的嘉靖元年(1522年)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清版書中,文溯閣《四庫全書》聞名遐邇。此外,還有《列仙傳》《職原鈔》《三體詩集》等30余種日本刻本及10余種朝鮮刻本。3.金石拓片。所藏千余種碑拓中,不乏精善者,如東漢刻的《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西狹頌摩崖》,唐代刻的《哥舒翰紀功碑》,宋代刻的《莫高窟造相記》等,它們都是研究古絲綢之路沿地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珍貴歷史資料。4.地方文獻中的古籍。地方文獻數量多,內容豐富,尤其是西北地方文獻,總量達3萬余種,8萬余冊,其中古籍3300余種,甘肅省圖書館因而成為研究西北史地、西北民族問題及敦煌學的文獻基地。5.古代名人尺牘。館藏有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信札11通,清代名家王文治、袁枚、何紹基、朱彝尊、包世臣、左宗棠、張之洞、翁同龢以及近代著名人士魯迅先生等的手札近500通。此外還收藏有1500余幅歷代書畫作品原件、595種革命文獻、11件明清誥命以及一些太平天國時期的契約票據等。在已經發(fā)布的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甘肅省圖書館入選124部,并有292部入選兩批《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

      甘肅省圖書館具有良好的古籍存藏條件,位于蘭州市北山九州臺、具有濃郁明清建筑藝術風格的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是館藏善本古籍的主要保存地。該館舍作為甘肅省“十五”規(guī)劃和文化建設標志性工程之一,建筑規(guī)模、安全性能及現(xiàn)代技術應用等均處于國內同類建筑領先水平,為甘肅在古籍文獻的收藏保護、科學管理、學術研究及合理利用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溯閣四庫全書七萬九千八百九十七卷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清乾隆內府寫本。

      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官修最大的一部叢書。它所收錄的書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著錄共圖書3460余種。成書后抄錄7部,分別藏于北京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河北承德的文津閣、遼寧沈陽的文溯閣、揚州的文匯閣、鎮(zhèn)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200多年來,歷經戰(zhàn)亂,原7套《四庫全書》完整保留下來的只有3套:文淵閣本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文津閣本現(xiàn)藏于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溯閣本現(xiàn)藏于蘭州甘肅省圖書館。補抄之文瀾閣書,藏浙江圖書館。

      甘肅省圖書館藏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1997號。該書半頁8行,行21字,36315冊,6144函(其中第326、327函《日講詩經解義》有函無書)。另有《四庫全書總目》20函、《四庫全書考證》12函、分架圖4冊。每冊卷端鈐“文溯閣寶”,卷末鈐“乾隆御覽之寶”印璽。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是第二部繕寫完成的《四庫全書》,系內府寫本,裝潢精美,書寫上乘,紙質潔白堅韌。工楷墨書,絹秀古雅。每函均有楸木書匣,各書冊均依經、史、子、集分為綠、紅、藍、褐四色絹包封面。文溯閣本《四庫全書》乾隆四十七年(1781年)春送藏盛京文溯閣。1966年3月7日文化部發(fā)“文廳圖字24號”公函指示,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撥交甘肅省圖書館收藏。

      沖虛至德真經八卷

      (晉)張湛注,(唐)殷敬順釋文,明初刻本。

      《沖虛至德真經》又名《列子》,舊題周列御寇撰。據近人研究,或說成書于戰(zhàn)國,或說為魏晉人作,東晉張湛始為之整理并作注。唐代,唐玄宗於天寶元年(742年)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尊稱其書《沖虛真經》。將《沖虛真經》與《道德經》《莊子》《文子》并列為道教四部經典?!稕_虛至德真經》一書包含了許多寓言,都帶有足以警世的教訓,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甘肅省圖書館藏《沖虛至德真經》八卷,《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4995號。該書半頁11行,行21字,小字雙行字數同,黑口,四周雙邊。此藏本刻印俱佳,曾為清代著名藏書家周星詒、徐乃昌舊藏。有周星朱筆題寫跋文和徐乃昌校文。鈐有“周星詒印”、“曼嘉”、“慈山居士”、“壽潛堂手校舍”、“積余秘籍識者寶之”、“積學齋徐乃昌藏書”、“南陵徐乃昌??苯浖洝钡戎彀孜挠?。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后秦)鳩摩羅什譯,唐寫本。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鳩摩羅什,東晉時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經翻譯家。與真諦(499-569年)、玄奘(602-664年)、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甘肅省圖書館藏《妙法蓮華經卷第二》,《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2432號。卷軸裝,卷長143cm。該卷曾為甘肅著名學者慕少堂先生藏品,鈐有:“慕壽祺印”、“少堂”印2枚。卷尾有先生跋文,曰:“此卷敦煌郭孝廉璞存所贈。云系唐人寫經。然唐人避太宗諱,其他經卷‘世字皆缺一筆,此獨不然。意者其在五代之時耶?至其筆秀而挺,似學柳河東,雖未能上比率更中令,而規(guī)矩森嚴,仍不失雍容安雅之態(tài)。”落款:“鎮(zhèn)原慕少堂跋金城史筱文書?!睆陌衔目芍司硪嘞?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fā)現(xiàn),流散于河西一帶的敦煌寫經。跋文中先生斷定此卷為五代時寫經的論點值得商榷。從字體與紙張來看,此卷當屬中唐寫經。

      慕少堂,即慕壽祺(1874-1947年),字子介,號少堂,甘肅省鎮(zhèn)原縣人。出身于書香門第。畢生專注于西北史地研究,著有《周易簡義》《十三經要略序》《甘寧青史略》《西北道路志》《敦煌藝文志》《中國小說考》《甘寧青恒言錄》《求是齋叢稿》等20多種著作。

      金光明經卷第二

      (北涼)曇無讖譯,北朝寫本。

      《金光明經》又名《金光明最勝王經》《最勝王經》,前后有四個譯本,最早的是北涼曇無讖的譯本,共四卷十九品,現(xiàn)存的譯本還有唐代本凈所譯的《金光明最勝王經》。曇無讖(385-433年),古印度人。南北朝佛教高僧,為著名譯經家,是涅槃宗的始祖。曇無讖初習小乘教法,后遇白頭禪師,得樹皮《大般涅槃經》,自感慚愧,改學大乘。又以善咒術,為王所重,時人稱為“大咒師”。后攜《大般涅槃經》至敦煌,開始數十年的譯經生涯。北涼玄始元年(412年),河西王沮渠蒙遜迎師入姑臧(今武威涼州區(qū)),在此完成《涅槃經》的翻譯。其間并應慧嵩、道朗之請,先后譯出《方等大集經》二十九卷、《金光明經》四卷、《悲華經》十卷、《菩薩地持經》八卷、《菩薩戒本》一卷等,凡六十余萬言。當時北魏太武帝聞曇無讖擅長于方術,遣使迎請,蒙遜怕曇無讖為魏所用,于義和三年(433年)派遣刺客將其殺害。世壽49。

      甘肅省圖書館藏《金光明經卷第二》,《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2448號。卷軸裝,卷長98.7cm,高28.5cm。此卷書法古樸,顯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書體”的用筆特點,為研究十六國至北朝,書法由隸書到楷書轉化及其發(fā)展過程,提供了珍貴的實例。

      莫高窟訪古圖

      甘肅近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范振緒作。

      范振緒(1872—1960),甘肅靖遠人,字禹勤,號東雪老人,又號太和山民。是百年來甘肅文化界代表人物之一。能詩文,工書善畫。早年游歷名山大川,師法巨然,遍覽大江南北名跡,邃聞書畫詮諦。所作山水之精心得意者可與耕煙麓臺相擬媲。范老一生書畫創(chuàng)作頗豐,作畫不下兩萬幅,書法更多?,F(xiàn)經搜求登記的范老書畫作品僅存300余幅,多在民間收藏。

      1941年,范老在武威偶遇西游歸來的知名學者張鴻汀先生,暢談旅途見聞,隨為其創(chuàng)作《莫高窟訪古圖》長卷,以作紀念。長卷卷長12米,繪莫高窟外景,青綠畫面,錯落有致,亟為精工,堪為傳世精品。翌年,知名畫家張大千由敦煌回蘭,請為題卷首“莫高窟訪古圖”,并賦詩兩首。題詩前后,鈐有張大千“兩到黃山絕頂人”、“摩耶室”、“蜀人”、“張大千”四印章。后又有當代名流曹經沅、于右任、顧頡剛等十余人題詩。此畫詩、書、畫、印俱為精品,可謂藝壇瑰寶。

      猜你喜歡
      四庫全書古籍甘肅省
      經史子集——《四庫全書》
      西藏大批珍貴藏文古籍實現(xiàn)“云閱讀”
      席曉輝作品
      古籍修復師的巧手與匠心
      2017年度甘肅省三八紅旗手(集體)名單
      江蘇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藏書樓
      古籍出版的困頓與生機訪談錄
      讀過《四庫全書》?
      波密县| 枣阳市| 康平县| 南华县| 桐城市| 边坝县| 漠河县| 天峻县| 胶南市| 潞城市| 永安市| 襄樊市| 怀仁县| 钦州市| 兴文县| 姜堰市| 红原县| 蛟河市| 迁西县| 巴林右旗| 敦化市| 齐齐哈尔市| 民和| 铜川市| 博客| 电白县| 抚州市| 舒城县| 北宁市| 长乐市| 许昌市| 秀山| 荔浦县| 宜阳县| 阜城县| 荥经县| 调兵山市| 丹巴县| 南平市| 青神县|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