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浩云
龔賢的藝術及市場走向
□ 朱浩云
《山水冊頁》 (局部) 清· 龔賢
《千巖萬壑》 (局部) 清· 龔賢
南京,曾是明代皇帝的居住地,也是當時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明代滅亡后,清朝建都北京,而不少遺民畫家仍聚集于南京,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當時,他們在舉國上下皆以元畫為宗、陳陳相因、摹習成風的環(huán)境下,標新立異,打破了“家家子久、人人大癡”的單一乏味之景況。其中,成就最大的為以龔賢為首的“金陵八家”(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謝蓀八人)。
龔賢(1618-1689年),江蘇昆山人,寓江蘇金陵(今南京),筑半畝園于清涼山。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又名豈賢,字半千、野遺,別號柴丈、半畝、半山、柴公、清涼山下人、鐘山野老等。龔賢10歲左右喪母,繼母善畫,龔賢受其熏陶,自幼即喜歡涂抹。以后,隨父遷居南京。當時,董其昌在南京任禮部尚書。由于父親的關系,使得14歲的龔賢有機會向董其昌學畫。再加上當時惲向、李流芳、鄒之麟等著名畫家都匯集于南京,使龔賢得以與他們交往,藝術眼界大開。晚年隱居南京聚寶門外,筑半畝園,賣畫、課徒為生。
龔賢以山水畫名世,取法董源,重視寫生。他認為“董源實為山水家之鼻祖”“故余遠慕董源”。在此基礎上,他學習沈周挺直凝重的筆法,又將吳鎮(zhèn)的濕筆結合其中,故險峭中更顯蒼渾。后人將龔賢的山水畫分為“黑龔”和“白龔”兩種風格。“黑龔”山水,用墨層層染漬,實際上這種畫法就是“積墨法”,沉重樸實,墨氣濃厚。龔賢的山水畫,可謂是集董源、巨然、范寬、米芾、吳鎮(zhèn)、黃公望、沈周、董其昌之大成。清秦祖永評其畫:“墨太濃重,沉雄深存中無清疏秀逸之趣。而‘白龔’是一種格調(diào)明快、極少皴染、近乎白描的畫風,這一畫風受董其昌的影響較大?!庇衷凇锻┦a論畫》中稱:“筆墨極淡逸,與習見者不同,知此老之畫非一味濃重也?!饼徺t曾以授徒為生,他的繪畫思想多有建樹。從其《課徒畫稿》中可以看出,他的繪畫理論都是從自然造化而來,并把繪畫提高到與天地造化同等的重要位置。龔賢的山水畫對后代影響很大,尤其是龔賢的“積墨法”成就最高,為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增添了奇光異彩,現(xiàn)代黃賓虹、李可染都曾受其影響。龔賢的傳世作品,有《江山臥游圖》 《千巖競秀》 《千巖萬壑》 《中峰蒼翠圖》《掛壁飛泉圖》等。
龔賢的作品,過去主要在紐約市場交易,數(shù)量很少。1992年,紐約佳士得曾推出過一件《云境仙家園》,以12.1萬美元成交,價格尚可。20世紀90年代,國內(nèi)藝術品拍賣興起后,龔賢的作品在市場上露面不多;1997年,他的《南山圖》立軸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35.2萬元成交,此價格在清代名家中并不低;1999年,《山水》扇面在北京翰海獲價6.05萬元,價格也十分理想。同年,《月照寒潭》立軸在朵云軒以7.92萬元拍出。近幾年,龔賢的作品略有上揚。2001年,《遙對數(shù)峰》立軸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以16.5萬元成交,同年《山水》立軸在藝蘭齋以30萬元拍出;2002年,《夢古草堂》被佳士得拍至10.75萬港元;2003年,《春溪草堂》立軸和《湖光村灑圖》立軸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分別以44.33萬港元和83.65萬港元成交。2004年,《山水》扇面在嘉德拍賣會上估價只有2-4萬元,結果經(jīng)過激烈的競投,以46.2萬元拍出;2005年,《山水》在北京華辰以1320萬元成交,龔賢作品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2007年,《仙山樓閣圖》在北京長風獲價985.6萬元。2010年,《群峰石潭圖》在保利獲價837.6萬元;2011年,《山水》在北京傳是以805萬元拍出。2013年,《別館高居圖》在嘉德隆重推出,估價12-150萬元,當時有專家認為,這是拍場所見最精湛的龔賢作品,該作上拍后,受到眾多買家追捧,最后被一買家以3737.5萬元收入囊中,不僅創(chuàng)下龔賢作品市場的最高價,而且高出估價24倍。隨著龔賢作品價格的扶搖直上,也帶動老沖頭的價格。2006年,一件龔賢(款)的《山水》手卷在嘉德拍賣會上估價6-7萬元,成交價卻高達60.5萬元,高出估價達10倍,讓人驚嘆不已。
龔賢的書法也頗具特色,尤其是行草書,頗受藏家青睞。1998年,《草書詩文11開冊》在中國嘉德獲價15.4萬元;2002年,《行草書》立軸在北京翰海獲價2.8萬元;2005年,《行書》在北京翰海以55萬元成交。近幾年,他的書法價格出現(xiàn)狂飆。2012年,《行書漁歌子卷》在匡時獲價2070萬元; 2013年, 《自書詩24首卷》在嘉德以2645萬元成交。從上可以看出,龔賢的作品上升勢頭較明顯,后市有望繼續(xù)保持強勢。
《掛壁飛泉》 清· 龔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