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嶄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稱,“清理了50億,民進黨就說還有500億;歸還了10筆土地,民進黨也能說還有100筆”。
“這是臺灣人民的悲哀,也是臺灣民主的悲哀。”針對民進黨占據過半多數席次的臺灣“立法院”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即媒體所稱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下簡稱條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痛批民進黨,稱其正在企圖營造“一黨獨裁”的政治環(huán)境。
在民進黨首次同時手握“總統(tǒng)”、“立法院”背景下,在臺灣政壇糾葛20余年的國民黨黨產爭議,終于在10余小時的議事攻防和前后66次表決后,有了以法律手段解決的依據。
這部從設計階段即由民進黨強勢主導的法案通過后,此后無論法律執(zhí)行由誰主管、政黨財產性質如何認定、追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對國民黨手中的黨產——不論是其賬面所言166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4.6億元),亦或民進黨對外宣稱的上千億新臺幣——極為不利。
憑借龐大黨產,于競選中從未缺乏經費,為候選人平添不少額外優(yōu)勢的國民黨,這一次,至少看上去即將陷入“抄家滅黨”危機。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在臺“立法院”迅速獲得三讀通過
而另一邊,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則不出意外地對這一條例做出了高度評價,“這是臺灣民主政治邁向成熟發(fā)展的里程碑,也是轉型正義的初步落實,為臺灣寫下新頁。歷史會記住這一天?!?/p>
甲級動員
兩個多月以來,在蔡英文團隊執(zhí)政后諸多政策180度轉彎的背景下,立法徹查國民黨黨產,卻是少數始終如一、堅持到底的政策。
今年1月,新一屆的臺灣“立法院”開議后,制定追討國民黨黨產的不當黨產條例,與清算戒嚴及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和黨政要人責任的轉型正義條例,即成為民進黨大力推動的優(yōu)先議程。
7月15日,“立法會”正常會期最后一天,為了力阻條例通關,國民黨祭出“表決”絕招,一早先提294件變更議程案,而且針對每件議案,提出3次表決:點名表決、記名表決、重付表決。戰(zhàn)至午夜12點休會,變更議程案表決了還不足一半。國民黨的“拖”字訣,保證了“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在正常會期內未獲通過。
然而,民進黨黨團在“立法院”占69席,加上其友黨“時代力量”的5席,“泛綠”陣營占據了113個席位的近三分之二,只剩35席的國民黨黨團,不但阻擋不了立法的進程,且在法案的設計、條文審查和最后的表決中,都無力回天——自1949年至今的67年里,國民黨在“立法院”還是頭一次如此窘迫。
國民黨做“立法院”多數黨的時代,關鍵法案常被民進黨所阻——善于肉搏的民進黨,霸占主席臺、反鎖大門幾乎是家常便飯。如今形勢倒轉,變成少數黨的國民黨,卻宣誓要做“忠誠反對黨”,絕不霸占主席臺。面對來勢洶洶的條例,國民黨的抗爭架勢更像是在表現何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7月18日,民進黨立院黨團提案,自20日起召開為期一周的“立法院”臨時會,內容是討論正常會期遺留表決案,其中包括“不當黨產處理條例”。
7月25日,“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再上表決。民進黨一早就喊出甲級動員,稱哪怕要一連表決5天、120小時,也定要讓草案過關,而在表決日,民進黨團更是士氣高漲,現場準備了龜苓膏,邊吃邊高喊“黨產歸零”!
同樣喊出甲級動員的國民黨卻完全沒了10天前的氣勢,應付了十幾個小時之后,即放棄了抵抗,“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隨即完成立法。
“這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眹顸h“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德福在記者會上說。
洪秀柱則對外表示,國民黨“立委”沒有繼續(xù)用“拖”字訣阻擋此法案,“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并不是國民黨要束手就擒,而是選擇不要再讓“立法院”虛耗。
黨產都要追到大陸來了?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國民黨遷臺半個多世紀,確實締造了一個由龐大黨產構筑的“金錢帝國”。其黨產最早可追溯到抗戰(zhàn)勝利后接收日本時控制的財產、遷臺時所帶的資產和數百萬兩黃金、以低廉價格買進的土地以及臺灣各級政府當時贈與國民黨的公有土地等。
在討論“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時,國民黨黨團提出,起算日期為1992年起。但在最終版本里,追溯的財產期限起自1945年8月15日。
“比國民黨遷來臺的時間還早。”國民黨行政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大展嘲諷說,“會計資料保留10年、稅捐資料7年,有什么道理要求國民黨把黨費、政治獻金等資料保留71年?”而且按照條例,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資料也要申報,“行政院不當黨產委員會”或許可以發(fā)現國民黨留在大陸還有很多黨產,“幫我們找回來,還要謝謝他們。”邱大展說。
在國民黨執(zhí)政“黨政一體”的時代,“黨庫”與“國庫”難分,其黨產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國民黨黨員自己都承認龐大的黨產,是國民黨選舉時凝聚力量的重要“奶水”。
不過,自2000年國民黨首次丟掉“總統(tǒng)”大位后,清理黨產即成為其后歷任國民黨主席的重要事項。經過民進黨長期負面操作,黨產已成為一個沉重的政治包袱,每遇選舉就成為民進黨的有利武器和政治提款機。
條例中寫明要嚴查政黨、附隨組織,在扣除黨費、政治獻金、競選經費之捐贈、競選費用補助金及其孳息之外的不當財產。這其中未明確表列對象的“附隨組織”界定,使得國民黨曾經緊密聯(lián)系的青年組織“救國團”、婦女組織婦聯(lián)會和各類基金會,及其名下房產、土地和資產,都有可能被劃入依法追繳的射程。甚至早期國民黨投資過的公營企業(yè)、有過資金來往的相關人等,都會被牽涉其中。
“曾經拿過國民黨中山獎學金的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等人,國民黨也會列為申報對象?!鼻翊笳拐f。當然,他也清楚,這就是說說而已。原因很簡單,根據條例規(guī)定,擁有調查、定性和追繳黨產大權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由“行政院”推派成立。
財去人聚?
條例通過后,非藍營政治人物多認為,此后國民黨籍候選人不再有“黨產提款機”,島內各級選舉將走上由各候選人、各政黨依法募款,或依法收受民間政治獻金并公開申報的常軌。
但國民黨內,將條例的通過看做民進黨當局后續(xù)“追殺”的開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稱,不論國民黨過去如何主動積極清理有疑義的黨產,民進黨潑臟水的動作從未停止,“清理了50億,民進黨就說還有500億;歸還了10筆土地,民進黨也能說還有100筆。”“用莫須有的罪名一刀一刀凌遲著國民黨,沒有盡頭。”
洪秀柱則表示,民進黨用非法手段讓“黨產條例”屢次在“立法院”闖關,完全是在追殺合法政黨。
不過,在被問及國民黨未來如何因應時,洪秀柱還是為黨員打氣稱,“一個人的財產可以被掠奪,但理想、勇氣永不會被剝奪,政黨亦然?!?/p>
她還宣布,賬面上現值約166億新臺幣的黨產,國民黨將在扣除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現職人員的年資結算金,和辦公處所的必要開銷后,把余額全數捐做公益用途——與前任馬英九、朱立倫曾宣布過的黨產處置方式相同。
曾任馬英九副手的吳敦義也“開導”黨員稱,國民黨內如果有一些不那么名正言順的黨產,歸公是應該的事情,早日把這些包袱以合理公平方式卸掉,是對的做法。
但執(zhí)行層似乎并不如高層般豁達。島內媒體爆料稱,如果條例開始執(zhí)行,國民黨將把條例翻譯成英文版,發(fā)送給各國以及“自由之家”、“世界人權協(xié)會”、跨國際的政黨聯(lián)盟等,“讓世界各國的政黨了解,臺灣通過一部荒謬的法案”。
(趙偉薦自讀報參考網)