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灌寧
【摘 要】目的:提高液質聯(lián)用法的測量不確定度的普及與運用水平。方法:精選匯總了近年來國內采用液質聯(lián)用法評定不確定度方面發(fā)表的論文。結果與討論總結不確定度評定的主要參數(shù),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關鍵詞】不確定度;液質聯(lián)用;研究進展
0 概述
1993年,BIPM(國際計量局)、ISO(國際標準化組織)、IFXX(國際臨床化學聯(lián)會)等七個國際組織聯(lián)合制定了《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指南》[1],將測量不確定度定義為:“與測量結果相關聯(lián)的一個參數(shù),用以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即不確定度用于表達測量結果的分散程度,是一個可用數(shù)字描述的定量概念[2]。,測量的水平越高,試驗質量越高,則測量不確定度越??;反之亦然。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包括以下幾步:第一,規(guī)定被測量;第二,識別不確定度的來源;第三,不確量化定度分量;第四,計算合成不確定度;第五,報告不確定度[3]。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檢測手段和檢驗方法的逐步完善,為了更合理、科學地控制質量,測量不確定度被引入食品藥學領域[3]。
液相-質譜聯(lián)用技術(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是20世紀發(fā)展起來的一門綜合分析技術,該技術在天然藥物化學成分分離和鑒定、藥物動力學和藥物代謝產物研究、蛋白質分離和鑒定、殘留物分析、臨床診斷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4]。作為目前最重要的分離和鑒定分析方法之一的技術,其不確定度的評定也理所應當受到充分重視。近年來液質聯(lián)用測定的不確定度評定也有不少文獻報道,但由于液質聯(lián)用測定不像傳統(tǒng)光譜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參數(shù)簡單、重現(xiàn)性好,不同儀器、不同參數(shù)、不同目標物質……甚至不同分析時間均產生不同誤差,因此不確定度的評定也相對復雜。
本文綜述了近年來發(fā)表的在食品藥品等領域液質聯(lián)用法評定不確定度的主要文獻。
1 液質聯(lián)用法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張清華、楊勁、賀英等[5]采用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聯(lián)用法測定曲克蘆丁血藥濃度,用自底向上法與方法學驗證數(shù)據(jù)相結合的方法,計算相對標準不確定度和合成相對不確定度。結果:提取回收率和標準曲線是最主要不確定度分量。其中,標準曲線分量大小與濃度范圍和重復次數(shù)密切相關。
楊杰、譚潔,鄒建軍[6],評價了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氯吡格雷羧酸代謝物SR26334血藥濃度的不確定度,結果20μg/L的SR26334的標準不確定度為0.816μg/L,擴展不確定度為1.63μg/L。結論是樣品前處理和標準曲線擬合是濃度測定結果的主要的不確定度來源。
武利慶、王晶[7]比對了直接流動注射電噴霧質譜法和液質聯(lián)用電噴霧質譜法測定牛血清白蛋白相對分子質量的測量不確定度:直接流動注射法較液質聯(lián)用法測定擴展不確定度高。作者認為:液質聯(lián)用電噴霧質譜法測定結果的中心值與理論值更為接近主要是由于在直接流動注射分析時樣品中殘留的緩沖鹽和少量的多肽等雜質可能與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加合物,使相對分子質量測定結果發(fā)生偏差;而液質聯(lián)用測定時經過色譜柱的分離和脫鹽,雜質對相對分子質量測定結果的影響大大降低。
徐淑暖、韓媛媛、陳硯朦等通過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動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的殘留[8]量,內標法定量。結果:不確定度的來源主要是標準溶液濃度、標準曲線擬合、待測樣品的制備時、回收率和樣品測定的重復性等。作者對測量不確定度較大的原因進行了討論,并對計算方法進行簡化,認為樣品中氯霉素的含量低,對照品稀釋步驟較多,引入貢獻最大。并且待測樣品基底和前處理復雜,造成回收率偏低,引入的不確定度較大。作者將與天平稱量操作的重復性、定容體積重復性和移液體積重復性這幾項重復性分量合并為總測量過程的一個分量,由測量結果的重復性表示,不再單獨計算。
任雪冬、劉成雁、林雪征等[9]對畜禽肉中十種磺胺類獸藥殘留檢測的不確定度進行了分析和評定。結果:標準品的配制、稀釋,標準曲線校準,樣品回收率對樣品的相對不確定度貢獻較大。作者同樣認為樣品前處理中樣本制備、提取、凈化等環(huán)節(jié)帶來的污染或損失,基質干擾,儀器進樣、檢測器響應等誤差均可以通過增加回收率實驗考察不確定度貢獻。
2 結果與討論
測定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誤差是客觀存在的測量結果與真值之差。但由于真值往往不知道,無法準確得到。測量不確定度是說明測量分散性的參數(shù),由分析和評定得到,因而與人的認識程度有關[10]。測量誤差很小,但對不確定度的認識不足,計算的不確定度可能較大;反之分析估計不足,給出的不確定度比實際偏小。因此,科學的評估方法是關鍵。
高效液相色譜法評估測量不確定度的文獻較多,鑒于液質聯(lián)用法與普通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區(qū)別:測量濃度范圍低和基質效應。采用液質聯(lián)用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文獻多得出結論:不確定度來源主要為標準曲線和前處理。這主要是由于低濃度需要更多的稀釋步驟,減少基質效應需要更復雜的樣品前處理步驟,更需要進行回收率的驗證;為了消除前處理回收率的變化,可以引入內標定量,而內標物質的回收率和基質效應又需要進一步驗證。因此,采用液質聯(lián)用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應著重關注基質效應和回收率的問題,并且避免重復計算。
【參考文獻】
[1]顧志榮,金巖,師富貴.不確定度評定在中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04):79-81.
[2]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化學分析中不確定度的評估指南[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2:11-32.
[3]陸明,范國榮,汪楊,陳桂良,楊美成,陳祝康.測量不確定度在藥品檢測領域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事,2013,27(05):485-492.
[4]雷勇勝,宋麗明,蔣慶峰.液質聯(lián)用技術在藥物的有關物質分析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儀器,2011,17(04):9-13+8.
[5]張清華,楊勁,賀英,湯麗玲,杜迎翔.對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測定曲克蘆丁血藥濃度的不確定度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0,26(01):68-70.
[6]楊杰,譚潔,鄒建軍.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氯吡格雷羧酸代謝物SR26334血藥濃度的不確定度評價[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3,32(08):664-668.
[7]武利慶,王晶.電噴霧質譜法測定牛血清白蛋白相對分子質量及測定結果的不確定度評估[J].化學分析計量,2007,16(1):20-25.
[8]徐淑暖,韓媛媛,陳硯朦,彭寨玉,張少彬.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動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殘留量的不確定度評定[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4,40(05):454-458.
[9]任雪冬,劉成雁,林雪征,趙海波.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畜禽肉中十種磺胺類獸藥殘留的不確定度評定[J].中國獸藥雜志,2011,45(05):20-25.
[10]王麗楠,楊美華,陳建民.不確定度分析在藥物研究中的應用[J].中草藥,2008(03):464-467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