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園
我從小就希望成為一名導演,用多變的鏡頭去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導演,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想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就要對古今中外的文化和思想有深入的了解。要想對這些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就要進入優(yōu)秀的學府深造。要想進入優(yōu)秀的學府,首先要經歷高考。
每當看到身穿各色校服的學生,我便想,他們也和我一樣要迎戰(zhàn)高考。
每當看著街邊林立的樓宇,我便想,那里面的精英們都是經過高考后才走到這一步的。
每當走入地鐵站涌動的人潮中,我便想,高考過后的我,是否也會成為這城市里穿行著的其中一個呢?
不停地以同一種思路來思考問題,時間長了,便會形成思維定式。
是的,看到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幢建筑,任何一個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事物,我都會聯(lián)想到決定未來走向的這場戰(zhàn)役。
千千萬萬經歷過高考的人們,他們不同的生活軌跡正活生生地展現在我眼前。走在這城市中,隨處都能看到關于未來人生的問號,隨時都會感受到那未知的前途所帶來的壓力??嫉煤檬欠翊碇晒Γ靠嫉貌缓糜质欠翊碇??對此人們眾說紛紜,尚無定論。但于我而言,這城市無疑是一個有關高考的世界——一切都與高考有關,一切的一切都在高考之中。
或許只有遠離這城市,才能找到一個安靜平和的高考之外的世界,讓我稍稍停歇,養(yǎng)一養(yǎng)精神,整一整行囊。
甘肅隴東大山深處有一座小村莊——我的老家,那是一個風景如畫卻又貧瘠不堪的地方。這里的路由腳踩出,屋由土砌成,水自井中取,火自木中生,蒿草倒有肩頭高,彩蝶翩飛花枝繞。山脈綿延猶如水墨丹青,農人荷鋤正是農忙景象。遮天的樓宇和躁動的車流絕不會出現在這一方土地之上,匆忙的人潮也不會在這片晴空下涌動。這山中的村子與這一切都沒有關系,從不會帶來多余的聯(lián)想。
夜深則眠,雞鳴則起,迎暉而去,披霞而歸。小道九曲,古井無波,這一片是油菜地,那一片是玉米田,騾子馱的是剛收來的麥,鄉(xiāng)人拎的是剛磨好的面。天色變得昏暗,不是太陽要下山,而是天要降下一場雨。霧一下子就騰了起來,早上還一望可見的山峰,現在已然縹緲難辨了。云層壓得很低,都快要蹭到山尖了,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觸一下這青色的棉絮。沿著屋檐上層層的瓦片,雨水成股地淌下,這又是一個清涼的陰雨天,爺爺手中的旱煙袋,冒著比平時更濃的白煙。想來山上清泉的叮咚聲,明天將會更加的輕快吧。
人們向往著大城市的繁華,盼望著登上社會的頂尖,便選擇了高考。然而這山里的世界則與高考這趟列車所通往的目的地截然相反。古樸純凈,清貧安詳,春種秋收,長此往復。這不是學子們苦讀十二年的目的地,而是徹徹底底的高考之外的世界。
脫離城市中關于未來與前途的緊迫感,盡情享受現在所處的時光,仔細端詳眼前的世界,體會這無關高考的輕松,暫時放下包袱,讓有關未來的一切都稍稍停歇。
這里是最純凈也是最落后的地方,是高考之外的世界。
人們在貧苦中耕種,勞動著度過一生。村里保留著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一個人,一把鐮,一天收完一片田。村民們買不起收割機或是播種機,卡車和面包車也無法開上山。村中的孩童們每日里放牧玩耍,七八歲便撒丫子滿山跑。青少年基本都在外面打工,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便回到家里來幫忙。中學讀幾年,能識字算數就好,高考,只是一個模糊的存在。不是他們不想,只是這高考與他們的生活相隔太遠,在這個全國教育水平最差的地方,沒有什么人能體會到高考所帶來的益處,即便考上了大學,家里也不一定供養(yǎng)得起,最終也只能靠著這一雙手和一膀子力氣吃飯了。
對村里的孩子們而言,高考遙遠,但也有著一絲機會,只是所需要的付出難以想象。我的父親是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這十幾年來一直努力地幫助家里,幫助村莊。然而一個人的力量尚不足以帶來多大的改變,村里的孩子們幾乎仍是游離在高考之外,這村子也始終與外界隔絕。
幫扶老家的擔子,也終將落到我的肩上。我盼望著未來能用自己的力量帶來些改變,扶持這個家族,幫助這個村莊,讓更多的人知道,北、上、廣的繁華、新聞中的成就,并不是中國的全貌,還有很多窮困的地方需要我們的幫助。只有這數億農民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有了文化,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地發(fā)展,才能真正稱得上強大。我們的高考,不僅要讓繁華的地方更繁華,也要讓最貧窮的地方富裕起來,讓這里的孩子們也可以走上高考的道路,走入大學的校園。
如此說來,這片土地便又與我的高考連在了一起,成為了高考世界的一部分。也許“高考之外的世界”對于現在的我而言本就不存在,我只需要努力地走下去,越過高考這座山并將其征服。也許當我再次出發(fā),越嶺翻山、登高而上之時,才有可能真正看見高考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