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杰
說到“理財”這個詞,也許很多人覺得很陌生,但它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所以,學(xué)會理財,不但能避免將來你的錢貶值,還會讓你的錢生錢。我就以我的親身經(jīng)歷,來告訴大家怎么從“理財菜鳥”變成“理財大咖”吧!
一天,我正向媽媽抱怨零花錢不夠花,媽媽向我宣布了一個讓我震驚的消息,她竟然讓我自己去掙零花錢。媽媽讓我周末獨自去公園把她做的布丁拿去賣。媽媽說,賣布丁的收入,除去本錢,利潤歸我,正好讓我體會一下賺錢的辛苦。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內(nèi)心異常痛苦: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去干這種事呢?賺不了多少錢,而且還在炎炎烈日之下,這不得把我累壞啊,媽媽真狠心!
沒辦法,誰讓她是家長呢!出乎我意料的是,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這份艱苦的“工作”。每天我會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公園,由于媽媽做的布丁味道不錯,每天都能賣出去不少,除去成本,我每天都能賺幾塊錢。雖然賺得不多,但這小小的收獲讓我很有成就感。
我在心中盤算著:如果我一周賺40多元,一個月差不多就有將近200元錢的收入了??墒俏也⒉粷M足,我要想更多的辦法賺錢,于是,我開啟了四處賺錢的模式。除去賣布丁,我也開始在家中幫媽媽做家務(wù),賺取“工資”。雖然這些帶給我的收入不多,但積少成多,一年下來,我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在明白了賺錢的辛苦后,我也漸漸懂得了省錢的真諦。每當(dāng)我想要去買東西的時候,我會先在紙上列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記在心中。而每當(dāng)我想要花錢時,我會理性地想清楚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還是只是自己心中的貪欲在作祟,然后再做出決定。而每次買東西,我也要貨比三家。我買東西的標(biāo)準(zhǔn)是實用、物美價廉。所謂“實用”,就是這件東西買完后,使用的時間一定要久一點兒,不要頻繁地更換,這也算是理財?shù)囊粋€小竅門吧。
現(xiàn)在,我賺的錢越來越多了,這又讓我動起了腦筋,怎樣才能讓錢生錢呢?存銀行?利息太少;買股票?風(fēng)險太大;投資黃金和房地產(chǎn)吧,這點兒錢實在不算什么……
終于,在反復(fù)思量后,我找到了最佳答案:我把總數(shù)分為三份,一份存進銀行,一份投進股市,剩下的作為流動資金。之所以拿出來一部分作為流動資金,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說不定還能發(fā)現(xiàn)更好的投資渠道呢!看吧,我現(xiàn)在時時刻刻都在想著理財。
如果你現(xiàn)在還沒學(xué)會理財,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吧,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理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