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蘊桐
300%的品味
文/侯蘊桐
開始看漫畫,是十幾歲;仍在看漫畫,還是十幾歲。只是當時,可以四舍五入為十歲;而今可以近似為二十歲。摸著燙金的“300%”,心中陽光普照。若是沒有她,又有誰能給我如此的幸福?
天氣并不好,道路上還有未打掃干凈的積雪。對于一個剛剛練完琴的琴童來說,撲向家里的大床成了最大的愿望。余光掃過,那B5紙大小的漫畫進入了我的視線。
那時的《漫畫世界》還很羞澀,排版工整到了格式化。可是這種近乎質樸的布局卻讓我感到了一次莫名的,有關希冀的興奮。買下了她,差點坐過了站。不斷翻閱著一頁頁黑白、彩色,疲倦辛勞一掃而空。那種冬日咖啡般的暖意,霎那間占據(jù)了我心中無可替代的位置。
如今還記得,漫畫中有一只黑白相間的貓,叫做“牛奶”,恬靜卻不慵懶的過著自己的小生活。當時對此有種“雞肋”之感,卻印在了我的心底。也許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也許是漫畫和我有個約定。
這一路,也常有不快樂或不清晰相隨。記得有個人說過我有些小強勢。是啊,曾幾何時,我那樣執(zhí)著于“努力學習,就一定有回報”的定式,人與人交往一定要有高低上下之界限。被人不理解,其實內心早已與自己自我對立。
幸好我的身旁還有她,漫畫,依然在那里,在原點不離不棄。所以我感念《兄妹八點檔》的大城市溫暖;熱忱于《紀樺蓮》中那千年執(zhí)戀;振奮于《超智能乒乓》里熱血汗水。一次次翻開她,心中那傷人又刺己的鋒芒,已漸漸撫平。
她不會告訴你世界一切都美好,只是以你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一旁默默引導你如何生活得更好。即使你覺得困窘,原點處,她仍為你點一盞幸福明燈。
進入高中,似乎因為繁忙,漫畫在與我漸離。當然,這是表象。就算只身在外,每周打電話仍必黏老媽:“漫畫出沒出?出了要買到啊······”只要觸碰到她,便安心投入下一段奮斗。
漫畫配著文字,幸福感充盈我心。不知作文中,曾引用過多少配文,更不曉曾在文章中再現(xiàn)過多少圖畫意境,仍有人覺得漫畫是幼稚的解說,只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只有近距離了解,才能以“極夫游之樂”。
漫畫,對于幾近成年的我來說,已不再一定是休息時的慰藉,或無聊時的排遣,而是純粹的熟悉與依戀。這幾年,很多人在我身邊來去,很多人漸漸改變。而只有她,以純粹的方式,嵌入我的呼吸。
過去如何?早已成往事。
未來如何?任誰都無法預料。
我能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的一小段時光。
因為有你,漫畫,我學會品味幸福。
這一刻,下一刻,但求攜手,一路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