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萊蓬
中鐵七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430074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促進了鐵路運輸的快速發(fā)展,鐵路橋梁作為生產運輸的基礎設施,隨著機車軸重的增加和速動的提高,對其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提高鐵路橋梁施工的質量,就必須采取先進的技術對施工進行指導,其中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對提高施工的進程和保證施工的質量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工藝
引言:
鐵路工程發(fā)展日益發(fā)達,隨著動車、高鐵的投入運行,大大加快了運輸的效率,為生產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鋼筋混凝土結構為鐵路橋梁的主要結構,而混凝土結構自身重量大,這就要求鐵路橋梁的施工設計要更加科學合理,重視橋梁樁基礎的施工質量,使橋梁樁基礎的質量和承重力要達到預期效果,確保施工質量和進度,提高鐵路運輸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一、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情況分析
為使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能夠順利開展,在施工前期首先要對施工環(huán)境、鐵路橋梁樁基礎的位置確定、樁基礎的護筒準備以及樁基礎的鉆孔泥漿等施工情況進行分析。
1.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環(huán)境的分析
鐵路橋梁樁基礎的施工環(huán)境主要是指樁基礎的施工現(xiàn)場,在樁基礎施工進行之前要對施工現(xiàn)場的土壤情況、水質情況等進行仔細的調研和核查,并根據調查結果來確定施工計劃。若樁基礎施工現(xiàn)場的土壤為軟土,首先就要進行夯實硬化工作;若施工現(xiàn)場土地較為干早則需要及時的將施工現(xiàn)場表面及土壤中的障礙物清掃干凈,必要時采取一定的硬化處理;若水文情況為淺水則要采用引橋法,為深水則要采用主橋法,做好相應的平臺平整工作,保證鋼管柱的穩(wěn)定性和牢固性。
2.鐵路橋梁樁基礎的施工位置分析
下一步準備工作是要在場地上進行樁位測定,即借助木樁對樁位的中心和標高明確標識,在進行護樁的埋設。在護樁埋設時,要注意保持樁頂與地面高度一致,并用砂漿進行固定處理,在深水環(huán)境中,要借助鋼護筒進行固定,保證樁的牢固性。
3.鐵路橋梁樁基礎鋼護筒的施工準備分析
護筒結構的設置有助于提高樁基礎的穩(wěn)定性。鐵路橋梁樁基礎的護筒多采用鋼護筒,根據施工要求的不同鋼護筒的厚度和高度也不同,一般在護筒的底部和頂部都會采取加厚措施,護筒的高度都大于兩米。對于施工現(xiàn)場為早地的土質情況,需用粘土在鋼護筒底部周圍進行夯實。此外,在埋設護筒時,護筒和樁位的中心位置要高度一致,減少偏差對施工造成的影響,確保護筒之間的正確銜接。
4.鐵路橋梁樁基礎的鉆孔泥漿準備分析
在進行樁基基礎施工之前,需要準備充足良好的造漿粘土或者是膨潤土,并且適當的布置泥漿的循環(huán)和凈化,建設好各種施工池,保證泥漿的合理傾倒,為整個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便利的條件。
二、鐵路橋梁樁基礎的施工工藝
1.鉆孔及質量控制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工藝在鉆孔的前期階段,應該將泥漿泵和轉盤進行預啟動,在泥漿的輸入數量達到標準要求以后再進行鉆進工作,迅速的完成接卸鉆桿工作,避免停鉆時間過長而導致孔底出現(xiàn)沉淀積累。在正式的鉆進過程中,應定時檢測鉆具的長度及鉆桿是否出現(xiàn)彎曲現(xiàn)象。在鉆孔工作完成后,還應該對孔深和孔徑進行深度檢查,并確保其垂直度,在檢查完畢后將水泥投入孔中,使用鉆錐進行沖擊從而使泥漿、鉆渣及水泥等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使用掏渣筒進行掏渣,然后在孔底注入適量的稀泥漿進行換漿,直到孔底的沉渣厚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鋼筋籠的安放,完成清孔后展開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在溶洞環(huán)境下進行鉆進施工時,要根據現(xiàn)場施工條件選擇合適的鉆進方法。對于淤泥或軟弱粘性土等充填物時,要提前向孔內投入片石、粘土混合物,還要對固壁進行適當的沖砸;對于卵石層、砂層還應該適當的提高泥漿的相對密度和粘度。在泥漿漏失現(xiàn)象不再出現(xiàn)時,才可以轉入正常鉆進施工。如果遇到多層溶洞,先對溶洞大小和是否為串珠狀溶洞進行判定,如為串珠狀溶洞,且漏水,則直接采用鋼護筒通過,其施工方法見“過串珠狀溶洞施工”,如不存在這種情況,則采取向溶洞內直接充填片石和粘土,泥漿護壁通過。如果遇到半充填的溶洞或特大型溶洞,并且溶洞上方還存在較厚沙層時,先向孔內回灌濃泥漿,同時拋填塊石和粘土球,采用小沖程沖砸固壁,直至漏漿現(xiàn)象消失。
2.清孔
灌注樁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相對比較廣泛,清孔作業(yè)可以有效使泥漿的比重達到灌注要求。清孔共需要兩次,首先應在鉆孔的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第一次清孔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工程的質量,相對來說,第一次清孔工作的工作強度較大,需要清除大量的沉渣和泥塊。而第二次清孔則是為了降低沖力而采用粗截面導管的形式進而完成鋼筋籠和導管的布置后進行的。第二次清孔主要是為了清理因以上工序孔中產生的泥塊沉渣。在兩次清孔過程中,都應該注意鉆孔的情況,避免出現(xiàn)坍孔的現(xiàn)象,繼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在制作鋼筋籠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的要求,利用螺旋或者焊接環(huán)形箍筋,確保鋼筋籠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避免在運輸或吊裝的過程中鋼筋籠出現(xiàn)變形等問題,出現(xiàn)安全隱患。另外,應該在特定的位置對箍筋進行加固,將預制的混凝土小圓盤套在加強的箍盤上,對鋼筋外設一層保護層,避免撞孔壁的情況出現(xiàn),還可以對鋼筋籠的保護層增加額外的控制,進一步提高鋼筋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在鋼筋籠被吊起之后,應該對其進行垂直扶正,在鋼管的方向上將鋼筋籠下放。在成孔后就安放鋼筋籠,避免出現(xiàn)過量的孔底回淤。當鋼筋籠發(fā)生上浮現(xiàn)象時,要馬上停止?jié)仓?,并計算已澆混凝土標高和導管埋深,對于可以拆除的導管,必須拆除后進行澆筑,上浮現(xiàn)象可能消除,當鋼筋籠已經上浮了,應準確計算導管埋深和已澆混凝土標高,在導管提升的最大限度內,快速提升,緩慢下放,反復幾次,上升的鋼筋籠才會復原到原來的位置。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要及時檢測和記錄導管埋深和混凝土澆筑標高。切不可因浮籠問題而把導管拔出混凝土面。
4.灌注混凝土
在配制混凝土時要確保砂和碎石等混合材料的級配良好,以便于加強混凝土的灌注質量?;旌狭系淖畲蟪叽绾徒Y構物的尺寸應盡量保持匹配,使鋼筋的間距及混凝土的澆筑等環(huán)節(jié)得到嚴格的控制。而在雜物的含量方面也要保證集料可以符合相應的要求,通常需要清除掉雜物中的不良雜質。與此同時,在焊接導管時要使用要求厚度的鋼板,以便使其作為灌注混凝土的基本工具。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樁徑及樁長等實際情況確定其具體直徑,在進行正式灌注之前,保證混凝土的澆灌質量,并且根據初盤混凝土凝固的時間來確定灌注的時間。首斗灌注必須加隔水塞,未加隔水塞不得灌注,首批灌注的混凝土量要能夠確保導管埋深超過1.5 m,因此要求儲料斗、漏斗及輸送泵中的混凝土量足夠充分。首次灌注混凝土時,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使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5 m以上。
結語:
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鐵路與橋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樁基是橋梁和鐵路的基礎,樁基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橋梁鐵路的承載能力,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工程的施工速度,使施工質量得到可靠的保障,深入探究鐵路橋梁樁基礎施工技術在鐵路實際建設中的應用要點對于提高鐵路建設施工質量,確保鐵路運輸的安全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世東.鐵路橋梁大跨度組合橋式結構的應用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05.
[2]黎梓良.巖溶地區(qū)橋梁樁基礎施工[J].廣東科技,2008.
[3]李浩勇.宜萬鐵路巖溶地區(qū)橋梁樁基礎處理的體會[J].鐵道勘測與設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