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歷史悠久的河北省,有著燦爛的文化底蘊,勤勞智慧的河北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各式各樣精彩絕倫的音樂藝術。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河北省各個單位對民間音樂越來越重視,其中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共有26項。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及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對歷史的傳承和現(xiàn)代的發(fā)展是必不可少的。促進民間音樂的傳承,加強人才的培養(yǎng),強化群眾保護精神文化的意識,對民間音樂歷史傳承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民間音樂;傳承與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代的結合
中圖分類號:J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079-02
河北省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歷久彌新,是河北省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多元文化的進入與滲透,河北民間音樂的歷史傳承和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所以,如何將河北民間歷史傳承與現(xiàn)代發(fā)展完美地結合起來是當下的重中之重。
一、民間音樂歷史傳承的現(xiàn)狀
中國有句俗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確,在我們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五千年歷史中,無數(shù)的民族智慧與結晶融入其中,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燦爛豐富的民族文化。河北民間音樂來源于當?shù)氐纳睿堑赜蛎袼罪L情的體現(xiàn),是一個時代的體現(xiàn)。
民間音樂的歷史傳承,不僅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一個民族的發(fā)展和延續(xù)。但是,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無暇顧及這些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用心去體會、聆聽的民間音樂,人們大多習慣了充斥在街頭巷尾的流行音樂,民間音樂根本無法與流行音樂相對抗,民間音樂的發(fā)展前景堪憂。
二、民間音樂歷史傳承的意義
首先,民間音樂見證了民族的歷史進程,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地域標志,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眾所周知,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一些文化并沒有用文字記錄下來,我們的先祖用民歌反映出了許多生活狀況、人文風情等,這是我們對民間音樂研究最好的方法。
其次,民間音樂蘊含了許多人文因素與生活背景,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民俗風情。民間音樂經過幾千年的的沉淀,反映了當?shù)氐奶厣?,是融合了人文藝術和地域風情的產物,同時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第三,民間音樂源于生活,充滿智慧的人民用音樂表達生活,表現(xiàn)自己的幸福,宣泄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真實是對民間音樂最好的概括。在我國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民間音樂歷久彌新,源遠流長,既有堅實的文化底蘊,又有靈活的變通融合方式,這種特殊的性質讓民間音樂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隨著歷史的長河一直流傳至今。
三、河北民間音樂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河北省現(xiàn)存的民間音樂,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種類多樣,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隨著現(xiàn)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民思想觀念的轉變,許多新興藝術方式出現(xiàn),河北民間音樂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問題與挑戰(zhàn)。
第一:發(fā)展空間的縮小。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大多源于生活的民間音樂的發(fā)展空間越來越小。許多年輕人對這種“久遠”的音樂沒有興趣,很少人愿意學習傳唱這種民間音樂,民間音樂在音樂文化傳承的這片土地上越來越貧瘠。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年輕人對民間音樂的熱情并不高,只有老年人對民間音樂還保持有較高的熱情?,F(xiàn)在政府有關部門也加大了對河北民間音樂的保護,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和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讓人們對河北民間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第二:我國的民族音樂大多是以口頭教授的方法傳承的,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自然形成了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文化傳承方式。但經過仔細研究,這些文化的傳承方式不夠規(guī)范,缺乏科學性,傳承的范圍較為集中且小,使得河北民間音樂文化不能更好地發(fā)展與傳播,人們對河北民間音樂的認知程度也不高。有些音樂在傳承時缺少了文字的記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音樂的傳承,給傳承帶來了很大的苦難。比如,常山戰(zhàn)鼓沒有鼓譜記錄,完全依靠傳承人的口口相傳來發(fā)展,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習者望而卻步。也有很多民間音樂的傳承人思想觀念陳舊,不愿傳給外人,同時年輕人也無心學習。各方面因素使得河北民間音樂的傳承難上加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就要因地制宜地做出改變,加強民間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讓河北民間音樂在新時代的潮流下注入新的血液。
第三:提高民眾對民間音樂的保護意識。民間音樂源于民間,所以對民間音樂最好的保護就是民眾對其的保護。民間音樂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發(fā)展離不開老百姓的生活環(huán)境。河北民間音樂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既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群眾的力量。河北省的民間音樂種類眾多,除了常山戰(zhàn)鼓等少數(shù)樂種的保護和發(fā)展較好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有發(fā)展危機。由于當?shù)卣畬σ恍┪幕牧私膺€不夠,導致一些瀕危項目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所以,這就需要人民群眾對民間音樂有深刻的認識,能夠自覺保護民間音樂并傳承下去。同時要加強民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這是民間音樂傳承的重要條件。
第四:注重民間音樂的生存環(huán)境?,F(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化發(fā)展迅猛,外來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使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生存環(huán)境遭到破壞。民間音樂需要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這也是民間音樂傳承和發(fā)展的基本條件。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使民眾感受到民族的凝聚力,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另一方面,可以融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里來,增加樂趣,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們可以一邊享受生活一邊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五:注重學校教育。學校是進行民間音樂教育的最好場所。通過學校的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到民間音樂,并愛上民間音樂。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了解到民間音樂的深層意義和文化底蘊。立足于河北實際,取其精華,讓民眾深刻認識到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蘊,認識到本土文化的精妙之處。在大學階段也很重要,大學培養(yǎng)的是較高層次的知識分子,他們通過對民間音樂的學習,能更好地理解文化,并加以傳播。河北的部分高校已經開始設立相關民間音樂專業(yè),并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活動,把教學和傳承緊密結合起來,提高了民間音樂的地位。
第六:政府部門要加強重視。政府部門在民間音樂歷史傳承方面應該加大力度,擴大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嚴格落實專款專用制度,為民間音樂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提高相關工作者的福利待遇,保障藝術工作者的生活問題,同時也能夠刺激這方面的人才需要,培養(yǎng)民間音樂的后備人才。
四、結語
河北民間音樂是我國燦爛浩瀚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既見證了社會發(fā)展的歷程,譜寫了社會的發(fā)展歷史,又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張名片,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體現(xiàn),所以民間音樂的傳承有著不可言說的重要意義。相關人士必須具備更加寬廣的眼界對待民間音樂,在不斷的交流與學習中促進民間音樂多元化發(fā)展。不可否認,在現(xiàn)代潮流的發(fā)展背景下,民間音樂的歷史傳承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在流行音樂和多種因素的沖擊下,發(fā)展顯得尤為困難。但我們應該堅信,只要有了全社會的關注、政府的保護、媒體的宣傳,以及我們新的傳承方法,民間音樂一定會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具有更加頑強的生命力,最終迸發(fā)出蓬勃的生機,為提高我國綜合實力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白振聲,楊建新.民族、國家與邊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
[2]何慧欣,黃云.河北民間音樂文化傳承人培養(yǎng)現(xiàn)狀調查報告——淺析河北正定民間音樂文化傳承人現(xiàn)狀[J].大舞臺,2010(02).
[3]王丹,任自峰.全球化視域下提升河北文化軟實力的路徑研究[J].大舞臺,2015,7(18).
基金項目:“2015年度河北省文化廳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BWY2015-Y-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