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與人格特征的相關性研究

      2016-10-13 21:01李陽馬力官巍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2016年9期
      關鍵詞:人格特征學習效果

      李陽 馬力 官巍

      摘 要:已有研究表明在線學習行為與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有著密切關系,探討在線學習行為、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對開發(fā)學習支持系統(tǒng)、提高在線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問卷,對西北大學的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探討在校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現(xiàn)狀、不同群體特征的差異及與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關鍵詞:在線學習行為;人格特征;學習效果;大五人格量表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7-0018-04

      一、引言

      隨著信息社會對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學生為中心、借助網(wǎng)絡技術開展的在線學習活動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學習途徑。尤其是在MOOC被提出之后,在線學習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與傳統(tǒng)學習環(huán)境不同,在線學習環(huán)境缺乏師生面對面的交流,因此學習者的行為活動、認知策略、情緒、情感都會受到重要的影響[1],從而產(chǎn)生與傳統(tǒng)學習模式不同的行為。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與其人格特征有著密切聯(lián)系,這說明人格特征是影響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2]。所以,分析不同人格特征群體的在線學習行為特征,可以為個性化在線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并有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有利于教師開發(fā)課程、制定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提高在線學習的效果。

      二、相關研究

      目前,關于在線學習行為概念的界定,在國內(nèi)還存在一定的爭論,與其相似的概念有“數(shù)字化學習行為”、“遠程學習行為”以及“網(wǎng)絡學習行為”等,沿用最多的定義是:“在線學習行為是指學習者再由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所創(chuàng)設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huán)境中開展的遠程自主學習行為(楊開成,2002)”[3]。為了了解在線學習行為與人格特征的研究現(xiàn)狀,筆者在研究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以“在線學習行為”和“人格特征”為關鍵詞在CNKI上搜索相關文獻,分析最后得到了7篇強相關性文獻,然后用Excel表格進行統(tǒng)計,得到如表1所示的結(jié)果。

      通過對在線學習行為以及相似概念的文獻研究,在目前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研究中,研究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在線學習行為的概念界定、影響因素、現(xiàn)狀調(diào)查、評價與建模以及個性化學習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等[4][5]。從學習者群體特征的差異來研究在線學習行為特征的差異的學者較少,但差異是普遍存在的[5]。而且,關于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三者之間關系研究非常少,而且結(jié)論的可信度還有待進步驗證[7]。所以,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問卷,對陜西高校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期探討在校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現(xiàn)狀、不同群體特征的差異及與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關系。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框架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已有在線學習經(jīng)歷的學習者,主要分析學習者的在線學習行為特征、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在線學習行為特征和人格特征的整體情況分析;

      (2)在線學習行為特征的分類分析;

      (3)在線學習行為特征、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2.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diào)查對象是高校在校大學生,從中隨機抽取215名有在線學習的經(jīng)歷的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最終得到有效問卷196份,有效率92%。其中男性為112名,占比57.1%;女性為84名,占比42.9%。

      3.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采用調(diào)查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采用SPSS19.0和Excel20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調(diào)查問卷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1)在線學習行為問卷

      本研究參考了之前研究人員關于在線學習行為的研究成果以及西北大學學生在線學習的現(xiàn)狀,自編了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特征量表[8],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學習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對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對“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特征量表”進行信度測量,發(fā)現(xiàn)學習態(tài)度、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學習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方式、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對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學習效果的α系數(shù)分別為:0.82,0.76,0.81,0.73,0.83,0.73,0.82,0.78,0.75。

      (2)人格特征問卷

      本研究的人格特征調(diào)查問卷采用大五人格量表(BFI),該量表簡潔靈活,比較適合對大學生人群進行調(diào)查研究[9],其信度和效度在國內(nèi)外已被普遍認可[10]。

      四、實驗分析

      1.總體情況分析

      (1)在線學習行為特征總體情況分析

      對學習行為特征進行平均數(shù)統(tǒng)計得到表2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結(jié)果表明:大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特征的平均得分在2.15~3.05分之間,處于平均水平。在學習態(tài)度、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上得分較高分別為2.95、3.05分,表明學生對在線學習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對搜索工具運用的熟練度比較高。在學習效果、學習時間管控力、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對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方面的得分普遍較低,其中在線學習效果評價得分最低為2.15分,表明學生在時間的利用率、學習主動性和互動性較低,而且學習的效果不理想。

      (2)人格特征總體情況分析

      通過Excel2010對本次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得出人格特征總體分布情況:其中情緒穩(wěn)定性人群有32人,占比16.3%,外向性人群有41人,占比20.9%,盡責性人群有48人,占比24.5%,宜人性人群有39人,占比19.9%,開放性人群有36人,占比18%。

      2.分類分析

      (1)性別差異

      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行為特征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表明:

      ①男女生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老師是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等行為特征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時間管控力、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女生均高于男生,在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信息資源的處理男生要高于女生。

      ②男女生在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

      (2)學歷差異

      對不同學歷層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行為特征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表明:

      ①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在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學習的主動性、信息資源的處理、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方面研究生明顯高于本科生,在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方面本科生明顯高于研究生。

      ②在學習態(tài)度評價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3)學科背景的差異

      對不同學科背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行為特征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

      ①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習者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②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習者在學習主動性、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3.在線學習行為、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分析

      (1)學習效果與在線學習行為的關系分析

      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在線學習行為特征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結(jié)果如表3。結(jié)果表明: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態(tài)度、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在線答疑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均呈現(xiàn)正相關性。

      (2)人格特征與學習效果、在線學習行為的關系分析

      對學生的人格特征與學習效果、在線學習行為進行相關分析,結(jié)果如表4。結(jié)果表明:情緒穩(wěn)定性學生與時間管控力、學習主動性成顯著正相關;外向性學生與搜索工具運用程度、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呈顯著正相關;盡責性學生與學習態(tài)度、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的管控力、學習主動性、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均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性;開放性學生與時間管控力、信息資源的處理、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論壇的參與度均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性;宜人性的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老師在線答疑參與度、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呈顯著正相關性;五種人格特征與學習效果均呈無相關關系。

      五、總結(jié)與討論

      1.總結(jié)

      (1)總體情況分析總結(jié)

      人格特征統(tǒng)計分析表明,總體人格特征的分布良好,達到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的要求。學生行為特征的測試得分統(tǒng)計表明,學生的在線學習態(tài)度表現(xiàn)良好,搜索工具運用比較熟練,而對學習效果、時間的管控力、學習的主動性和互動性等方面表現(xiàn)較差。筆者分析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在線學習環(huán)境復雜,干擾因素較多;②學生自身調(diào)控能力較差,無法控制學習過程;③輔導教師的數(shù)量有限,無法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指導;④學生缺乏在線學習能力的培訓;⑤網(wǎng)絡教學體制不完善,缺乏在線學習評價和激勵機制。

      (2)分類分析總結(jié)

      ①性別差異原因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女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要比男生努力、認真,而且能按照學習的要求或老師的建議積極參加在線學習活動,因此女生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時間的控制力、學習主動性、學習過程的互動性等方面均高于男生。男生在工具的使用、邏輯思維能方面具有天生的優(yōu)勢,因此在搜索工具的運用、信息資源的處理方面男生略高于女生。

      ②學歷差異原因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碩士生的學習經(jīng)歷、在線學習時間比本科生長,對在線學習的理解也比本科生跟加深入,而且碩士生的學習目的明確、自控力比較強,因此在學習效果評價、搜索工具的運用程度、時間管控力、學習的主動性、信息資源的處理方式、對同學提出問題的回復等方面的表現(xiàn)研究生要好于本科生。在對在線學習的新鮮感、學習的活力方面本科生要高于研究生,因此在老師在線答疑的參與度、學習論壇的參與度方面本科生明顯高于研究生。

      ③學科背景差異原因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藝術生行為特征和學習效果測試得分要低于文理科生,而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并非他們的學習能力差,而是由于他們的學科性質(zhì)、學習內(nèi)容及學習習慣的不同,導致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與其他學科學生的行為差異較大。

      (3)在線學習行為、人格特征、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總結(jié)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人格特征與不同在線學習行為特征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性,與學習效果表現(xiàn)出無相關關系,而學習效果與在線學習行為特征均呈顯著正相關性。由此可以得出人格特征與學習效果并沒直接的關系,而是通過在線學習行為間接影響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

      2.討論

      (1)開發(fā)個性化的學習支持系統(tǒng)

      目前,為了適應不同學習者的學習,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研究者們已經(jīng)開發(fā)了大量的教與學支持系統(tǒng),但這些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實證研究[6]。因此本研究的結(jié)論可以為教與學支持系統(tǒng)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建議開發(fā)者根據(jù)本研究的結(jié)論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開發(fā)一個能夠自適應的教與學支持系統(tǒng),以適應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學習。

      (2)組織多樣化的在線學習活動

      研究表明,在線學習交互活動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性,交互活動能夠有效的促進在線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設計多種在線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并對參與者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得回復。

      (3)提升學生在線學習能力,加強外部調(diào)控

      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難以有效控制在線學習過程,因此要增強學生在線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學生也應有意識加強自我調(diào)控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另外,在開發(fā)學習支持系統(tǒng)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行為反饋和調(diào)控機制的設計,讓系統(tǒng)能夠及時、智能化反饋、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例如美國普渡大學的“信號預警系統(tǒng)”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監(jiān)控,并以郵件的形式向?qū)W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發(fā)出預警信息和提供幫助[3]。

      六、不足與展望

      本次研究為后續(xù)研究奠定了基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開發(fā)智能化的問卷調(diào)查系統(tǒng)對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的學生進行廣泛調(diào)查研究與分析,根據(jù)研究結(jié)論,完善在線教學體制,開發(fā)個性化學習支持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1]Morahan-Martin J Schmnacher P.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J].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3,19:59-70.

      [2]張曉麗.大學生網(wǎng)絡學習行為與人格特征之間的關系研究[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16(5):847-852.

      [3]王苗,劉志超.基于學習分析視角的在線學習行為可視化分析與案例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5):10-13.

      [4]孫革.網(wǎng)絡學習者學習行為的研究狀況及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8):18-21.

      [5]萬海林.近十年我國網(wǎng)絡學習行為研究綜述[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9):57-60.

      [6]傅鋼善,王改花.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網(wǎng)絡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9):012.

      [7]孫海民.個性特征對網(wǎng)絡學習行為影響研究的關鍵問題探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10):50-55.

      [8]彭文輝.網(wǎng)絡學習行為分析及建模[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9]姚若松,梁樂瑤.大五人格量表簡化版(NEO-FFI)在大學生人群的應用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 (4):457-459.

      [10]張曉楠.大五人格量表(IPIPNEO)的初步修訂[D].揚州:揚州大學,2012.

      [11]張偉,李玲俐.可視化視角下網(wǎng)絡學習系統(tǒng)學習行為及監(jiān)控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7):32-35.

      [12]肖曉梅.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9):67-69.

      [13]魏順平.在線學習行為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2,18(4):67-69.

      [14]胡藝齡,顧小清,趙春.在線學習行為分析及挖掘[J].開放教育研究,2014,20(2):102-110.

      (編輯:王曉明)

      猜你喜歡
      人格特征學習效果
      基于信息化教學學習效果量化的課程考核研究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蓮心寶寶有話說
      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調(diào)查
      小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的良方——良好英語課外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苏尼特左旗| 柯坪县| 宜州市| 无棣县| 新巴尔虎左旗| 北京市| 万年县| 盈江县| 潞西市| 呼伦贝尔市| 乐山市| 正镶白旗| 黑水县| 沈阳市| 雅安市| 巩留县| 霞浦县| 简阳市| 永新县| 邻水| 广元市| 临洮县| 高阳县| 青河县| 河池市| 恩平市| 贵州省| 乌拉特中旗| 民乐县| 西城区| 钟祥市| 古田县| 邹平县| 宽城| 将乐县| 南皮县| 柞水县| 收藏| 泰州市| 万全县|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