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蓮
嫁接是花木繁殖的重要方法,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育苗的經(jīng)濟效益。嫁接能否成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接穗和砧木的親和能力外,主要還有以下幾點:
1.接穗。接穗最好選用健壯母株外圍發(fā)育充實、芽眼飽滿、粗細均勻、無病蟲害的健壯枝條作接穗,枝條最好是一年生的中間部分充實而飽滿的芽,用2~3年生枝條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較低,越是充實的幼嫩組織,愈傷組織的形成能力愈強,利于愈合。在生長季節(jié)內(nèi)嫩枝嫁接,接穗以使用營養(yǎng)充足且達到一定成熟度的枝條為好。嫩枝嫁接最好在新梢旺盛生長停止后進行,一般在5~6月以后嫁接為好。春季萌芽后到新梢旺盛生長時嫁接,其成活率則較低。
2.砧木。早春嫁接,應(yīng)在砧木根系進入活動狀態(tài)后進行。因為愈傷組織愈合和接穗萌動生長,都要靠根系吸收養(yǎng)分。砧木本身要生長健壯無病,其直徑一般以1~2厘米、2~3年生為適宜。
3.溫度。春季嫁接過早,溫度偏低,砧木、接穗形成層剛剛開始,愈傷組織增生較慢,嫁接后不易成活。一般花木的枝條在0℃條件下,愈傷組織形成的能力十分微弱;4℃左右時,愈傷組織形成很慢;在5~32℃條件下,愈傷組織增生迅速,且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32~39℃則速度變慢,而且會引起細胞的損傷;超過40℃時,則愈傷組織死亡。因此,春季無枝葉枝接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這時氣溫回升,但又不是很高,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接穗尚未發(fā)芽,是嫁接的黃金時段。進入夏季后,花木葉片發(fā)育完整,這時可以進行綠枝嫁接。秋季氣溫下降明顯,一般花木葉片由枯轉(zhuǎn)黃,這時可將砧木和接穗一起貯于窖內(nèi),冬季在室內(nèi)嫁接,愈合后春季移栽到大田?;旧a(chǎn)上常用芽接方法,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也應(yīng)避開高溫或低溫時段。
4.濕度。濕度包括嫁接濕度、大氣濕度和土壤濕度。濕度合適花木嫁接后容易成活。據(jù)試驗,接穗和砧木自身含水量以50%左右為好。如果砧木和接穗自身含水量較低,就應(yīng)提前澆灌,以保持應(yīng)有的濕度。嫁接時的空氣濕度適宜,在切層表面能保持一層水膜,對愈傷組織有促進作用。嫁接時空氣濕度若過于干燥(大約10%~20%)就要人為創(chuàng)造條件,如提前噴水或用濕布包裹覆蓋接穗,也可用塑料膜扎緊傷口,用濕潤土對嫁接面進行捂培,保持適宜的濕度,有利于接口的愈合和芽眼的萌發(fā),提高成活率。
5.光照和水分。在黑暗條件下,接穗削面上生出的愈傷組織成乳白色,比較柔嫩,砧木和接穗的接面易愈合;在強光下的形成的愈傷組織少而硬,呈淺綠色,不易愈合。因此,在接穗從離開母體到嫁接這段時間里,要保持接穗的無光保管。同時在嫁接包扎時,也須注意嫁接口的無光條件。另外,在嫁接時應(yīng)避開光照少的天氣時段。如陰雨天、霧天等,因為嫁接完成后則需要較強的光照,因接穗上帶有葉片,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生產(chǎn)同化物質(zhì),可以促進接穗萌發(fā),強光會使接穗水分蒸發(fā)快,嫁接部位覆蓋材料溫度上升快,接穗易凋萎,一般在遮光條件下嫁接,成活率較高,嫁接后下雨對成活不利,陰雨天常會造成愈傷組織滋生霉菌或因長期陰雨天氣不見陽光而影響嫁接成活。若遇久旱不雨,嚴重缺水,澆灌不及時的砧木或接穗,可能導致早期落葉,造成苗木形成層的短期緊縮,這樣也不利于枝芽發(fā)育。
7.大風。嫁接時遇到大風,易使砧木和接穗創(chuàng)傷面水分過度散失,影響愈合,降低成活率。當新梢長到30厘米左右時,要貼近砧木立1~1.5米高的支柱,將新梢綁在支柱上,防止大風吹折新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