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沐陽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于是人們類比,得出種善因得善果的結論,并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但我認為,種善因也可以得到惡果,贈人玫瑰,也可以身濺鮮血。于是,善良者無敵的說法得修正一下,修正為:善良者也有敵。
原因何在呢?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統(tǒng)一體,有善必有惡,正是因為善惡并存,我們時時刻刻警醒這個世界中人:在德行天下的同時,不忘拿起法律的武器對惡人進行制裁。我們從來不敢說,拿起善良的武器對惡人進行制裁,因為惡人不怕善良,只會利用善良。我們在這里有必要回顧一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這雖然是一則寓言,但卻是一則警示性極強的寓言,在寓言中,狼代表惡人,東郭先生代表善良之人,農(nóng)夫代表智慧之人。東郭先生先生救了狼,狼理應報恩,但狼就是狼,不會進化為善良的羊,只會吃掉善良的羊,于是狼把東郭先生當成了羊,嗥叫著對東郭先生說:“先生既然救了我的命,現(xiàn)在我餓極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讓我吃掉你吧?!闭f著,狼就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 正巧,一位農(nóng)夫扛著鋤頭路過,東郭先生急忙拉住他,請他評理。老農(nóng)想了想說:“你們的話,我都不相信,這只口袋這么小,怎么可能裝下一只大狼呢。請再裝一下,讓我親眼看一看?!?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團,讓東郭先生重新用繩子捆起來,裝進了口袋里。老農(nóng)立即把口袋扎緊,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
故事說完了,我們現(xiàn)在該明白了,惡人只會利用善良,僅有善良是不夠的,假如沒有農(nóng)夫的智慧,東郭先生死定了。東郭先生是幸運的,還有農(nóng)夫救他;但另一個善良的人就不那么幸運了,這個人就是西楚霸王項羽,鴻門宴上,自己的劍也罷,項莊的劍也罷,都未能嗜血,劉邦得以順利脫逃,有人說,那是樊噲的勇猛、張良的機智、劉邦的智慧、項伯的出賣救了未來的漢朝開國之君,設想如果項羽真要殺劉邦,層層設防,并埋伏下武功高強的甲士,劉邦縱使生了翅膀,也逃跑不了啊,只是因為項羽善良(有人又稱婦人之仁),劉邦才得以順利脫逃,歷史的教訓是什么,你心存善良,可是對手要將你趕盡殺絕,最后,自刎烏江的就是項羽,靠流氓手段起家的劉邦卻寫成了一段正史。也許有人要說了,我們現(xiàn)在又不是春秋戰(zhàn)國紛爭的時期,又不是楚河漢界硝煙四起的年代,你講這兩個故事有什么作用呢?殊不知,作用大著呢!滾滾紅塵中,一少部分人心里善良的種子蕩然無存,邪惡的花朵潑辣地盛開,為了一己之私,瞞天過海,巧取豪奪,對這樣的惡人,切不可心存善良,因為善良不是戰(zhàn)勝他們的武器,只是助紂為虐的工具,只有法律才能威懾惡人,鏟除惡人。
但是,又有下面的一則故事:
有一位得道高僧,住在深山中繼續(xù)修行。有一天,高僧見月色很美,就趁著月色到林中散步。不料,他回來時,發(fā)覺自己的茅舍正在遭小偷的光顧。高僧怕驚動小偷,一直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在他這兒不可能找到任何值錢的東西,并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離開時,在門口遇到了高僧。高僧說:“你走這么遠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回去呀!夜涼了,你穿上這件衣服走吧?!闭f著,就把外衣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低著頭走了。第二天,這位得道高僧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這個故事說完了,就有人說:善良的作用巨大啊,讓小偷對自己的錯誤幡然悔悟??墒悄阒绬?,小偷只是墜入迷途,并沒有墜入萬劫不復的罪惡深淵,因此,善良的高僧拯救了墜入迷途的小偷,但高僧再善良,也拯救不了十惡不赦的兇徒。
增廣賢文里面有一句叫做“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說的是善不能制惡,反被惡所制,雖然此話說得絕對,但也有其合理內(nèi)核,因為惡人怕惡人,總盯著善良的人下手。但是否因此我們就認為善良沒有作用呢?顯然不是,你把善良的種子分給善良的人們,這些善良人的心中就會開出善良的花朵,又會結出善良的種子,善良在善良之人那里薪火相傳,一個社會就是一個善良的社會,一個國度就是一個善良的國度。再說,善良對惡人也有一定的喚醒作用,只要惡人有棄惡從善的動機,有放下屠刀的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