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
【摘 要】韓國語的詞匯主要是由漢字詞、固有詞和外來詞三部分組成。其中外來詞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在近些年的發(fā)展尤為迅速,因此,對外來詞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從韓國語中外來詞的類型和影響兩個大的方面對外來詞進行分析說明希望能韓語學習者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韓國語;外來詞;類型;影響
一、韓國語中的外來詞類型
1.純音譯詞。
顧名思義,就是從韓國語中找出與外來詞匯發(fā)音相識的音加以拼寫而成的詞。這類詞匯的一大特點就是不考慮詞匯本身的意義,只是單純的保留了發(fā)音而已。這類詞在韓國的使用情況特別多,從日常生活到尖端科技,可謂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下面簡單從幾個方面對這類詞匯進行舉例說明。
1)穿著方面
2)飲食方面
3)出行住宿生活用品方面
4)洗化方面
5)高科技方面
6)廣播電視電影方面
2.半音譯詞。
一般是由母語詞和外來語兩個部分組成的詞。如:
3.音譯兼意詞。
即,在兼顧發(fā)音的同時也有意義的詞。這類詞在漢語當中存在是比較多的,像眾所周知的“Coca Cola”,在中國被稱為“可口可樂”,就是這種典型的音譯兼?zhèn)涞睦印T陧n語中這種例子也是有的,但是為數(shù)不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東國大學的校訓“Do Dream”,直譯的話就是做夢,即學校號召年輕人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并為了夢想努力。根據(jù)這一深層內涵,“Do Dream”被譯為在韓語中的意思為敲,敲門的意思,即在學校期間通過自己的努力,敲起自己的夢想之門。這一翻譯,不僅兼顧了韓語的發(fā)音,而且也兼顧了詞語的原意,可以說是音譯兼顧意義翻譯的代表性詞語。
二、外來詞使用的影響
外來詞作為詞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存在于各種語言中,韓國語也不例外。因此,對于外來詞的存在,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它的存在所產(chǎn)生的意義卻是值得深思的。下面就從兩個大的方面,就外來詞使用的影響進行一下探討。
1.外來詞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
第一,外來詞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使得語言中詞匯量變得豐富,使文化交流更加頻繁。
新語言的使用,使得原有的語言變得更加充滿活力,對事物的描寫也更加準確到位。不僅如此,也使得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活躍,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交流也更加頻繁,更有利于世界各國間的共同發(fā)展和交流。
第二,有利于韓國語構詞能力的增強。
韓國自解放以后,與西方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增多,外來詞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在使用的過程中,與純粹韓國語的結合也日益完善,特別是與后綴的結合。比如“-tic”在英語中是形容詞的后綴,在韓國,人們以形式構成新詞并成為。再比如說“hotel”“motel”中的“-tel”與原有的韓國語結合形成了新的詞匯,如等。這一構詞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了新的一種構詞方法,有利于韓國語構詞能力的增強。
第三,有利于韓國社會的發(fā)展。
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在先進事物和先進文化的傳播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高科技時代,大量外來詞的使用,加快了先進技術方面的交流,同時也加快了韓國社會的發(fā)展。不僅如此,韓國企業(yè)為了得到世界的認可,在企業(yè)和商品的命名上也越來越傾向用英語或者拉丁文。比如韓國的現(xiàn)代汽車就是用拉丁文“HYUNDAI”來命名的,這樣更有利用向著國際市場的邁進。通過語言加強韓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強化與國際社會的交流,推動韓國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2.外來詞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
第一,韓國語固有詞的衰落。
同一事物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詞來表達,說明了這種語言詞匯的豐富性。但是這種想象的存在,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韓國語正處在新舊語言的交替變化中,在變化中韓國語會朝著哪個方向發(fā)展,是韓國語言研究人員所擔心的問題所在。如今的韓國到處都有外來詞的使用,比如很多人都在說,這一表達方式使用的增多,也暗示著固有詞的衰落,韓國語會不會失去了自己的特點呢?這是值得每一個韓國人深思的問題。
第二,交流上產(chǎn)生的問題。
每個人對外來詞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由于年齡的差異,年輕人和年長者,對外來詞的接受程度就不同。很多的時候,年長者聽不懂年輕人在說什么,他們就會問:是什么意思啊?”這樣不僅使得家庭內部的交流產(chǎn)生問題,甚至在社會上也容易出現(xiàn)交流上的障礙。從韓國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使用外來詞最多的就是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40-50歲之間的人使用就不是很多,60歲以上的人使用的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