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曉雷
[關鍵詞]新聞采訪;特征;采訪技巧
采訪是新聞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所以如何保證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營造和諧的氛圍,使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都順利進行,采訪者最終得到所想要的信息,是新聞采訪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內容。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記者來說,獨特的采訪技巧是新聞質量的保證,掌握了新聞采訪技巧有助于記者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新聞信息,同時也可以對事實更為深入的了解。所以熟練的采訪技巧可以使新聞工作者在采訪時得心應手,獲取有價值的新聞材料,使新聞更加受到人們的專注。本文將從新聞采訪的特征分析出發(fā),探究采訪的技巧。
1.新聞采訪的主要特征
1.1時間限制
與其他類別信息不同的是新聞具有時間的時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新聞采訪的時間和內容都有時間的限制,要求新聞采訪的內容必須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完成,針對新聞是要傳播給大眾的這個特點,所以在進行采訪時要求記者有靈敏的思維,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保證新聞準確并且快速的傳播出去。
1.2保證真實
新聞是要面向大眾的,新聞的目的就是將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傳播給公眾,引發(fā)人們的思考,所以無論是在新聞的發(fā)掘過程中還是在傳播的過程中,都必須保證新聞本身的真實性,只有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新聞的傳播才更有意義。另外,事實是新聞的真正所在,沒有事實作為支柱,新聞是不存在的。新聞采訪是了解事實的重要手段,所以采訪、寫作、編輯等過程是播報一篇真實新聞的重要步驟。
1.3其他方面的特征
新聞采訪具有廣泛性,因為生活中的新聞涉及各行各業(yè)、各個領域以及每個層次,因此新聞工作者想要獲得更為全面的以及更加重要的新聞內容,就需要接觸廣闊的領域和范圍,擴大自己的工作面,深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同的領域探索新聞的線索。新聞采訪具有持續(xù)性,為了保證最新的新聞信息不斷被提供,所以在采訪時新聞工作者要根據(jù)事物的發(fā)展而改變自己的計劃,做到全方位的采訪,使得新聞的內容永遠都是第一時間的,新聞采訪具有持續(xù)性是因為事物的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外加人們的生活是不斷變化的,所以需要持續(xù)的報道。新聞采訪具有靈活性,由于新聞采訪時需要考慮的內容是很多的,所以通常都是先把握主要信息,之后針對這條主要的信息不斷擴展,因此能否保證采訪時信息的全面性,靈活性是關鍵,記者靈活多變的思考才能全面應對不同的狀況。
2.新聞采訪的技巧
2.1第一時間接近現(xiàn)場
由于新聞時效性的特點,所以在采訪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快速的接近現(xiàn)場,新聞的價值與距離新聞的遠近具有重要的關系,突發(fā)事件可以被同步報道是最有價值的。例如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交通事故都屬于突發(fā)事件,若是能夠保證在事故發(fā)生的最短時間內報道相關人員的狀態(tài)以及事故發(fā)生時的環(huán)境,則對整個新聞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對于事故的發(fā)生只是報道了車輛被破壞的情況,則新聞原本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新聞發(fā)生時第一時間接近現(xiàn)場會使新聞更加具有震撼力,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2.2選擇正確的角度
在采訪的過程中切記不可使所采訪的內容太具有主觀性,所以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記者與采訪對象之間的談話不要太片面,記者要充分挖掘被采訪者所知道的信息,不可以先入為主。現(xiàn)實中就常出現(xiàn)由于記者先入為主所以使得新聞的價值大大降低,例如供暖問題,當居民反映冬季供暖不好時,記者由于慣性思維立刻就會認為是由于施工單位偷工減料所導致的,其實在生活中導致供暖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新老管網(wǎng)換壓過程同樣會導致供暖問題的出現(xiàn)。因此,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選擇正確的新聞角度發(fā)掘問題的本質是極為重要的,選擇正確的采訪角度,與被采訪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采訪氛圍,充分尊重被采訪者所發(fā)表的意見,可以使報道出來的新聞更具價值。
2.3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所在,所以在采訪時要謹慎避免虛假新聞的產(chǎn)生。首先,要提的就是突發(fā)性的新聞,新聞要求時效性,所以面對突發(fā)事件時要靈活應對,將第一時間的消息傳遞給公眾,但是采訪工作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成虛假新聞。所以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好新聞的全面探求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擊者或者是當事人進行證實,切記急于求成,使新聞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另外,在報道新聞時記者要秉持公正的態(tài)度,尤其是對于糾紛類的新聞,記者不能夠帶有感情色彩的偏向一方,這樣不僅會削弱新聞的真實性,也會給觀看新聞的人們造成誤導。
2.4采訪過程中要深入觀察和思考
新聞記者作為采訪過程中觀察的主體,所以記者代表著受眾,因此記者在觀察問題時要用受眾的眼光看待問題。所以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要避免感情色彩的加入,不能只是從個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要做到公正。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新聞報道更加具有真實性和吸引力,滿足人們對新聞的需求。另外,在采訪的過程中為了挖掘新聞背后的本質問題,記者要善于思考,深入觀察,記者不單單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更要觀察到事情的本質,全面思考問題。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可以通過一件小事的報道而映射出社會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引發(fā)人們深度的思考,這樣的新聞才更具價值。
3.結語
在信息化的社會新聞以多種形式在人們的生活的各個領域迅速傳播,新聞已經(jīng)發(fā)展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同時新聞也是輿論的重要工具,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全面的考慮問題,全面挖掘被采訪者所知道的信息。新聞采訪具有時效性,因此要有時間的限制,并且要保證真實性,采訪的過程更要講求技巧,記者要第一時間接近現(xiàn)場,之后選擇正確的角度開始挖掘信息,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對新聞深入思考研究。
參考文獻:
[1]徐瑩.如何提高電視新聞采訪的藝術性 [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6).
[2]牛曉蓓,公偉成. 電視新聞編輯技巧與 運用[J].青年記者,2010(08).
[3]王秀紅. 淺談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 .內 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