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惠 王 芳 王翠華 呂 芳 葉麗芳
?
術前健康教育對內鏡下胰膽管造影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譚文惠王芳王翠華呂芳葉麗芳
目的:探討術前健康教育對內鏡下胰膽管造影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將104例行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治療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護理,試驗組同時增加健康教育,統計兩組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對醫(yī)護服務工作滿意程度,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術后不適癥狀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對醫(yī)護服務工作滿意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術后出現不適癥狀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住院治療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行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治療患者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消除患者負性情緒,同時提高患者對醫(yī)護工作的配合度與滿意度,有效降低術后患者不適癥狀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縮減住院治療時間。
健康教育;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應激反應;并發(fā)癥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7.068
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ERCP)是臨床胰膽系統疾病首選診治方式之一,此項技術經由十二指腸鏡將造影劑從導管注入患者的胰管、膽管內進行造影,常被用于膽道系統狹窄、炎癥、結石或者其他疑難性腹痛等病癥的診斷、治療[1]。由于患者普遍對ERCP術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匱乏,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狀態(tài)以及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應激性反應,對ERCP術進展及治療效果產生極為不利影響[2]。本文將104例行ERCP術治療患者分組分別給予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與傳統護理模式,通過觀察患者對ERCP術與胰膽系統疾病認知情況、住院情況以及對醫(yī)護服務工作滿意程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評估行ERCP術治療前開展健康教育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現將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ERCP術治療患者104例進行研究,其中男67例,女37例。年齡14~85歲,平均(42.55±8.33)歲。教育程度:小學以下27例,初中53例,高中及以上24例。經臨床檢查確診:15例為膽管結石,18例為膽胰腫瘤,14例為急慢性胰腺炎,23例為化膿性膽管炎,34例為膽囊切除綜合征。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內容:術前患者進行碘過敏試驗,且禁食8 h以上,禁飲水4 h,并于術前 0.5 h給予患者10 mg山莨菪堿、地西泮10 mg以及50 mg鹽酸哌替啶靜脈輸入[3]。同時叮囑患者術后臥床休息,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發(fā)展變化情況,并復查患者血常規(guī)、血尿淀粉酶,建立靜脈通道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試驗組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增加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屬講述ERCP術目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其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知識,講明術中患者可能發(fā)生的不適癥狀,指導患者如何通過腹式呼吸、吞咽運動以及左側臥位、俯臥位等運動與體位配合手術醫(yī)師、護士順利完成手術,同時向膽囊結石患者講明因術中結石如不能一次性取凈,可能出現膽道內膿血淤積、結石嵌頓等并發(fā)癥,需要進行鼻膽管引流術治療[4],對于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及相關處理措施也應一并向患者詳細說明。此外,對于手術醫(yī)師的資歷、技術以及成功案例、成功率向患者進行說明,增加患者迎接手術的信心,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告知患者術前禁食禁水,做好術前指導。(2)術中健康教育。由患者家屬、醫(yī)護人員陪同患者提前進入手術室,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由醫(yī)護人員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輕松的診療氛圍,在開始手術前協助并指導患者擺好手術體位,告知患者若術中出現不適癥狀,可通過手勢告知醫(yī)師與護士,當術中十二指腸鏡抵達咽部時指導患者做吞咽運動減緩其不適癥狀。及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以免手術時間過長,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心理壓力。(3)術后健康教育。主動告知患者、家屬手術結果,叮囑患者術后臥床休息8 h以上,給予生活護理,協助患者翻身、排尿等,48 h后酌情增加適當運動。對于術后留置鼻膽管患者,向患者講述留置鼻膽管引流的意義及目的,并做好鼻膽管的護理工作。術后患者接受血常規(guī)、血尿淀粉酶檢查,待檢查結果正常且患者無腹痛等癥狀時方可進食,遵循少食多餐進食原則,開始以清淡流質食物為主,待病情穩(wěn)定后逐漸改為半流質軟食,避免進粗纖維、辛辣、刺激性食物。對于術后進食或短時間內咽部不適患者,告知不適癥狀屬術后正常癥狀,不需用藥治療,可自行恢復,告知患者無需緊張,術后關注患者有無出現惡心嘔吐、發(fā)熱、腹脹、腹痛等不良癥狀。術后使用抗菌藥物進行短期抗感染治療,必要時給予患者生長抑素、奧曲肽進行治療,告知患者用藥目的,減少患者因治療費用增加而產生的心理負擔。向患者講述低血糖相關臨床表現,關注患者術后有無出現低血糖事件。
1.3觀察指標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統計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滿分100分,60分以上為基本掌握,60分以下為不了解)對醫(yī)護服務工作滿意程度。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治療時間及術后不適癥狀、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偏態(tài)分布采用M(QR)表示進行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 認知程度比較 例(%)
2.2兩組住院時間及對醫(yī)護服務工作滿意度比較(表2)
注:1)為u值,2)為χ2值
2.3兩組患者術后不適癥狀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適癥狀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注:對照組患者行ERCP術治療后12例患者出現腹痛、腹脹、頭暈乏力、咽喉不適等癥狀,占23.08%;3例患者并發(fā)急性膽管炎,1例患者并發(fā)急性胰腺炎,3例患者術后出血,占13.46%。試驗組患者行ERCP術治療后4例患者出現腹痛、腹脹、頭暈乏力、咽喉不適等癥狀,占7.69%;1例患者術后出血,占1.92%
相較于臨床外科手術,ERCP術具有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在胰腺、膽管系統疾病的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5]。研究發(fā)現[6],患者十二指腸乳頭平滑肌松弛程度直接影響ERCP術能否順利進行的主要因素。由于患者普遍對ERCP術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匱乏,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狀態(tài)以及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應激性反應,很大程度影響患者十二指腸乳頭平滑肌的活動度,進而影響ERCP術效果[7]。因此,如何放松患者精神、穩(wěn)定患者情緒、提高患者適應力、順利完成ERCP術、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術后不適癥狀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是臨床醫(yī)師面臨的難題。
傳統護理模式僅注重技術操作護理,往往忽略患者心理上、生理上的健康需求,使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健康教育通過增加醫(yī)護患之間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醫(yī)護患關系,培養(yǎng)患者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膽系統疾病正確認知,通過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或消除威脅患者健康的危險因素,使患者獲得最佳健康狀態(tài),同時減少醫(yī)患糾紛,提高醫(yī)院服務質量[8]。本研究發(fā)現,試驗組患者增加健康教育后98.08%患者表示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基本掌握,且對醫(yī)護服務工作表示基本滿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且試驗組患者術后出現腹痛、腹脹、頭暈乏力、咽喉不適等癥狀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住院治療時間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行ERCP術治療患者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ERCP術及相關胰腺、膽管系統疾病認知程度,消除患者負性情緒,同時提高患者對醫(yī)護工作的配合度,有效降低術后患者不適癥狀及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縮減住院治療時間。
[1]王莉.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前健康教育對患者應激反應的臨床探討[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20):166-167.
[2]吳莉君,唐裕芳,李彩玲,等.健康教育對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患者康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8):103-105.
[3]黃冬梅.綜合護理干預對高齡患者ERCP術期心理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5):82-83.
[4]劉志蘭,胡金定,袁少軒.全方位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ERCP術圍術期心理狀態(tài)及應激情況的影響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4):125-126,128.
[5]崔恒,何寧寧.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ERCP治療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15-216.
[6]靳明華.健康教育對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20):18-19.
[7]黃艷玲,李玲玲,王紅瑞.健康教育在ERCP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7):260-261.
[8]梁欣.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在ERCP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和效果評價[J].醫(yī)學信息,2014(34):107.
(本文編輯馮曉倩)
510317廣州市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內鏡中心
譚文惠: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