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孫艷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針刺配合音樂療法治療抑郁癥療效的臨床觀察
李影 孫艷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目的 :觀察針刺與針刺配合音樂的臨床療效的差異性。方法:將45例患者隨機分為針刺組22人,采用取神門、百會、印堂、合谷、太沖。針刺配合音樂組 23人 ,針刺同針刺組,同時配合音樂。分別觀察二組在治療前和治療后2周,4周,6周HAMD量表總分的變化情況。結果針刺配合音樂組愈顯率和總治愈率與針刺組比較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刺配合音樂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針刺組,能夠提高抑郁癥的治療效果。
抑郁癥 針刺 音樂療法
抑郁癥是指以持續(xù)的心情低落為主,伴隨著意志行為減退等為主的情感障礙性疾病。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的加快,抑郁的人群逐漸曾加,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估計抑郁證以超越心血管疾病成為人類第二高發(fā)疾病,終身患病者在3%-5%[1]。抑郁癥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疾病。近一些年中醫(yī)針灸治療抑郁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臨床,并且取得的了良好的效果,針灸以其副作用小,價格便宜的獨特優(yōu)勢,使廣大患者易于接受。因此為了提高治療效果,豐富治療方案,我們對針刺加音樂組與針刺組治療效果進行臨床對照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45例抑郁癥患者均來自盤錦市盤山精神康復醫(yī)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年齡25-65歲(包括25歲和65歲)的門診及住院被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按照輕中度納入標準,隨機分為針刺組、針刺配合音樂組(簡稱針樂組)
針刺組:取神門、百會、印堂、合谷、太沖[2],共23例,男11例,女12例,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2年。針樂組組:共22例,男10例,女12例,針刺方法同針刺組同時聆聽患者自己喜好的音樂。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為臨床確診的抑郁證患者,診斷標準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和診斷標準》[3]
(2)無嚴重聽力障礙及語言障礙者
(3)無精神發(fā)育遲滯者
(4)年齡為25-65歲
1.3 排除標準
(1)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器質性疾病導致的抑郁
(2)排除有其他藥物引起的抑郁
(3)正在服用抗抑郁藥或抗抑郁藥理作用未洗脫者
(4)有自殺傾向者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表2
2.1 針刺組
取主穴取神門、百會、印堂、合谷、太沖,根據臨床辯證加減穴位1-2個,采用40mmX0.30mm針灸針,毫針針刺,常規(guī)操作后,行針時間為30S,隔日一次,一周3次,治療6周。
2.2 針樂組
針刺方法與針刺組相同,針刺得氣后,根據患者的文化背景,年齡,個人喜好,由患者自行選擇音樂,并且每位患者配對耳機,要求治療的環(huán)境明亮,安靜。音樂的分貝以患者適應為度。隔日一次,一周3次,共治療6周。
3.1 觀察指標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HAMD)于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4周,6周進行評分評價。
3.2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HAMD抑郁量表減分率評定療效。顯效HAMD積分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有效HAMD積分較治療前減少25%-50%以上,無效HAMD積分較治療前減少不足25%。
3.3 治療結果
3.3.1 由表1可以看出針刺加音樂組的愈顯率,總有效率與針刺組相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針刺加音樂組療效優(yōu)于針刺組。(針刺組脫落2例,針樂組脫落3例)
3.3.2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見表2),兩組治療后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組間治療后比較HAMD的評分有明顯差異(P<0.05)。
抑郁癥的發(fā)病有心理,社會,生理等很多因素,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抑郁癥的發(fā)病人群逐年增加,而且越來越來年輕化,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中有很多抗抑郁藥,雖然具有起效快,療效明顯,作用強,但其存在不良反應[4],因此尋找一種療效明顯,不良反應少的臨床治療方法,成為臨床醫(yī)生的重要任務。抑郁癥屬于中醫(yī)的“郁病”的范疇,近些年中醫(yī)對此病的研究逐漸深入,而針刺以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而引起廣泛的關注[5-6]。本次臨床觀根據中醫(yī)中郁病的發(fā)病機制,肝氣郁滯,肝郁化火的特點,采用疏肝解郁,醒腦開竅的方法,而起到治療作用。
音樂治療是在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充分的運用了其獨特的生理和心里效應,而達到心里,生理以及行為等身心的康復作用[7]。目前在現(xiàn)代綜合醫(yī)院的精神科中經做為一種常規(guī)的治療手段廣泛的應用與臨床,音樂治療應用與臨床,形式多樣,但最簡單易行的就是聆聽音樂,聆聽音樂又可成為被動音樂?;颊咴谛蕾p音樂時,可調整生理節(jié)律和心理平衡;調動思維的記憶、聯(lián)想、想象等各種因素[8],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本次臨床觀察,運用中醫(yī)臨床理論與音樂治療相結合,通過兩個療程,初步說明了針刺配合音樂對治療抑郁癥有良好的療效,彌補了針刺治療的空白,但是本次臨床觀察樣本量偏少,可能會對本次的觀察結果產生影響,在以后的臨床治療中將進一步研究,為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
[1]羅文政,張清仲,賴新生.解郁調神針刺法治療失眠伴抑郁障礙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0,11:899-903.
[2]劉金鵬,孟莉,于新茜,吳鳴.安神清腦針灸法治療焦慮癥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08:152-153.
[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03:59-63.
[4]李雯. 綜合醫(yī)院抑郁障礙的臨床特點和治療[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06:424-425.
[5]符文彬,樊莉,朱曉平,何青,王玲,莊禮興,劉遠聲,唐純志,李穎文,嚴潔.針刺調肝法治療抑郁性神經癥的臨床研究[J].針刺研究,2006,06:355-358.
[6]羅和春,Ureil Halbriech,沈漁,孟凡強,趙學英,梁煒,譚春香,韓毳,周東豐,劉平.電針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療效的對照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3,04:26-30.
[7]劉剛,袁立霞.針刺配合音樂療法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2005,06:390-392.
[8]王建華,王飛,張麗娟,謝立娟,鄭麗雅.音樂針刺同步法治療腦梗死上肢運動障礙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5,04:574-576.
R245.3
A
1674-2060(2016)03-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