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讀書日,我們不僅要倡導讀那些我們想讀的書,還要提醒和不倡導讀那些我們本質上并不喜歡的書。人天生就是有好惡的,不喜歡的事,我們怎么做都做不好。對于讀書,現(xiàn)在的人往往言行分裂。據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68.8%的國民認為當今社會閱讀對于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蛇@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讓我們做起來咋就這么難呢?
因為我們的閱讀不是悅讀。一直以來,我們都說“書自有黃金屋、顏如玉”,說“書山有路勤為徑”,直到現(xiàn)在還有不少人認為讀書要讀有用的書,看閑書不算閱讀,無目的地讀書也不算閱讀,看雜志刷微博那種碎片化閱讀當然更不算閱讀??蛇@樣,卻很容易變成為了讀書而讀書,而這才是最要不得的一種閱讀方式。
我們一再強調閱讀會帶給我們的好處和重要性,卻忘記了閱讀帶給我們的最大的意義其實應該是愉悅。
所以我們今天,不應該再批判大眾不讀書,或者讀的都是些沒用的武俠仙俠、重生都市等網文。讀書首先是一種消費行為,和吃飯一樣。試問,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接受醫(yī)生的那套理論,只吃淡水煮過的雞胸肉和高蛋白物質呢?我們首先要吃得愉悅,其次才是營養(yǎng)。
美國整個圖書市場銷售的圖書,40%是虛構類的小說。而在歐美市場,法國、德國、英國等國的圖書35%~38%是小說類。由此看出,人們對小說類圖書有巨大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應該從讀小說開始。
為此,當公交車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捧著手機看小說的家庭婦女時,我們應該感到愉悅,而不是再一次地批判和感慨“好書無人讀”。
好書,始終都有其價值,而其價值,絕不僅僅是營養(yǎng)價值,更有帶來閱讀快感的價值,豐富生活,滿足人們情感的價值。
在過去的歲月,中國人成年前沉浸在教輔和試卷里,工作后沉浸在成功學、國產或者外國的心靈雞湯以及營銷神話。最后,人生垂垂將老,才想起撿些國學解讀和養(yǎng)生秘笈來讀。人生轉瞬即逝,閱讀始終都是帶著強烈的目的,而這些閱讀,何曾有過一個爽字。
讀書有許多功效,許多目的,許多方法,而在這一個讀書日,我們先撿著這個字“爽”。
當我們不再為了考試、生活、求職而開始閱讀時,人生的悅讀才會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