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作楷
典型隕石
——最像隕石的隕石(上)
□ 柯作楷
北京天文館朱進館長給我出了三個關于隕石的題目,即:《最像隕石的隕石》,《最不像隕石的隕石》和《最像隕石的假隕石》,在隕石學上的意思對應于:典型隕石、非典型隕石和貌似隕石的巖石。
這幾個題目都很好!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資深隕石收藏家,看到一塊石頭首先都會從外表開始去與已知的隕石類型做比較,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隕石科學家,在化驗一塊石頭前也會做一些目測估計。不少外表看起來不像隕石的石頭化驗結果常令研究者倍感意外。幾十年來,我也曾經買到過很像隕石的假隕石,也見到過不少令人驚嘆的非典型的隕石,其中留下的是一點對隕石外表和內在結構肉眼判斷的經驗,經驗的背后需要不斷學習與隕石有關的天體物理學和礦物巖石學的理論知識,這些知識涉及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誕生,太陽系星云的演化,球粒的形成,隕石的成巖與變質過程,星體的運行和碰撞動力學,隕石太空輻射條件和地球環(huán)境的風化等學科的研究。
學習目測判斷隕石在我國意義尤為特殊。首先,我們每天要看很多石頭,不可能每塊石頭都去化驗,化驗之前,需要目測篩選去掉大部分不像隕石的石頭。其次,目前我國的現狀是假隕石泛濫,甚至一些假隕石還配有所謂的“隕石鑒定證書”,迷惑性很大。時有報道,某某人買到假隕石。由于國內買賣假隕石沒有懲處機制,也沒有投訴機構,這些買到假隕石的受害者只好自認倒霉?,F階段隕石愛好者只能靠提高自己的隕石鑒賞水平,避免誤判。歐美發(fā)達國家買賣收藏隕石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比較成熟和規(guī)范。在很多國家販賣假隕石是違法行為,美國曾報道過一個販賣假月球隕石的人受到法庭指控而被判罪的案例。歐美大型礦物寶石展會上,隕石交易明碼實價,買賣假隕石的個案非常少見;相反,國內網站和展會上很多地球巖石被標上隕石公開叫賣,無人問責,各種掛名隕石的協會作無資質的鑒定,拍賣公司進行假隕石拍賣,此類活動時有發(fā)生,這些都給隕石愛好者帶來挑戰(zhàn)。
1.沒有人能僅憑目測對所有的石頭判斷是不是隕石,但是,有一定經驗的隕石愛好者,通過目測就可以判斷大部分隕石的真?zhèn)?。通過學習和實踐,你也能做到。
2.憑外觀對隕石做判斷一般只有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三大類,但是,科學上隕石有幾十種詳細的分類。即使目測能判斷出隕石的真?zhèn)?,要確定隕石的細致分類也必須在專業(yè)的隕石實驗室中測定一些隕石特征礦物的物理化學參數,由隕石專業(yè)研究人員才能完成。中科院的隕石研究機構,如紫金山天文臺、國家天文臺和地質地球物理所,以及北京天文館等,他們可以進行隕石的詳細分類和命名。
3.經過研究分類的隕石都會有一個國際認可的隕石名字,被稱為官方隕石命名。到現在,已經有52047塊不同的隕石名字,這個數字代表的不是具體的隕石塊數,具體隕石塊數可能無法統(tǒng)計,比如吉林隕石在數據庫中只代表一次事件一個名稱,但是吉林隕石是隕石雨,至少有幾百塊大小形態(tài)不一的隕石都是吉林隕石。不同的隕石命名也可能是同一次隕石事件的隕石,我們稱之為成對或配對隕石(PAIRED METEORITES),如某次隕石雨中的兩塊隕石由不同的分類人申請了不同的命名,但它們實際是同一種隕石,這種情況在行星隕石中比較常見。隕石的名稱是以目擊或發(fā)現地的比較知名的最近的郵局命名,如鄄城隕石。在沒有人煙或范圍較大的沙漠,以大的地名加編號來命名,如NWA4734隕石,代表西北非第4734號隕石,這塊隕石的類別是月球隕石(LUNAR)。這些隕石名稱的獲得只有一個官方來源,即:由多個國家隕石研究人員組成的隕石學會下設的隕石命名委員會(The Nomenclature Committee of the Meteoritical Society),它負責審核所有提交的隕石分類和命名,并發(fā)布在國際權威的官方學術隕石數據庫(METEORITE BULLETIN DATABASE)中,網址是http:// www.lpi.usra.edu/meteor/metbull.php。在全世界范圍內,任何人隨時可以查到。如果你買到的隕石名稱在這個網站上查不到,那么這塊石頭雖然可能是隕石但至少是沒有在國際隕石數據庫中被審核,或者根本就不是隕石。當然,很多隕石,特別是普通球粒隕石,并沒有人研究分類也沒有申報,在這個官方數據庫中沒有記錄。所以,收藏這些有官方名稱的隕石,其來歷明確,分類清楚,意義較大。
4.隕石數據庫中的科學類別目前只有不到70種。這些類別是依據隕石的礦物化學和同位素分類的,比如球粒隕石有高鐵H,低鐵L,和低低鐵(低金屬鐵和低氧化物鐵)LL,這些分類沒有包含巖石學類型,加上巖石學類型,細致的分類還會多些。但不可能出現隨意的隕石名稱,更沒有所謂的黃蠟石隕石,雞血石隕石這些奇石名稱。
有了這些事實,先介紹一下“最像隕石的隕石”。這是隕石收藏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對于略有經驗的隕石藏家,其實大部分典型隕石一眼便可判定真?zhèn)?。我常告訴前來交流的星友:實物是最好的老師,多看國家相關博物館真隕石藏品,多比較一些細微的差別,多結交一些收藏真品的星友,多看些隕石專業(yè)科學家的文章書籍。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隕石書籍是英文版的,不過,科學出版社最近出版國內隕石科學家徐偉彪研究員關于隕石的科普專著《天外來客 隕石》,可以作為隕石愛好者的必備手冊。
現在,書本上和網上傳播的大多是一些非常漂亮的隕石,其實這類隕石在實際中并不常見,例如圖1所示的吉林隕石和澳大利亞MUNDRABILLA鐵隕石,只有在博物館中或資深隕石收藏家手中才能見到,并不能代表大多數常見隕石的形態(tài)。
最近這些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國際隕石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只能在歐美大型自然博物館中才能見到的隕石迅速進入普通收藏愛好者手中。傳統(tǒng)的隕石科普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愛好者的需求,一些目測鑒定隕石的方法已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隕石知識急需補充新的內容。例如,傳統(tǒng)判斷隕石是基于三點:(一)有一定的磁性,能被磁鐵吸引;(二)有黑色的表皮,也稱為熔殼(crust);(三)有手指按壓成的氣?。╢inger print,regmaglypts)。這些標準對少數新鮮的隕石可能適用,但實際中大多數隕石卻并不具備這些條件。
幾乎所有的隕石都能被磁鐵吸引,磁性還能用于隕石的分類,一塊強磁鐵和一個放大鏡是愛好者必備的工具,見圖2(A)所示。問題是,很多地球巖石都有磁性,以至于一些門外漢在奇石市場上隨便把一塊石頭吸上塊磁鐵標上“隕石”出售。圖2(B)就是一塊地球巖石,也具有較強的磁性。所以,隕石磁性只有在確定是隕石之后,對于初步判斷其類別是有一定幫助,但并不能用于確定是否是隕石。
再看第二點,隕石有一層熔殼,這是隕石區(qū)別于地球巖石最主要的特征,對于比較新鮮的隕石這一點作為目測判斷非常重要。此外,不同的隕石熔殼厚薄、顏色和光澤有差別,比如鐵隕石較薄、石隕石較厚,如圖3(A)和圖3(B);球粒隕石較厚、無球粒隕石較薄,如圖4(A)和圖4(B);同一塊隕石隕落過程可能經歷幾次破裂、不同表面上產生厚薄不同的熔殼,通常,一次熔殼較厚,二次熔殼較薄,如圖5。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分化嚴重的隕石并沒有熔殼,這點初學者需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
再看第三點,即隕石的氣印。少部分特別新鮮好看的隕石確實具有很明顯的指壓印痕,如圖6(A)所示,然而大部分隕石,特別是較小的隕石并沒有指痕,如圖6(B)中的西寧隕石你幾乎看不到指痕。(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 張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