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頭頂燈”的橡碗謠

      2016-10-31 06:04高國鏡
      飛天 2016年9期
      關鍵詞:橡樹秀才團長

      高國鏡

      1

      橡木溝的秋色有一半是橡樹的顏色。那年金秋時節(jié),秋色正濃,橡樹的葉子也漸濃。一棵棵堅挺堅硬的樹干托舉著一層層枝繁葉茂的樹冠,那橡樹的葉子也像微型的手絹,亦像小小的芭蕉扇,微風里,樹葉顫動著、搖曳著,好像擎著一面面獵獵的紅旗,凝聚著一簇簇紅色的火焰。掛在枝椏上的橡碗子一嘟嚕一串,麻嘟嘟圓乎乎的,像一個個微型小碗,裝著形似于小窩頭的褐色果實,盛著乖巧的小饅頭、糕點一般;那一顆顆橢圓形的橡子飽滿光滑,像紅銅鑄造的一發(fā)發(fā)子彈。此時那橡樹林中有三五只松鼠急切地蹦跳,有七八只松鴉不安分地鳴叫。這些飛禽走獸,似乎也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此時最心焦心切的還是龍秀才,他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不斷轉磨,又時而停下來,沖著被叫做菩薩峰的南山祈求作揖,連連說,觀音菩薩,保佑我的孫子順利出生吧!他眼前的菩薩峰披掛著層林盡染的秋裝,其山形確像一尊觀音菩薩,靜靜地面對著龍秀才,不言不語的。一只山鷹在山巔上盤旋,那意思仿佛也有與主人分憂、懷著催生嬰兒早點出生的心愿。

      終于,在菩薩峰腳下,掩映在橡樹林里的那個農(nóng)家院里,傳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嬰兒哭聲。

      兒子落草了。十九歲的母親說她在分娩的前一夜,夢見了一匹小紅馬駒,戴著銅鈴鐺,嘩啷嘩啷地就從山上跑下來了,且渾身帶著耀眼的金光。

      而在翌日太陽出山時,天大的喜事就降臨了,可隨后憂愁就跟著來了。接生婆先說了幾聲大胖娃子大胖娃子,可細看這個嬰兒后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娃子的腦門上有一塊紅,也就是記,一般的記是黑褐色的,而這個嬰兒額頭上的記卻是紅褐色的,且很明顯,形狀是圓的,像個銅錢。接生婆跟龍家人說,不好了,這個娃子的腦門上有這么大一塊紅記,怕是有所不吉祥!有媽媽例說:紅記上印堂,要妨老子娘。當時嬰兒的爹龍長書聽了這話,嚇得膽戰(zhàn)心驚的。他說,可別妨爹娘??!他又問,有沒有啥解法?那接生婆說,有啥法呀?天生的!要想破了,除非把這記剜去,可這么一個水泡泡兒似的孩子,也下不得手啊!

      這個時候,爺爺就不管不顧地闖進了月子屋,大聲說,敢?別給我胡說!我看看,這紅記啥樣?

      爺爺湊上前去一看,不禁叫了一聲,我的孫子呀,這是吉相、貴相??!

      爺爺算個識文斷字的人,人家都說他滿肚子的墨水順口溜。他是見了什么都能即興說出一段順口溜來,這點本事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十里八村的人幾乎都稱他龍秀才。那一刻,龍秀才不像是做了太多的思索,但又像是想了很久,不像是信口開河瞎說的話,可他就是那么信口說了幾句,說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趣。他說:

      頭頂一點紅

      大了成條龍

      頭頂一盞燈

      大了去當兵

      這么幾句話一出口,兒子龍長書和接生婆都感到很震驚,都不言語了。只是接生婆又說了一句,龍秀才好肚詞,你說得對,你這寶貝孫子大了肯定得成條龍。

      龍秀才一陣子高興,便走出門去,從房檐上摘下來一張獾皮還有一張狐貍皮,對接生婆說,你為我接生了孫子,這皮子就給你做個圍脖、做個屁股墊吧。天也快冷了。

      接生婆感動得直說謝謝,就把皮子接過去,放到紅板柜上,對龍秀才和龍長書說,你家是好人家。我就再給你們說幾句實話吧,你們要聽我的。娃兒他爹,你把娃子的胞衣拿到樹林里去,不要埋,放在那里就行了,最好讓狐貍當時就叼走……這樣,這娃子的命才會軟一些。娃子的腦門上頂著一個大紅印,是做官的命,可官的命,一般都硬哩,也是怕妨爹娘哩。把他的胞衣讓狐貍吃了,這事就解了。她又沖著菩薩峰的方向祈禱了幾句:菩薩保佑,保佑母子平安吧!說完,拿著狐貍皮和獾皮,就扭屁股走了?;仡^還說了一聲,有啥事找我。

      娃子他爹出門送胞衣去了。據(jù)說他把胞衣丟到橡樹林里不到一袋煙工夫,還真讓狐貍叼走了。那一刻龍長書望著狐貍的背影,就樂呵呵地說,沒事了,沒事了,我和妻子、兒子都平安吧!

      那會,龍秀才還站在炕沿前,望著孫子腦門上的紅記,那記還真是挺紅的,粉嘟嘟的臉蛋上掛著一塊紅色的記,看著不是太順眼,但又看著很順眼。后來他感嘆了一句,觀音菩薩的腦門上,不就頂著一點紅嗎?我孫子是菩薩相?。∧且豢趟患?,想摸摸孫子的小雞子,當著兒媳婦的面,卻又沒好意思,就扭身出去了。

      龍秀才得了孫子,高興得耷拉在腰間的帶著清朝風味的大辮子舞動得像一條烏龍蛇。龍秀才走出門去,又沖著菩薩峰作揖、磕頭。仰望蒼天,他說是老天爺睜眼了;俯首山泉,說是龍王爺保佑吧。在霞光的照射下,那條蜿蜒東去的河流亮晶晶的像銀河一樣,汩汩地奔向遠方。遠方,一輪紅日正冉冉升起。在龍秀才的眼里,那條河太像一條龍了,又像金龍又像銀龍,水紋像龍的鱗,閃著金光,起起伏伏,逶迤遠去。龍秀才的眼前一亮,這水像一條龍,而那遠方的太陽不就像一顆寶珠嗎?龍銜著寶珠……他的孫子在這個時辰、這個光景下出生,那是有來頭的吧?

      雖然上學不多,卻會寫對聯(lián)、能看懂《三國演義》的龍秀才,參照兒媳婦所說的夢見小紅馬的那個夢,還有孫子腦門上那塊紅記,頓生靈感,給孫子起了一個好聽又好叫的名字——龍馬印。龍秀才很為這個名字得意。龍,是千古不變的姓;馬,是因為兒媳婦夢見了一匹小紅馬;印,因為孫子的額頭上有一塊記,也叫印記,取印字為名,自然有兩重意思,一是代表那個紅記,二是印代表印章、印把子,那是大印哪,龍家要掌大印了!龍家世代受窮,出個掌印把子的人,那就光宗耀祖了。那時候,龍家不牛逼才怪哩。龍馬精神,望子成龍,那長著小雞子的家伙還沒準真成了一條龍呢!龍秀才用指頭在橡樹上劃拉了幾下這個名字,就算是定了。他得意地呱地拍了一巴掌,把欲下山的一對狍子都嚇跑了。他叫了一聲,我的孫子,龍馬印哪!叫著龍馬印,他又覺得不是太順嘴;后來他又和家人說,龍馬印是我孫子的大名。我還要給他起個小名,就叫他龍娃。人們都說龍娃這個名字也不賴。

      那天,龍秀才實在是太高興了。他一連說了好幾段順口溜:

      龍娃龍娃

      你的出生

      迎來了滿天朝霞

      龍馬印龍馬印

      長大了要掌大印……

      當他再一次撫摸著孫子腦門上那塊紅記的時候,又說了兩句順口溜:

      頭頂紅太陽

      大了坐殿堂……

      龍秀才回到他的屋里,搬出了一個樺皮筒,里面裝著整整一百個野雞蛋,用一層層小米把雞蛋埋起來,這樣,雞蛋不空不壞。這野雞蛋都是龍秀才在山上掏來的,一個也沒舍得吃,都給兒媳婦攢著坐月子吃。兒媳婦吃了太多的小米粥和野雞蛋,臉養(yǎng)得粉嘟嘟的,奶水沖得吃不完;兩個乳房像兩個葫蘆,有時候還得兒子龍長書幫忙吃一氣。

      龍娃滿月的前一天,龍秀才自己上山,打回來一只狍子、一只野羊,給孫子辦了一個不錯的滿月。全村的人都到龍家吃了飯,都給龍家送了湯,送湯就是給產(chǎn)婦送一些掛面紅糖小米老母雞之類的補品。娃兒他娘望著那些營養(yǎng)品,高興得春風里的桃花一般。她抱起自己的孩子,想著她那個夢,總愛叫,小紅馬小紅馬,小紅馬快長大;大紅記大紅記,大了可給娘爭口氣……

      耳濡目染,兒媳婦似乎也會說順口溜了。

      2

      龍娃在娘的懷抱里只享受了不到九個月的母愛,還沒等又一茬橡樹的葉子變紅,娘就得了急病,沒過三天人就病死了。天塌地陷的事啊!小龍娃蹬著小腿,哇哇地哭叫著,哭得老天爺下了一場大雨,把滿山綠油油的橡樹葉子都澆得水汪汪的了;他的爺爺和爹急得眼珠子都爬滿了血絲,一時間他們望著炕上那個嬰兒,似乎也不得不承認,龍娃的命太硬了,硬得像一塊石頭,生生把他的娘尅死了。克星果然是那塊紅記嗎?龍長書不禁說了一句,都欠把這崽子的紅記剜了去!龍秀才說,這話虧你說得出口!龍娃是你的骨肉,你還要剜了兒子身上的肉嗎?就算他的記比太陽紅,也不怪他,那是上天給的,胎里長的!

      龍秀才和兒子龍長書把家里那個紅板柜的隔斷打開,給媳婦做了棺材。人隨著板柜抬走了,橡樹林子里多了一個墳頭,龍家的屋子里可是空了一半啊。家里沒了女人,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呀!

      其后,龍秀才天天扶著一只剛下過羊羔的母羊,擠出一碗羊奶來給孫子熬了喝;孫子喝著羊奶,還有小米粥,總算是會爬了會站了會走了會跑了。而這個時候,龍娃的后娘也走進龍家來了。后娘的拳頭比六月的日頭還毒,沒少打那個叫龍娃的“小白菜”。

      龍秀才知道后娘不待見他的孫子,但也不好說什么。幾次他把兒子龍長書叫到一棵白樺樹下,踢著白樺樹干,罵他兒子,你個怕媳婦的窩囊廢!兒子咧著嘴說,爹,我都快奔三十的人了,才找了個媳婦,還讓兒子妨死了。龍秀才暴怒了說,放你娘的屁,龍娃他能妨死你媳婦?尅死也不怪他,他不想有個親娘?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嘿,就算你兒子命硬,那也不一定是壞事。明跟你說,你和他后娘不能錯待了龍娃。

      此后龍秀才常常自言自語,似乎是讓山里的木頭和野獸聽的,是警告植物和動物的,誰欺負我孫子龍娃,誰瞎了眼了!憑我們龍娃那虎頭虎腦的長相,憑他腦門上那塊記,大了指不定成多大氣候哩。

      龍娃周歲那天龍秀才給他抓了周。炕上預備了一堆東西,包括鋤耙锨鎬算盤秤等等,可龍娃卻毅然用小手抓了一支毛筆,還有一把木頭手槍……龍秀才見此,嘴樂得瓢似的,上手就把孫子抱了起來,一下子就將龍娃的雞子對到他的嘴上了,叭兒叭兒地親了好幾下子,連連叫著,我的大孫子龍娃啊,你是文武雙全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龍秀才總以為他的孫子大了會成氣候。

      有兒不愁長。龍娃轉眼就五歲了,龍秀才看他是個讀書的料子,就讓他念了三年私塾。這幾年他可長本事不小啊,從《百家姓》《三字經(jīng)》《千字文》到《名賢集》,都背了個滾瓜爛熟。那日回到家,他把這四本書全部給爺爺和父親背了一遍,那才叫倒背如流。一看他這般聰明伶俐,就打算繼續(xù)讓他讀私塾??珊竽锱け亲映赌樀?,說是讀書有啥用?。坎豁敵圆豁敽?。再拿小米去念書,咱們就誰也別吃飯!

      龍長書聽到這話,就跟后娘說,你個娘們家,鼠目寸光。龍娃是讀書的料,咋就不能讓他讀幾年書?。亢竽锞尤徽f,讓他讀書我就死!龍長書也是火上澆油,說,你別拿死嚇唬人!這時后娘說了一句,我死給你看!

      后娘居然一賭氣,拿了一條繩子,跑到離門口不遠的橡樹上上吊去了。龍娃看情況不好,追了出去,一抬眼,發(fā)現(xiàn)后娘已經(jīng)把自己吊在了樹上。龍娃嚇得叫了一聲娘啊,就撲上前去,又爬上樹去,把吊著娘的繩子解開,把娘順到了地下。

      后娘自縊沒死成,被龍娃救下來了。但龍娃事后卻對后娘和親爹說,爹娘,你們誰也別生氣了,也別尋死覓活了,我不上學了,不念書了,我給山主放牛去掙飯吃,給你們掙小米回來!

      那一刻龍秀才的眼淚花都出來了,他說,孫子,你太小了!你要想放牛,咱倆一塊去放牛,咱倆都離開這個家,省得有人嫌棄咱們。你上不了學堂,我在山上也能教你讀書識字。我就不信我的孫子不能讀書!

      3

      第二天,龍秀才就帶著龍娃離家出走了。這一老一少,就給八里地以外的巴家村的財主巴道家放開了牛。兩人一天的工錢是五升小米,還管吃管住。幾天后龍長書上山找到他們爺倆,見兒子龍娃滿腿牛糞,正在山上放牛,爸爸當時就哭了。爸爸讓他還回去,別給人家放牛了,歲數(shù)太小了。他堅決不回去。他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他說當牛倌也挺好??砂职终f,你這一放牛,學的那點文化都丟了。他說丟不了。他還說,爸爸,有爺爺教我,我肚子里的墨水更多了。我都會說順口溜了,不信我給你說兩句:

      松鴉松鴉

      你沒后娘

      我有后媽……

      爸爸一聽這話,簡直哭笑不得。他說,這話你可不能讓你后娘聽見哪。

      龍娃說,我這話本來也是說給松鴉聽的。

      龍長書說,兒子,你比你爹強,你再給我說兩句?

      龍娃就又隨口說道:

      一個小孩一個老頭

      爺倆天天去放?!?/p>

      那一刻,龍秀才笑瞇瞇的。他用手指頭點著孫子腦門上的紅記,說一句,你個頭頂燈,還挺聰明哩。他又沖兒子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哪!給你起了個龍長書的名字,你卻不會念書;我孫子拿著放牛鞭子,倒是滿肚子的墨水順口流了。他說是我教的他,實際上這孩子是見啥就會說啥呀!

      龍長書感到挺有意思,他就又讓龍娃再給他說幾句順口溜。龍娃就說,爸爸,放牛的時候,我和爺爺經(jīng)常吃橡碗子,我就給你說幾句橡碗子的歌謠吧。于是龍娃就一氣說了一大串:

      橡碗子,橡碗子

      山里人的飯碗子

      橡碗子,橡碗子

      人要長好心眼子

      橡碗子,橡碗子

      放牛不用鞭桿子

      龍娃想拿筆桿子……

      聽到這里,龍長書的眼淚花轉開了。他說,兒子,早晚你沒準真得拿了筆桿子。

      龍娃卻說,我拿槍桿子也沒準,男兒應該拿槍桿子。

      龍長書久久地看著兒子,不由自主摸了一把兒子的腦門說,兒子,你這塊記更紅了。

      太陽曬的。龍娃顯然是為了跟爸爸顯擺炫耀他肚子里的肚詞,便又即興說:

      兒子頭上頂塊紅

      老子想讓兒成龍

      眼看今天陰

      不知明日晴?

      龍長書趕忙開心地接了一句:龍娃是個小神童。

      龍娃又變得小大人似的說,爸爸,天陰了,小心下雨。你趕緊回去吧。給我后娘帶好,就說他后兒子挺好。

      龍長書哭笑不得,就戀戀不舍地和一老一少告別了。臨走,龍娃還說讓他帶上一筐子橡碗子吧,是他和爺爺摘的。龍長書說,出村外村的,在這山上摘橡碗子沒人管?

      龍娃跟著說:

      橡碗子像蠶繭,

      摘橡碗子誰敢管?

      龍長書便笑瞇瞇的,眼巴巴看著兒子。

      此時,正是秋季,橡樹的葉子紅了,橡樹的果實正掛滿枝頭,山林里挺美的,還有鳥兒在歡叫,有松鼠蹦蹦跳跳,還有一頭獾也在林子里拱蟲子和橡碗子吃。正是晌午時分,好大的一群牛,都臥在橡樹的陰涼里,反芻倒嚼。這樣的情景當然是天天有的。龍娃一點也不覺得這生活枯燥,還覺得挺有趣的;因為有爺爺給他講故事,講《呼延慶打擂》《楊家將》《白袍征東》《三國演義》……還教他說童謠、說兒歌,也挺有意思。

      那天龍娃看到了一棵好大的橡樹,這樹的樹冠就像一大團蘑菇形狀的火燒云,挺好看的。龍娃就和爺爺說,爺爺,今天中午,咱倆到那棵大橡樹下吃干糧吧。爺爺說好。

      龍娃就提前向那棵大橡樹下走去。此時那橡樹的果實已經(jīng)飽滿起來,像掛著一樹用小碟子小碗子裝著的小窩頭或小饅頭。龍娃一看那橡碗子,長得個大又喜人,于是他就伸手去摘樹上的橡碗子,卻遭到了兩只葫蘆蜂的圍攻,那葫蘆蜂蜇了他一下。這下可把龍娃氣著了,他沖那蜂說,你們憑啥蜇我?我餓了,連一個橡碗子也吃不得?他忽然發(fā)現(xiàn)那橡樹干上有一個好大的蜂巢,熬藥的砂鍋那般大小,那上面還趴了數(shù)十個葫蘆蜂。他一陣惱怒,居然沖上前去,直接用他的腦袋,撞向那蜂巢,他一頭上去,將那蜂巢一下子就撞掉了,蜂巢骨碌到地上。那蜂見它們的巢穴被毀了,自然是瘋了一樣,劈頭蓋臉向龍娃襲來。龍秀才看見那一幕,大叫著,娃子,快趴下!于是龍娃就趕緊趴在了地上。龍秀才幾步奔上前去,摘下他的草帽子,把那個滾落到地上的蜂巢蓋住了。還用大手一摁,那葫蘆蜂就飛不出來了。待那葫蘆蜂四散飛去,機警的龍娃才從地上站起來。此時他的臉已經(jīng)被葫蘆蜂蜇得腫了起來。但他卻不叫疼,望著被他的腦袋撞下的蜂巢,就如同他把一個敵人的腦袋砍掉了似的,他非常開心。爺爺說,你這個傻娃子呀!爺爺趕忙掏出煙袋,撅一根草棍伸進煙鍋里,掏出了一抹煙袋油子,抹到了龍娃的頭上。還真管事,待把菜餅子吃完,喝了幾口涼水,那腫大的腦袋也就消腫了。只是腦門上那枚紅記似乎鼓出了好多。爺爺疼愛地撫摸著孫子的額頭,說,傻小子,愣大膽,你個敢拿腦袋撞葫蘆蜂的娃子呀!

      龍娃說,爺爺,那葫蘆蜂也是找撞,它們要不蟄我,我還不撞它們的老窩哪。這下大橡樹上沒有葫蘆蜂了,葫蘆蜂嚇跑了,這大橡樹下就是咱倆的地盤了。爺爺,待會您睡一覺,就在這樹陰下,睡醒了再教我順口溜。

      從此好長一段時間,那大橡樹下就成了他們午休的宿營地。龍娃還說,那也叫講學堂。他說爺爺就是教書先生。有時候他還和爺爺開玩笑,叫爺爺龍大秀才。龍秀才就高興得拍著孫子的腦門說,你個頭頂燈,爺爺是龍大秀才,你是龍小秀才。

      那天爺爺躺在大橡樹下想打個盹兒,可有一只瞎虻老在他臉上飛來飛去的搗亂;后來總算迷糊著了,卻聽得樹上的喜鵲不是好叫,嘎嘎的。機靈的龍娃感覺情況不妙,一扭頭,向爺爺那邊一看,嚇了一大跳,只見一條蛇向爺爺爬過去了。當時他沒有驚叫,怕打草驚蛇,而是抄起那根桃木棍,一步奔上前去,對準蛇的七寸,一棍子下去就把蛇給打翻了,蛇流著血。爺爺猛地坐起來,又霍地站起來。掃見眼前的蛇,連夸孫子膽大心細,還說要不是孫子機靈,爺爺還不讓蛇咬一口?龍娃卻沖著樹上的喜鵲說,爺爺,感謝這只喜鵲,是它一叫喚,等于給報了警,我才發(fā)現(xiàn)那條蛇的。

      一場虛驚后,爺爺自然也不睡覺了。他又教開了孫子關于橡碗子的詩:

      秋深橡子熟

      散落榛蕪岡

      移時始盈掬

      盡日方滿筐

      九曝復幾蒸

      用作三冬糧

      龍娃聽到這里,趕忙搶先說,爺爺,這是唐朝皮日休的詩,我也會背了。你還落下了幾句哪。爺爺,唐朝的人肯定也沒少吃橡子,唐朝的人會寫詩,是不是和吃橡子有關哪?

      爺爺笑了說,誰知道李白杜甫吃沒吃過橡子呀?孫子,你也沒少吃橡子,你這靈感也不少,也會寫詩了。趕明兒也成個詩人吧。

      龍娃說,爺爺,我只是會說點順口溜,還算不上詩。唐朝張籍有兩句寫橡子的詩:歲暮鋤犁倚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龍秀才笑了說,這詩好啊。趕明兒我呼孫登山收橡實。

      龍娃就說,那好那好。爺爺,到時候咱們摘橡碗子。說著,龍娃又隨口說了一段兒歌:

      橡碗子,橡碗子

      小毛驢,推碾子

      橡子做成面卷子

      吃了不餓嗓眼子……

      龍秀才聽了這歌謠,直夸說得好。但后來又說,橡子面是好東西,可也不是好東西;吃多了橡子面,脹肚,能把人脹死呀。財主家有錢,吃大米白面;可窮人給他們扛長活,他們給橡子面吃。這十里八村被橡子面脹死、憋死的長工短工,我知道的得有五六口子。

      龍娃說,財主對窮人的心真黑呀,比老鴰還黑。爺爺,咱倆給巴道家放牛,倒是沒吃多少橡子面。巴道這人是不是還可以呀?

      龍秀才說,也難說巴道到底是個啥人。反正啊,財主要發(fā)財,那就得從窮人身上榨取血汗、榨取油水。不說了,這話你還聽不懂。

      龍娃忽然發(fā)現(xiàn)橡樹上有兩只小松鼠,他就眼巴巴望著那小松鼠,和小松鼠做鬼臉,與那小松鼠說話。不多日子,龍娃就馴熟了那兩只小松鼠。說來那松鼠也是過于乖巧和有靈氣了,似乎也通人性。龍娃是用橡碗子把它們馴熟了的。起初,龍娃拋出一個橡碗子,松鼠以為是打它們,就嚇跑了;后來龍娃反復地說著一個吃字,說著兩個字接住……這么一來,后來那小松鼠就捧著小爪子,去接那橡碗子。挺有趣。再后來,龍娃就給那小松鼠編了一段歌謠:

      小松鼠,小松鼠

      你打鑼來我敲鼓

      小松鼠,小松鼠

      不信咱倆打個賭

      我的牛兒有多少

      咱倆一塊數(shù)一數(shù)……

      小松鼠瞪著小眼,望著那林子里的黃牛,不像是在數(shù)牛,很疑惑的樣子。

      龍秀才聽了那樣的順口溜,高興地說,龍娃,你這肚子里的墨水越來越多了。我也隨你說兩句吧:

      小松鼠,小松鼠

      陪著我和孫子

      過了小暑過大暑

      直到滿山都是

      金燦燦的五谷

      小松鼠啊小松鼠

      你吃橡碗子

      別吃谷和黍……

      孫子聽了直拍手,說,爺爺,你說得真好!

      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真的挺好。爺倆給財主巴道家放了幾年牛,一共放著五十頭牛,那可不是個小數(shù),撒到山上,好大的一片哪。這些年還下了不少頭小牛犢,牛的隊伍更壯大了。龍娃還和爺爺說,爺爺,咱倆給巴道家放一天牛才掙五升小米,這一年里下了十幾頭牛犢,得值多少小米呀?

      爺爺說,也不能那么說,人家是東家,咱們就是給人家扛長活的,講好的工錢就是五升小米。

      不多,爺爺!五升小米要論粒說,粒粒皆辛苦,也不少了,可跟財主比,咱倆就掙得不多。爺爺,我給巴道編了幾句順口溜您聽聽:

      橡碗子,橡碗子

      巴道沒長好心眼子

      成天帶著狗犬子

      跑到山上去打獵

      野獸就怕他的槍桿子……

      龍秀才說,編得是不賴,可不能讓巴道聽見哪,聽見了,他還饒得了咱們?

      龍娃說,咱們的順口溜,小松鼠和松鴉能聽見,人聽不見。

      就是在那一天,災禍發(fā)生了。一頭大牤牛在陡坡上發(fā)情,拼命地追趕母牛,蹄子一滑,就滾到了坡下。爺倆望見了那一幕,吁吁地叫著,可牛還是被摔死了。當時爺倆嚇得臉都黃了,感嘆這可咋辦哪!

      巴道這回可不干了,他用手指著龍秀才和龍娃,大聲說,賠我的牛,賠我的牛!你倆一塊卷鋪蓋卷,給我滾蛋!巴道又嘟嘟囔囔說,我早就看出你倆不像個放牛的,嘴上掛著之乎者也還有順口溜,讓誰聽???這不是對牛彈琴嗎?我的牛不愿聽這一套。你倆說說,我那一頭大牤牛值多少錢哪?可它被摔死了。我的牛滾了坡,你倆也滾回去吧??丛谑锇舜宓拿孀由?,我也不說別的了,你倆一年的工錢,全部扣除!這我還不合算哪,那頭大牤牛要不死,能配多少牛、下多少牛犢呀?

      龍秀才想分辯幾句,卻又覺得也說不出什么理由來。他爺倆只好無奈地回村去了。那些牛們還哞哞地叫著,用淌著淚水的大眼睛看著遠去的放了它們一年的牛倌,戀戀不舍的樣子。那爺倆也都眼淚花轉開了。爺倆一年的工錢全給扣了,一年白干了,兩手空空回家去,這心里怎么能好受???半路上,他們在橡樹林里撿了一些已經(jīng)過了一冬的橡碗子。經(jīng)過一冬的霜凍或雪埋的橡碗子,吃起來香糯得勝似栗子或榛子。那天龍娃的后娘知道實情后,見爺倆一年也沒掙回幾斗米來,只帶回來了一簍子橡碗子,居然沒好氣地把那些橡碗子全給倒進豬圈里了……龍秀才不知道那情景。龍娃看見了那一幕,氣得小聲說了兩句:

      橡碗子,橡碗子

      后娘沒長好心眼子……

      4

      天道說變就變了。后來窮人們把巴道家的牛羊都給分了,還把巴道吊在橡樹上打了一頓,逼迫他交出了二百塊大洋。龍娃知道這情形后,樂得拍著手說:

      巴道,巴道

      讓你橫行霸道

      窮人分了你的牛

      高興得誰不笑

      啪啪,不過年

      也得放鞭炮……

      可時間不長,巴道又隨了白狗子,成了一個什么還鄉(xiāng)團的團長,人們都叫他巴團長。巴團長天生的喜歡狗,他家里養(yǎng)著好幾條大狼狗。他隔三差五帶著兵和犬馬,去周圍的山上打獵,也包括到橡木溝、菩薩峰一帶打獵。他若是打不著獵物,就在半道上搶人家的牛羊。

      龍秀才和龍娃不放牛以后,家里的日子就不好往下過了,后來他們在山上用狐夾夾了一些野獸,把皮毛賣給了皮販子,換了一些錢;又采了一些蘑菇,拾了一些山核桃和野榛子之類的野果子,換了一些錢。后來就把那些錢換成了幾十只羊,讓龍娃放著。沒想到有一天,巴團長帶著手下去山上打野羊,跑了一天卻撲空了,連一根野羊毛也沒打回來。就在下山的半道上,碰上放羊的龍娃。那時天色已晚,龍娃嘴里還說著歌謠,迎著晚霞往山下走。有兩句歌謠讓巴團長聽見了,那歌謠是:

      巴團長,巴團長

      不是劫就是搶……

      巴團長聽了這話,絕對是惱羞成怒了。他指使手下,指著龍娃的羊群說,給我打,打死三只羊,抬回去吃燉羊肉!媽的,一個毛孩子敢咒罵我?不看看我是誰!

      話音未落,龍娃的三只羊就在槍聲中倒下了。當時氣得龍娃沖上前去,叫著,你們賠我羊,賠我的羊!

      巴團長踢了他一腳,說,不他媽要你的命,就是看在你給我放過牛的份兒上!媽的,敢他媽惹老子?說著,他又指揮手下的人,抬著羊,走!

      龍娃望著剛才還活蹦亂跳的三只大白羊,被白狗子打死后血淋淋地被抬走了。一路上還淌著血。他想和白狗子拼命,可最終還是吃了啞巴虧。一路上,他眼淚汪汪的。想起巴團長來,他不禁咬牙切齒,隨口說:

      巴團長,巴團長

      早晚我讓你的鮮血

      像羊血一樣流淌……

      那天回到家后,龍娃就鬧騰著要讓爺爺和爸爸給他做槍,他說他放羊也要帶槍;他還說,爺爺和爸爸都應該有槍,白狗子都有槍,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袠??白狗子把我的羊白白打死了,憑啥呀?

      龍秀才不禁攥著拳頭說,嘿,這個世道啊,沒咱們窮人活的份兒了!巴道這么霸道,把咱們的家羊當野羊打!龍娃呀,爺爺不怪你,你說,你是不是說歌謠惹著巴道了?

      龍娃低著頭說,我是說了??伤驮摯蛩涝蹅兊难騿??

      龍秀才說,哪兒說理去呀?先忍了吧!

      十幾天以后,爺爺還真做成了兩桿土槍。那槍把是山核桃木的,槍管是鐵的。子彈是那種圓溜溜的小鋼珠,爺爺叫它槍砂子。爺爺說這種土槍的殺傷力還可以,打狍子打野羊都沒問題。龍娃不由說了一句,打巴道也沒問題!他拿過一支槍說,爺爺,給我一支槍吧!

      爺爺說可不能給你。你還小,別出去惹禍!

      龍娃就生氣地放下槍說,不給我槍,我就不放羊去了,放羊就應該帶槍;帶槍可以打獵,再有人敢打我的羊,我就用槍打他。

      龍秀才看著孫子,說,是個有血性的漢子??赏鏄屵€早了點,這槍還是我拿著吧。孫子,記住,你爺爺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光會說順口溜,誰惹急了我,我把槍口對準他,那也是可能的。王八羔子巴團長,咱爺倆給他家放過牛,他倒好意思沖一個毛孩子的羊群開槍?豺狼虎豹都不如!

      龍娃說,早晚找那個巴道報仇。爺爺,聽說中國出了工農(nóng)紅軍,專打白狗子,可能快打到咱們這兒來了,到時候我也要當紅軍。

      好孫子呀!龍秀才把龍娃攬到懷里,說,你才多大呀?

      龍娃說,爺爺,我都十四歲了。不小了。

      龍秀才端詳著孫子,看著他額頭上那塊紅記,看了許久,才說,我聽說朱毛軍的軍帽上有一個紅五角星,像一朵山丹花似的。

      龍娃說,爺爺,那五角星是不是也像我腦門上的紅記呀?

      龍秀才說,也像也不像。你這塊記是圓的,像個圓乎乎的大紅公章,還像個小紅太陽,人家說,這叫頭頂燈。頭頂紅日頭頂燈,這可是吉星高照的貴相??!

      龍娃摸著腦門上的紅記,許久不言語,然后有所沉思地說,爺爺,既然是貴相,可我放個牛,讓人家給辭了;放羊,羊又讓巴道給打死了。貴相的人是不是應該干點大事???

      龍秀才說,干大事的人,也有放過牛羊的,朱元璋、李自成,聽說朱毛軍里的毛澤東,也是放過牛羊的。

      龍娃說,人家是打出來的。爺爺,我也想打那些惡霸。孫子一陣高興,就說開了歌謠:

      橡碗子,像子彈

      一排排一串串

      對準白狗子

      打他個稀巴爛……

      橡碗子,橡碗子

      巴道藏著壞心眼子

      橡碗子,橡碗子

      巴道凈是鬼點子

      早晚我下了他的槍桿子……

      5

      龍娃放羊時說順口溜捅了婁子,讓巴道把他的三只羊打死了。從那以后,龍長書就不讓龍娃去放羊了,他說他放羊吧;有時候他還把后娘也帶著,兩人一塊去放羊。

      又一個秋色漸濃的秋天,山上山下草木的葉子開始變色了,山野顯得五彩斑斕。那天龍娃的父母又到山上放羊去了。龍秀才和龍娃那天晌午摘回來兩簍子橡碗子,就在門前的老橡樹下晾著。傍中午了,該做飯了,可又沒什么飯可燒。那會龍娃就鉆進屋里,把爺爺做的兩桿土槍都拿了出來。他說,爺爺,咱倆把槍擦擦吧。

      于是爺倆就坐在橡樹下,用杏仁油擦著山核桃木的槍把,擦得油光锃亮的。那時菩薩峰那邊傳來幾聲槍響。龍娃說,爺爺,白狗子巴道肯定又帶著人到咱們的山上打獵去了。爺爺,趕明兒咱倆也去打獵吧,我饞肉了。

      正在這個時候,一條毛驢駒子似的黑色瘋狗從山那邊黑旋風一般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狂吠。那真正是一條瘋狗?。∧菞l狗十里八村好多人都認得,那是巴團長的獵犬。聽說那條狗是讓一條蛇給嚇瘋了的,瘋了以后,它就一氣跑到橡木溝來了。進村后它逢人就咬,把村人們都嚇得驚叫著,跑進帶著柵欄門的院子,躲到屋子里去了。后來那狗就跑到龍秀才家門口前那棵大橡樹下去了。那狗見了龍娃,撲將上來,欲咬龍娃……這個時候,龍秀才拿槍的速度比他說順口溜的速度還快,他舉起手中的槍,嘡地一下,就沖撲上來的狗打了上去。槍砂子鉆進了狗的胸脯子,狗卻沒有當場斃命,還打著滾兒在地上掙扎著,伸長了舌頭汪汪地叫喚,欲向龍秀才撲去。這時龍娃急中生智,眼疾手快,將手中的槍對準那條垂死掙扎的狗,嘡地一下,一股青煙冒出,這回那狗一聲也不叫喚,一動也不動了。

      龍秀才知道闖下大禍了。但他又和孫子說,龍娃,要是有人來找狗,你不許說是你打的,就說是我打的。

      一條瘋狗,它要不咬人,誰打它呀?龍娃說,爺爺,沒事。哼,這是巴道的狗。當時巴道他們還打死了我三只羊哪,就算這狗給咱們的羊償命了。爺爺,好幾個月沒吃著肉了,咱們就把這狗剝了,燉了它的肉吃吧。

      龍秀才說,瘋狗的肉吃不得,還是把它埋了吧。

      可還沒來得及把狗埋了,巴團長和他的幾個士兵就騎著大馬,鉆到橡木溝找狗來了。那瘋狗躺在血泊里,一下子就被白狗子看見了。這眼前的一切讓巴團長震驚了。他跳下馬來,指著龍秀才說,我的狗是你打死的嗎?

      龍秀才說,是我打死的。

      巴團長說,我操你娘,你敢打死我的狗?

      你的狗瘋了,我不打死它,它就把我的孫子咬了,瘋狗咬了人,救都沒救,必死無疑呀!我不打死那條瘋狗,我和孫子的命都難保??!狗瘋了比狼都厲害呀!

      你才瘋了哪!你敢打死我的狗,我敢要你的命!打狗看主人,你不看看我是誰?我是赫赫有名的巴團長!

      我不管你啥團長,我的槍口對的是瘋狗!龍秀才不甘示弱地說,你成天價帶著你那只瘋狗,上我們的山上打獵,把我們山上的獵物都快打絕了;今天我把那瘋狗打死了,打死了活該!

      你他媽吃了豹子膽了?巴團長憤怒地嚎叫著,惱怒得像一頭暴怒的獅子,也像一條瘋狗,他咆哮著,刁民,你敢打死我的狗?你給我的狗償命!說著,他連眼都不眨,一刀上去,刀背子就砍到了龍秀才的腦門上——龍秀才眼里冒了一陣金星子,額頭上濺出一股血來。

      爺爺?shù)难獮R到了孫子的頭上,孫子龍娃當時就被激怒了,像一只豹羔子,又像一只虎崽子,他抄起剛才打狗的槍,就朝巴團長開火了。關鍵時刻,一個兵沖了上去當了炮灰;而在那個白狗子倒下的剎那,龍秀才也被巴團長的刀砍倒了,鮮血飛濺到老橡樹上……但龍秀才一時還是清醒的,他連連叫著,孫子快跑,快跑啊孫子!……

      龍娃眼看著爺爺?shù)乖诹搜蠢?,他本來想上前去救爺爺,可聽到爺爺那樣的呼喊,他知道,他已?jīng)救不了爺爺了。于是他就拿著槍,跑進了山林里。白狗子想去追他,可他們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了槍聲。狡猾的巴團長當時就明白了,這槍聲可能是沖他來的。于是他什么也顧不得了,只沖著其他幾個白狗子說,快跑,向槍聲的反方向跑!

      巴團長到此時也沒忘記把他死去的瘋狗馱在馬背上,也騎在馬背上,就慌慌張張地逃走了。盡管那個時候巴團長還有幾分耀武揚威的樣子。巴團長還一路連連說,我的狗啊,我那比娘親的狗?。?/p>

      6

      剛鉆進山里不久的龍娃眼瞧著白狗子走了,他就又回來了,他撂不下爺爺呀!爺爺還躺在他家門前的老橡樹下。

      奇跡也就在那天出現(xiàn)了。龍娃回家找出了爺爺專門配制的紅傷藥。這種紅傷藥,不能說有起死回生的療效,但治療傷口,絕對有奇效。龍娃把那紅傷藥一點點抹在爺爺?shù)膫谏?。時間不長,爺爺就蘇醒了過來。看到爺爺醒了,龍娃激動地叫著爺爺,爺爺爺爺,您醒了爺爺!爺爺,您的傷口疼嗎?

      盡管爺爺傷口疼痛難忍,可他卻顧不得疼痛,只是連連呻吟著叫喚著,孫子孫子,龍娃龍娃,你怎么又跑回來了?小心白狗子追殺你,你還是躲躲吧。

      龍娃說,爺爺,白狗子走了。真的騎著馬走了。

      龍秀才說,白狗子走了還會回來的。龍娃,你說你想當紅軍,我看是時候了。別管爺爺,爺爺死不了。爺爺就指望你找紅軍去,打白狗子,給窮人報仇哪!那些白狗子連狗都不如,他們把自己的一條狗看得比人命都值錢,這叫啥世道???這個世道不能要了!龍娃,你的腦門上頂著燈、頂著太陽哪!你找紅軍去吧……

      這時,北山上又傳來了槍聲。機靈鬼似的龍娃一拍手,天真地說,爺爺,這是不是紅軍的槍聲?紅軍是不是來了?我出去看看!

      龍娃那天還真找紅軍去了。事后他回憶說,像做夢一樣,那天他竟然找到紅軍了!

      龍娃拿著槍,就跑到北山上去了。他的耳畔又傳來幾聲槍響,南山的槍聲,分明是白狗子又去打獵了;而北山那邊傳來的槍聲,卻讓龍娃眼前一亮,心說,這真是紅軍的槍聲吧?早就有傳聞,紅軍就要從這一帶路過了。

      說來龍娃也是和紅軍有緣分。他聽到的北山那邊傳來的槍聲,還真是紅軍的槍聲。后來聽說,這紅軍是龍娃的爸爸龍長書還有他后娘在山上放羊,遇到了路過的一支紅軍隊伍;而在這之前不久,父母在山尖上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龍家所遭受的劫難了……正當兩個牧羊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卻遇到了紅軍。那一刻龍長書連連向紅軍作揖,紅軍哪,快去橡木溝,救救我老爹吧,還有我兒子……

      紅軍聽到這種情況,知道白狗子巴團長經(jīng)常帶著他的兵在這一帶出沒,欺壓百姓,還隨便打老百姓的獵物。他們二話沒說,就沿著山路向橡木溝趕來了。途中恰好遇上了龍娃。當龍娃第一眼發(fā)現(xiàn)一位穿著灰軍裝、戴著八角帽、八角帽上有一顆紅五角星的大兵時,他一點也沒有緊張和害怕。他知道那就是紅軍了。別看他是個山里孩子,可那會兒卻很大膽,他撲上前去,就沖著那個大個子紅軍叫了一聲,紅軍大哥!

      就這么和紅軍相遇了。他還自我介紹,紅軍大哥,我是橡木溝的放羊娃,大名叫龍馬印,小名叫龍娃。我就是要找紅軍去的,我爺爺讓白狗子的團長砍倒在血泊里了……

      大個子紅軍說,我們知道了。走,先帶我們去救你爺爺。

      那一刻龍娃又說,紅軍大哥,這山上可是有白狗子打獵,他們會不會打咱們哪?

      大個子紅軍說,白狗子哪有不打紅軍的?可是紅軍也是打白狗子的。

      大個子紅軍做出安排,于是他們就埋伏在橡木溝兩側的山坡上,等待著上山打獵的白狗子原路歸來。

      終于,抬著一只獐子和一只麂子的土匪們得意地沿著橡木溝山澗旁邊的小路又返回來了,都是得勝回朝、滿載而歸的樣子——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突然遭到了紅軍的突襲!就連龍娃都仗著紅軍的威風和膽子,用他的獵槍打死了兩個白狗子。大個子紅軍見龍娃這么勇敢,直夸他,小鬼,好樣的!

      沒想到在橡木溝里能打這么一個漂亮仗。不過,白狗子的巴團長可是跑掉了。

      那天龍娃見到土匪被打死了,他沖著并不遙遠的橡木溝,對大個子紅軍說,紅軍大哥,你們是窮人的軍隊,今天就先到我們窮人家里,救我爺爺去吧!把我爺爺救活了,我家有山羊,給你們宰羊吃!

      大個子紅軍笑了說,你這個小鬼,做主不小啊;可我們紅軍,連老百姓一根羊毛的便宜也不能沾哪。走,快去救你爺爺!

      那天龍娃就把紅軍領到了他們家里。當時爺爺還躺在炕上,雖然蘇醒了,可傷口卻還嚇人地出現(xiàn)在所有看到他的人眼前。那個女紅軍衛(wèi)生員為爺爺包扎好傷口,還給上了藥,打了一支什么針……爺爺?shù)耐纯囡@然是減輕了,那個時候他還說了一句帶詩意的話,謝謝你們,紅軍哪;我見了你們,比見了映山紅花還親哪!聽見龍長書放羊回來后,他對兒子說,一定要給紅軍宰只羊吃啊!

      那天那些紅軍還真吃到了羊肉,但他們卻把幾塊銀元偷偷放到了龍家的炕席底下,算是買了羊肉吃。至于從白狗子手里繳獲的獐子和麂子,紅軍可是沒有吃,他們把獐子肉和麂子肉當夜就分發(fā)給三里五村的山民吃了。這一下子,吃了野味的山民,恨不得高呼紅軍萬歲,男兒們都鬧騰著要去當紅軍。

      當紅軍心最迫切的肯定是龍娃了,他纏著那個大個子紅軍排長,再也不想離開了;他說他要當紅軍去,他必須當紅軍去。大個子排長見他長得虎頭虎腦,透著機靈和勇敢,也就舍不得他了。那大個子排長還和他說,聽你爺爺說,你還會寫詩?現(xiàn)在就給我們寫一首詩吧!

      寫就寫!龍娃撿了一塊木炭,在一塊樺皮上就寫開了詩:

      白狗子,欺負人

      只有紅軍是我們的神

      我要去當紅軍

      打不敗敵人不回屯……

      大個子排長拍著龍娃的肩膀,還用手指頭點了一下他腦門上的紅記說,你這個小鬼,還會寫詩!字還寫得不賴嘛。文武雙全的小家伙,只要你們家人愿意、你愿意,我們愿意要你這個紅小鬼。跟我們走吧……

      龍娃樂得拍著手說,謝謝紅軍大哥!

      聽說龍娃要去當紅軍了,他的接生婆、那位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的老阿婆,拎著一個竹籃,來到了龍家。她拉著龍娃的手,把一頂黑色的瓜皮帽戴到了龍娃的頭上,那帽檐上繡著一朵山丹花,紅艷艷的。她對龍娃說,娃兒,這頂帽子送你戴吧,你的腦門上有一顆紅記,這帽子上有一朵紅花,是辟邪的。

      龍娃說,阿婆,我就要當紅軍了,紅軍的八角帽上有一顆紅五角星,那才辟邪哪。

      阿婆笑了說,這個娃子,這個頭頂燈,小嘴會說話著哪。我這帽子不是軍帽,是你阿婆的一片心,戴著吧。

      隨后阿婆又從她拎來的籃子里拿出來好大一串項鏈,是用橡碗子穿的項鏈。原來,那一籃子全是項鏈。她對龍娃說,娃子,這些項鏈呀不值錢,可也是我一針一線穿的,我一直穿了一宿。我知道紅軍不信佛,可紅軍就是咱們的活菩薩。我這些項鏈就算是佛珠,送給紅軍了。說著,她先把一串項鏈掛在龍娃的脖子上。然后扭過頭,沖著菩薩峰連連作揖連連祈禱,菩薩保佑,保佑我們紅軍早點打回來,保佑龍娃早點回到家鄉(xiāng)來……

      那一刻,好幾個年輕的紅軍都淚光閃閃的。他們,包括龍娃,都舉起手來,向阿婆敬了一個軍禮,還異口同聲說,謝謝阿婆!

      龍娃和紅軍出山那天傍晚,一只山鷹跟了很久很久,直到他走出橡木溝,直到夕陽落入白樺林,那山鷹才又返回原路,飛到橡木溝的菩薩峰上過夜去了。而爺爺龍秀才和爸爸龍長書,還有后娘,卻一直眼淚汪汪地望著遠去的龍娃,直到龍娃和紅軍的隊伍早已經(jīng)消失在橡樹林里……

      龍娃跟著紅軍走了,他很快就成了一名正式的紅小鬼,那年他將近十五歲。發(fā)給他一套最小號的紅軍軍裝,他穿上去,那大褂子還蓋住了他的屁股臺子。他把八角帽戴在頭上,那帽檐把他那塊紅記遮住了,可那紅色的帽徽比他的紅記還紅。當時他叫了一聲爺爺,又叫了一聲爸爸,還叫了一聲后娘,他想好了兩句順口溜:

      紅五星,紅五星

      你是窮人的大救星……

      可當時他沒好意思說出口,他還是有點想爺爺。他不知道,爺爺?shù)膫谝呀?jīng)愈合了,此時爺爺正躺在他家的炕頭上,手里攥著一對麻核桃,嘎啦嘎啦地搓著,似乎很是得意。他把麻核桃搓得紅光油亮的,而他的頭發(fā)卻很快就白花花的了。從清朝過來的他,一直留著大辮子,舍不得剪去。當他聽說孫子當了紅軍之后,他一剪子下去,就把大辮子剪了。他常常情不自禁地說,好孫子,你個龍馬印、你個龍娃子、你個頭頂燈、你個順口溜大王,你有出息呀!想著孫子額頭上那一片紅記,他不禁吟道:

      頭頂燈,頭頂燈

      頂著紅燈找紅軍

      你是我的大孫孫……

      橡碗子,橡碗子

      我孫子拿起了槍桿子……

      7

      龍娃成了紅小鬼后,很快就跟著大個子紅軍排長打了一仗。有一回,巴團長又帶著一群白狗子竄進一個村莊,把老鄉(xiāng)的房燒了,還殺死了村長,然后趕著牛羊,得勝回朝般走了。大個子排長得知后,那才叫怒火中燒。當時他帶著十幾個戰(zhàn)士,也包括龍娃。路上,他們和土匪展開了一場惡戰(zhàn),殺死殺傷二十多個白狗子。大個子排長沒有想到的是,龍娃居然如此勇敢。那個橫行鄉(xiāng)里的白狗子團長巴道,就是死在龍娃的槍口下的。當時他舉著槍,對著巴團長說,巴道,你看看,我是誰?我是那個放羊娃龍娃龍馬印!今天,我要把你這個瘋狗不如的強盜土匪打死!你可把我們鄉(xiāng)親們欺負苦了。說著,他沖巴團長連開了幾槍。巴團長倒下了,后來龍娃也倒下了,倒在了血泊中。隨后大個子排長和另外幾名戰(zhàn)士抬著他,往前走去……

      龍娃在擔架上做了一個夢,他夢見紅艷艷的橡樹林中有一群白色的山羊,在香甜地吃著橡碗子,樹上有松鼠在蹦蹦跳跳,松鴉在動聽地鳴叫。他騎著一匹大馬,向遠處走去……

      龍娃后來說,他從一個紅小鬼到八十歲還健在的老紅軍,這路程比二萬五千里長征要長多少倍呀!回憶起來像一個夢。離休后,他常常干的事就是回憶過去,寫回憶錄。十幾年間,他一連出版了十幾本書。他成了個文武雙全的、讓故鄉(xiāng)人引以為自豪的人物。那之后他幾乎每年都要到他的故鄉(xiāng)橡木溝去一趟,一般都是在秋天去。那時橡木溝的秋色最濃也最美,如詩如畫。滿目的橡樹葉子像火焰像朝霞像獵獵的紅旗。那樹上的果實橡碗子結得極為稠密。那橡碗子就像裝滿美酒的酒盅,像盛著栗子小窩頭的小盤子,看著順眼,吃著別有滋味……那個時候,他的爺爺、親爹還有后娘,已經(jīng)化作橡樹林里的幾個大墳包,墳上長滿了秋菊,還有其他的花草……他總要舉起手來,向那墳塋行一個莊嚴的軍禮;他更沒忘記,去給他十九歲就去世的親娘上墳……

      那天他站在菩薩峰前,面對著那座酷似觀音菩薩的山峰,也敬了一個深情的軍禮……那一刻,菩薩峰上有一只山鷹在盤旋著,盤旋著……一陣秋風吹來,把滿山金燦燦紅艷艷的橡樹葉子吹得沙啦啦響……

      他一邊品嘗著一顆橡碗子,一邊還說了一串歌謠:

      橡碗子,橡碗子

      窮人要想翻身有飯碗子

      離不開槍桿子

      也離不開筆桿子……

      責任編輯 子 矜

      猜你喜歡
      橡樹秀才團長
      不要煩惱
      趣讀篇
      橡樹和蘆葦
      A Wise Old Owl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1
      代表團團長、預備會議
      蘆葦和橡樹
      搶親
      誰給誰翻譯
      因人而異
      忻州市| 庐江县| 福建省| 伊宁市| 平遥县| 资溪县| 茶陵县| 青川县| 扶余县| 土默特左旗| 临沧市| 绥棱县| 娄底市| 北川| 白山市| 通州区| 水城县| 焦作市| 巨鹿县| 阿拉善左旗| 安图县| 晋城| 金平| 贵南县| 南郑县| 兰州市| 绥滨县| 方城县| 湛江市| 西昌市| 渑池县| 文登市| 海淀区| 祥云县| 阜宁县| 乐陵市| 长子县| 洞口县| 卓资县| 错那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