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圣敦煌記(節(jié)選)

      2016-10-17 18:36:34于堅
      讀者 2016年21期
      關(guān)鍵詞:佛陀圣地洞窟

      于堅

      并非所有的沙都被風吹散。

      莫高窟是沙堆前面的一排丘陵般的砂巖,擋住了滾滾流沙。在砂巖上開鑿了一排排洞窟,里面供奉著贊美佛陀以及其他無數(shù)神祇的塑像、彩繪、經(jīng)書。

      沙漠環(huán)繞著敦煌,就像一種迷戀。

      自開鑿以來,這些窟已經(jīng)存在了1000年以上,灰黃色的沙粒依然堆積在那兒,無法計數(shù)。在敦煌天空的熱光下乍見這些洞窟,人不由得會雙膝發(fā)軟,如果有人毫無來由地朝著它們跪下去,也很自然,這并不一定是宗教狂熱引起的生理反應,這地方太神奇了,滾滾流沙忽然在大漠上停下來,凝固成堅巖,裹挾出幽秘的洞穴,在盲者眼眶般深邃的黑暗里,五色從枯沙中溢出,立地成佛。

      就宗教來說,莫高窟并非圣地,它不是佛教的圣地,不過是沙漠中的一處航標,供奉著保佑旅人平安的神祇。

      朝拜者像狂沙般滾滾而來,又像沙一樣消失。

      他們來敦煌干什么,燒香嗎?敦煌研究院禁止在這里燒香。敦煌的佛爺如今也沒有香火旺盛、有求必應的名聲,但一聽到這個名詞——敦煌,就蒙召似的來了。這個圣地圣在哪里?

      現(xiàn)代的人們不像舊時代的那么封閉,閉關(guān)鎖國的門已經(jīng)一道道被打開,人們見識過各種古代圣地——金字塔、科隆大教堂、希臘的神廟、瑪雅人的祭壇、吳哥窟、英國人的巨石陣、哭墻……或者現(xiàn)代主義的圣地——埃菲爾鐵塔、紐約帝國大廈、蓬皮杜中心……莫高窟極不顯眼,沒高出世界一寸,深陷于大地的黑暗中。要不是人流滾滾,粗心些的旅行者大概都會漠視它,就像漠視沙漠本身。幾排參差不齊的洞穴,害怕似的,藏在土黃色的砂巖上,猶如原始人的寓所。砂巖前面立著一個簡樸的木質(zhì)牌坊,穿過這個牌坊,就進入莫高窟了。它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成為被瞻仰的圣地,它其實從來也沒有被作為一個紀念碑或者祭壇來建造。人們創(chuàng)造它,只是出于樸素虔誠的信仰甚至迷信,他們得找個地方來表達自己的誠意、迷狂。莫高窟起源于一個傳說,說是有位僧人曾在此地見到金光在砂巖上一閃,這就是佛陀的啟示。更現(xiàn)實的理由恐怕還是莫高窟前的那條神秘之河,它帶來了水,生命得以存在。即使超越如佛陀者,也是從水開始,后覺悟于菩提樹下。如果沒有水,這地球至今也就像月球一樣,寸草不生,更不會有什么宗教了。

      我們跟著講解員——一位戴眼鏡的姑娘,她似乎與過去在洞窟里面忙活的匠人有某種親緣關(guān)系,似乎我們是乘著那些隋末或者晚唐的大匠休息的當兒,溜進他們的工作室。她拿著一大串鑰匙,只要把其中一把插進鎖孔向右一擰,我們即刻就跨進唐去。這個唐與書本上的唐不同,與博物館里的唐不同,這個唐是唐的作坊、工作室,不朽之作得以誕生的原址、搖籃、產(chǎn)床。匠人們就在這里面捏泥巴、潤筆、調(diào)顏料,累了喝口水、有時候靠著墻打個盹?!皣W啦”一聲,鎖開了。光先進去,洞窟隱晦地明起來,透出一股老茶才有的苦澀味。光跪到地上,又朦朦朧朧地反射到壁間,隱約看見一神端坐正中,微笑著欠身道:“來了?”

      這是唐開鑿的第N窟。姑娘打開手電筒,唐呈現(xiàn)在洞壁上。嘩然而入的觀眾被踩了一腳急剎車似的安靜下來。這是另一個世界,剛剛完工似的,凝固于一個瞬間。

      輝煌的安靜。

      佛陀居中,垂目微笑,周圍是喜上眉梢的諸神,就像一個家。佛陀慈眉善目,就像家長,不是威嚴的父親,而是慈祥的母親。菩薩是美人,剛剛從梳妝臺前轉(zhuǎn)過身來的美人。諸神就像老師、親人、朋友、愛人等待著你回家似的。這廂,佛陀祥光漫溢,又燦爛又溫潤;那廂,菩薩亭亭玉立,春服既成,詠而歸;這廂,春樹茂林之間,鼓樂齊鳴,十二音雷公鼓、琵琶、胡琴、箜篌、豎琴、阮、葫蘆琴、蓮花琴、彎把兒琴、直頸琵琶、曲頸琵琶、陶塤……此起彼伏;那廂,鹿在山坡溪流間散步,開著一身的梅花;這廂,飛天婆娑起舞,“婆娑”一詞,也許就是為飛天的舞姿而創(chuàng)造的吧;那廂,幾位仙女剛剛下凡,正在商量是去逛絲綢鋪還是去逛玉石店;這廂,大腹便便、虎背熊腰,笑逐顏開;那廂,沉魚落雁、蘭質(zhì)蕙心,心曠神怡;這廂,閉月羞花、環(huán)肥燕瘦,喜上眉梢;那廂,塔剎之間,旗幡飛揚,亭臺樓閣、茶香果鮮,“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有些地方顏色褪去,線條露出來,那么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凝神這種狀態(tài),只是一筆而下,神態(tài)躍然紙上。

      莫高窟里,每一面墻都是通過線條、顏料呈現(xiàn)的“神態(tài)”。與其他民族的神靈出脫于世俗人生不同,中國的神是供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所謂天人合一。通過詩歌、文章、藝術(shù)……“生活就是藝術(shù)”的意思,也就是神在世上,因為詩歌、文章、藝術(shù)的根本就是“傳神”。

      敦煌供奉著諸神。在那些幽暗的洞窟里無時不感覺到神的在場。

      敦煌是歷史,但是為什么當代人潮水般地涌去?這種歷史不是書本上少數(shù)人的歷史,而是活著的大眾的歷史。這是神性使然。大多數(shù)歷史缺乏神性,僅僅是解釋。但敦煌不僅僅是歷史,它還是神性的載體,神性是無法被歷史化的,它會隱匿,某些時代它不在場,但無法被歷史化。敦煌曾經(jīng)被流沙吞沒,但只要重見天日,就依然神性熠熠,因為它已經(jīng)神靈附體。

      敦煌必須親臨,你得睜開眼睛、拋棄觀念、身臨其境,回到看,然后才能觀。一天下來,看了七八個窟,累極。每個窟都令人感動到瞠目結(jié)舌。其實看一個窟就夠了,足夠看一輩子。對敦煌的覺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個窟都局限于一個洞穴,不過四十平方米大小。但每個場都是無限的,氣韻流動,暗藏著領(lǐng)悟、感悟、醒悟、獨悟、漸悟、參悟、頓悟、覺悟、大徹大悟……你得有時間。

      這些洞窟是一個個場,不是經(jīng)文、不是觀念。也許它們沖動于觀念,但一切執(zhí)迷都在場里面活潑潑的了,這個場可以作宗教解,也可以不作宗教解。這個場創(chuàng)造了一種魅力,魅力是比觀念更古老的東西。這個充滿魅力的場域引領(lǐng)我們超越一切觀念,看見了觀念無法釋義的美妙。敦煌已經(jīng)不是某種宗教,敦煌升華到更高的層次,美輪美奐,使它得以誕生的初衷——宗教,也顯得世俗了。

      我站在這里,呆若木雞、睜大了眼睛,陷入迷狂,不是宗教的迷狂,是藝術(shù)的魅力導致的迷狂,世上竟有這樣的迷藥,比宗教還迷人。我想看個究竟,卻感覺到虛無。

      敦煌不是靈光一現(xiàn)的結(jié)果,為創(chuàng)造它,無數(shù)匿名的大師、工匠、藝人前仆后繼,不是憑颶風般的激情,而是憑持久如沙漠、綿亙?nèi)缟衬募で橐约耙淮纫淮鷭故斓氖炙?,直到時間認輸,直到后繼者體會到那種再也無法超越、到此為止的絕望。

      敦煌是匿名的,在從4世紀到9世紀的壁畫中,找不到關(guān)于作者的任何資料(之后偶爾出現(xiàn)關(guān)于作者的記載,只有40多條,有名有姓的壁畫作者僅平咄子等12人)。作者已逝,作者已經(jīng)匿名。佛陀一再告誡不要立偶像,神自己是自己的偶像,佛涅槃之后是不可見的在者。匠人們創(chuàng)造的是神,揣摩、創(chuàng)造偶像意味著作者比神更高,這是一種得罪,他們怎么能留下自己的名字?留名等于招供神是他們創(chuàng)造的。匿名者因為匿名而自由,他們可以天馬行空地想象并創(chuàng)造心中的諸神。

      但是,這個偉大的博物館并非起于一個深謀遠慮的宏偉計劃,道法自然,這場在沙漠深處如喜馬拉雅般崛起的中國藝術(shù)活動一直是自生自滅。誰有能力供養(yǎng)匠人,誰就可以前來開鑿洞窟。這一代人的窟倒塌了,下一代人的窟再次開始。最后,只有那些最堅固、最美麗的窟能夠穿越時間。穿越時間就是在時間中匿名,匿名于萬物之中。道法自然,就要順應時間。在唐的輝煌之后,敦煌一日日走向匿名。匠人們創(chuàng)造的敦煌,道法自然又超越自然,超越自然又“復得返自然”。敦煌不是虛名,而是存在。存在就是能夠成為自己,秋天成為秋天,河流成為河流,敦煌成為敦煌,然后又回到萬物,周而復始。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莫高窟興起到19世紀末期,敦煌已經(jīng)被世人遺忘,仿佛回到沙漠,不再有作者,也沒有信徒,似乎這一切本來就“在那兒”。

      只要文明崛起,存在就會被命名,再次被命名。

      直到西方人到來,敦煌與世界的關(guān)系才改變了。敦煌不再是神龕、神器、神的匿名寓所,而是博物館的價值連城之物。斯坦因絕不會對敦煌誠惶誠恐、頂禮膜拜,但他也欣喜若狂,對于他來說,敦煌是一座不幸的、就要被流沙吞噬的寶庫。

      斯坦因名垂青史,被西方視為偉大人物,“同時代人當中一位集學者、探險家、考古學家和地理學家于一身的最偉大的人物”,他看見的敦煌是大英博物館現(xiàn)在的一部分。

      1930年,陳寅恪在所撰的《敦煌劫余錄》序中提出“敦煌學”的概念,“敦煌學者,今日世界學術(shù)之新潮流也”。

      “清光緒二十六年四月,洞中佛龕坍塌,故書遺畫暴露,稍稍流布。時人不甚措意。三十三年,匈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相繼至敦煌,載遺書遺器而西,國人始大駭悟。”

      駭悟的是什么?

      與世界諸多文明基于某種準宗教不同,中國文明可以說是基于文教的文明。

      文明在中國就像宗教一樣。敦煌起源于宗教的激情,如果只是教條主義,那么早期匠人的頂禮膜拜已經(jīng)完美。但是,敦煌的創(chuàng)造并非只是復現(xiàn)。與其說敦煌那些匿名的作者是一批藝術(shù)家、工匠,不如說他們是文人。這些偉大的文人創(chuàng)造了敦煌,敦煌超越了它的宗教性,超越了它的實用性。通過藝術(shù)之紋,文化了宗教。

      宗教興起于對大地人間的絕望和對彼岸的向往。文教則贊美大地人間,道法自然。宗教基于升華出世界的激情。激情會消退,一旦宗教式微,文教就是精神世界最后的、終極的守護者。敦煌乃是最后的、終極的。敦煌,文教之圣地也。

      起源于宗教狂熱,但最終超越了它而不朽。那些佛教徒,那些匿名于狂沙中的偉大藝人創(chuàng)造了超越宗教的東西——圣敦煌。

      人們穿越沙漠來到敦煌,頂禮膜拜的是圣泥塑、圣壁畫、圣鐵線描、圣蘭葉描、圣中鋒、圣鈷藍、圣土紅、圣朱砂、圣赭石、圣鐵紅、圣雄黃、圣湖綠、圣石青、圣石綠、圣鐵黑、圣泥金、圣磚、圣竹簡、圣書、圣吳帶當風、圣曹衣出水、圣第45窟、圣第99窟、圣第154窟……

      無數(shù)匿名于沙漠的工匠藝人創(chuàng)造了敦煌。他們像恒河沙數(shù)一樣,環(huán)繞著自己的作品,風將他們吹去,他們又從別處回來。

      入夜,敦煌的天空滿天星子,一顆顆閃耀著,就像被解放的沙子。下面,黑暗里,莫高窟在黑暗里,就像一個沙漏。

      (無 名摘自新浪網(wǎng)作者的博客)

      猜你喜歡
      佛陀圣地洞窟
      蘭亭——他和他們心中的圣地
      圣地延安 告別貧困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14
      洞窟驚魂
      春·遇見
      醒獅國學(2018年4期)2018-08-04 08:54:20
      五“地”五“鄉(xiāng)”圣地高平
      炎黃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4:48
      洞窟驚魂
      《麥積山石窟初期洞窟調(diào)查與研究》介評
      敦煌學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41
      到佛陀的國度旅游
      綠色中國(2016年1期)2016-06-05 09:03:00
      夜跑族看這里!夜跑圣地大匯總
      金色年華(2016年10期)2016-02-28 01:42:10
      當 下
      愛你(2015年8期)2015-11-15 03:31:13
      新野县| 江川县| 柳林县| 全南县| 栾川县| 保定市| 郑州市| 改则县| 靖远县| 嘉义县| 贵州省| 科技| 贡山| 同仁县| 阿克苏市| 高邮市| 瑞安市| 东台市| 长葛市| 渝北区| 株洲市| 全州县| 鹤庆县| 唐河县| 海淀区| 雅江县| 南昌市| 泽州县| 洱源县| 上犹县| 沙河市| 江门市| 鹤壁市| 阳朔县| 新乡县| 定南县| 驻马店市| 龙南县| 徐汇区| 双桥区|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